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张口锻炼器。
背景技术:
2.对头颈部放疗的患者,放疗后颞颌关节及咬肌逐渐纤维化,导致张口变小,张口困难,严重影响进食及生活质量,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半年内需要每日张口锻炼3-4次,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预防纤维化导致张口不能,该类放疗患者多采用自主张口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因口腔黏膜炎疼痛而无法自主张口锻炼,导致部分患者不能长期坚持,锻炼不到位、个别完全没有进行锻炼,张口困难发生率较高,严重者牙关紧闭,进食困难。
3.早期张口功能锻炼是预防和缓解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首选康复疗法,通过增加张口锻炼的次数及肌肉张力,防止肌肉纤维化。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口腔科手术用的张口器或撑口器,这类器械主要钳子式的,手柄长,适于手术操作者使用,不适合患者自己应用,舒适性不高,且体积大,不方便患者对张口锻炼仪器的携带和佩戴,并且现有的张口锻炼仪器的使用方式过于单一。现有的张口器与患者口腔接触部分硬度高,造成锻炼时口腔不舒适、颞颌关节及张口肌群疼痛,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难以坚持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张口锻炼器,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变径机构,轻松调节张口程度,圆柱形外表以及外部套接的硅胶,提高了锻炼时的口腔舒适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功能实用,十分值得推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6.一种张口锻炼器,包括咬合板、手持部,所述咬合板外壁套接有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径机构,所述变径机构不少于两个,变径机构与咬合板内壁连接,相邻的变径机构之间设置有空心管,所述变径机构包括转盘、固定盘、移动杆,所述固定盘设置有直线型导轨,所述直线型导轨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转盘内设置有曲型导轨,相邻的转盘同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移动杆设置在直线型导轨内,移动杆与直线型导轨滑动连接,移动杆上设置有圆块,所述圆块设置在曲型导轨内,圆块与曲型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圆块、直线型导轨、曲型导轨、咬合板数量一致,所述变径机构外接有驱动机构。
7.优选地,所述固定盘上端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方固定连接有保护盘,固定盘上设置有通气孔一,保护盘上设置有通气孔二。
8.优选地,所述变径机构数量为两个,变径机构分为变径机构一、变径机构二,变径机构一设置在咬合板前端,变径机构二设置在咬合板后端,所述变径机构一半径小于变径机构二半径。
9.优选地,所述变径机构一的固定盘设置有轴承二,变径机构二上设置有轴承三,转动轴设置在轴承二、轴承三内,转动轴一端连接变径机构一的转盘,转动轴另一端连接变径机构二的转盘。
1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盘、旋钮、转轴,所述咬合板下端的变径机构的固定盘上设置有轴承一,转轴设置在轴承一内,轴承一靠近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盘,轴承一远离固定盘的一端与旋钮连接,所述转盘外圈设置有齿轮,齿轮盘与转盘啮合,齿轮盘半径小于转盘半径。
11.优选地,所述旋钮设置在保护套之外,所述转轴靠近旋钮的一端设置有刻痕,旋钮侧面设置有刻度值。
12.优选地,所述变径机构一上方设置有空心螺纹柱,空心螺纹柱外壁设置有螺纹,空心螺纹柱内部设置有通气孔三,空心螺纹柱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胶棒,所述移动胶棒上端设置有通气孔四。
13.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三、通气孔四连通。
14.优选地,所述保护套采用硅胶。
15.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内壁设置有胶柱孔,咬合板上设置有胶柱相匹配的胶柱。
1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7.1、外观为圆柱形,造型美观。
18.2、外部套接有硅胶,不伤牙齿,提高了口腔锻炼时的舒适度。
19.3、小齿轮带动变径机构大齿轮的设计,轻松省力。
20.4、设置有通气孔,换气十分方便。
21.5、调节张口程度的旋钮设置在外,调节方便,旋钮设置有刻度值,调节开度更易把握。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径结构二(去掉保护盘后)状态分解示意a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径结构二(去掉保护盘后)状态分解示意b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胶棒、空心螺纹柱分解示意图。
