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恒压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变频恒压增压泵。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增压泵上通常设置各种传感器,为了能够更好的监控增压泵的运行状态。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并调节水压,同时,结合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数据,调节增压泵中的水流,使增压泵能够泵送出合适水压和流量的水,给用户更好的用水体验。为了避免增压泵用水温度异常,还需要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查水温,做到水泵自身防护,低温启动防止泵体冻裂,高温报警,保护水泵中的塑料件避免因高温软化变形。
3.压力传感器一般设置在泵体的出水口,用于检测泵体内的水压、计算扬程来实现恒压的功能;流量传感器设置在与叶轮腔对应的位置上,用于检测叶轮腔中的水的流量;温度传感器设置与泵体上,与进水通道相配合,用于检测进水流道中的水的温度。
4.对于现有的水泵来说,存在的问题:
5.1、各个传感器设置在泵体的各个部位上,每个传感器都需要做防水漏水处理,给安装及维修带来极大不便,各个防水密封点容易漏水,也降低了使用可靠性;而且泵体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需要在不同部位开设不同的装配口或腔,增加了开模成本。
6.2、各个传感器设置位置间隔距离较远,分别需要通过数据线连接到控制模块上,数据线走线复杂且长,数据线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连接不稳定、不可靠等问题。
7.3、当各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维修更换相应传感器受到泵安装位置所局限,需要靠近水泵进行,操作空间局促,维修更换的环境较差,影响维修更换效率及合格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变频恒压增压泵,将各个传感器集合在泵盖上,使泵体结构更为简单,降低开模成本;减少水密封数量、减少数据线及数据线长度,提高泵使用可靠性;维修更换传感器时,近拆下泵盖,在环境舒适地方操作,提升操作环境舒适性。
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变频恒压增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中设置叶轮腔,所述叶轮腔中设置叶轮,所述叶轮腔与泵体中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腔的外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配合一泵盖,所述泵盖内设置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叶轮腔内的水压、流量及温度,分别用于形成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并发送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
10.所述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并形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变频恒压增压泵工作。
11.将各个传感器(至少包括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集合在泵盖上,
使泵体结构更为简单,降低开模成本;减少水密封数量、减少数据线及数据线长度,提高泵使用可靠性;维修更换传感器时,近拆下泵盖,在环境舒适地方操作,提升操作环境舒适性。
12.具体来说,仅需对泵盖与泵体的配合处、压力传感器与泵盖之间进行水密封处理即可,无需对每个传感器都进行水密封处理。由于各个传感器集成在泵盖上,数据线(具有通电、传送信号等功能)仅从泵盖处引出,减少了数据线的数量及长度,减少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泵使用稳定性、减少维修率。
13.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14.所述泵盖上设置压力检测腔,所述压力传感器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外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壁之间水密封配合,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端与所述叶轮腔连通。叶轮转动带动的水流能够进入到压力检测腔,方便压力传感器检测水压。采用了一致性好、稳定性强的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能够准确采集水压数据。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充油工艺制作而成,当介质压力作用于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时,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中的硅油受压,将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的压力传感给半导体芯体,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使输出电压信号发生变化。
15.所述压力检测腔的轴线与所述叶轮腔的轴线为同轴线,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端设置扰流片,所述扰流片上设置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压力检测腔和所述叶轮腔。扰流片能够使压力检测腔和叶轮腔内的压力趋于平衡,减少受到水流冲击产生的额外压力影响。
16.进一步优选,所述扰流片的中部区域设置轴孔,所述叶轮的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并在所述压力检测腔中具有贯穿端部,所述压力检测腔中设置轴端固定件,所述轴端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贯穿端部,用于固定所述轮轴。
17.所述流量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装配,所述泵盖上设置霍尔传感器