26.其中:1、咬合板,101、胶柱,2、变径机构二,2022、轴承一,3、变径机构一,4、驱动机构,401、齿轮盘,402、旋钮,4021、刻度值,403、转轴,4031、刻痕,5、支撑柱,6、空心螺纹柱,601、螺纹,6011、通气孔三,7、移动胶棒,701、通气孔四,8、保护套,801、胶柱孔,9、转盘, 901、曲型导轨,10、固定盘,1001、直线型导轨,1102、通气孔一,11、移动杆,1101、圆块,12、保护盘,1201、通气孔二,13、转动轴,14、手持部, 15、空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一种张口锻炼器,包括咬合板1、手持部14,所述咬合板1外壁套接有保护套8,所述变径机构包括转盘9、固定盘10、移动杆11,所述固定盘10 设置有直线型导轨1001,所述直线型导轨1001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转盘9 内设置有曲型导轨901,相邻的转盘9同轴连接有转动轴13,所述移动杆11 设置在直线型导轨1001内,移动杆11与直线型导轨1001滑动连接,移动杆 11上设置有圆块1101,所述圆块1101设置在曲型导轨901内,圆块1101与曲型导轨90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杆11、圆块1101、直线型导轨1001、曲型导轨901、咬合板1数量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转盘9转动可带动圆块1101 沿着曲型导轨901移动,圆块1101移动可带动移动杆11沿着直线型导轨1001 方向移动,移动杆11移动带动咬合板1沿着直线型导轨1001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保护套8移动,调整到适宜患者使用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10上端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沿固定盘10外圈规则设置,支撑柱5 的高度大于转盘9的高度,支撑柱5上方固定连接有保护盘12,固定盘10 上设置有通气孔一1102,保护盘12上设置有通气孔二1201,通气孔一1102 和通气孔二1201之间连通,空气可从通气孔一1102、通气孔二1201之间通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机构数量为两个,变径机构分为变径机构一3、变径机构二2,变径机构一3设置在咬合板1前端,变径机构二2设置在咬合板1后端,所述变径机构一3半径小于变径机构二2半径,一端变径机构大,一端变径机构小,使得咬合板1不同的咬合部位大小不一致,方便口腔大小不同的不同患者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机构一3的固定盘10 设置有轴承二,变径机构二2的保护盘12上设置有轴承三,转动轴13设置在轴承二、轴承三内,转动轴13一端连接变径机构一3的转盘9,转动轴13 另一端连接变径机构二2的转盘9,两个变径机构通过转动转轴403,带动两个转盘9同时转动,变径机构同时放大缩小半径,实现咬合板1组成的圈大小的调节。所述手持部14设置在变径机构二2下方方便手持的地方。
30.所述变径机构外接有驱动机构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齿轮盘401、旋钮402、转轴403,所述咬合板1下端的变径机构的固定盘10 上设置有轴承一2022,转轴403设置在轴承一2022内,轴承一2022靠近固定盘10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盘401,轴承一2022远离固定盘10的一端与旋钮 402连接,所述转盘9外圈设置有齿轮,齿轮盘401与转盘9啮合,齿轮盘 401半径小于转盘9半径。根据杠杆原理,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可省力,方便调节,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费距,观察小齿轮移动距离更方便,所以采用半径小的齿轮盘401带动半径大的转盘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钮402设置在保护套8之外,所述转轴403靠近旋钮402的一端设置有刻痕4031,旋钮 402侧面设置有刻度值4021。转动旋钮402,旋钮402带动转轴403转动,转轴403转动带动齿轮盘401转动,齿轮盘401转动带动转盘9转动,进而带动变径机构转动,带动咬合板1组成圈的放大缩小。此外,患者观察旋钮402上的刻度值4021与刻痕4031对应关系,可得知变径机构、咬合板1的放大程度。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径机构一3上方设置有空心螺纹柱6,空心螺纹柱6外壁设置有螺纹601,空心螺纹柱6内部设置有通气孔三6011,空心螺纹柱6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胶棒7,所述移动胶棒7上端设置有通气孔四701,所述通气孔三6011、通气孔四701连通。转动移动胶棒7,移动胶棒7沿着空心螺纹柱6的螺纹601向上向下移动,这样可扩大缩小张口锻炼器的长度,满足患者更多的需求,此外移动胶棒7的半径小于咬合板1的最小半径,移动胶棒7满足特小口腔患者使用的需要。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8采用硅胶。硅胶耐高温、耐低温、易清洗、寿命长、柔软
舒适、环保无毒,非常适合作为保护套8的材料。保护套8可设置成水果形状,颜色为深红色,其有利于促进唾液分泌,缓解口干症状。所述保护套8内壁设置有胶柱孔801,咬合板1上设置有胶柱101相匹配的胶柱101,按压保护套8,咬合板1的胶柱101会咬进保护套8的胶柱孔801 内,使咬合板1与保护套8贴合更加紧密,咬合板1放大缩小更容易。
33.具体使用原理:转动旋钮402,旋钮402带动转轴403转动,转轴403 转动带动齿轮盘401转动,齿轮盘401转动带动变径机构二2的转盘9转动,变径机构二2的转盘9转动带动转动轴13、变径机构一3的转盘9转动,转盘9转动带动圆块1101沿着曲型导轨901移动,圆块1101移动可带动移动杆11沿着直线型导轨1001方向移动,移动杆11移动带动咬合板1沿着直线型导轨1001方向移动,咬合板1带动保护套8移动,保护套8调整到适宜患者使用的大小。
34.患者通过通气孔三6011、通气孔四701、空心管15、通气孔一1102、通气孔二1201实现换气,方便呼吸。按压保护套8,使咬合板1的胶柱101会咬进保护套8的胶柱孔801内,使咬合板1与保护套8贴合更加紧密,咬合板1放大缩小更容易。向外拉保护套8,胶柱101脱离胶柱孔801,咬合板1 与保护套8分离更加方便,便于保护套8的拆洗。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达到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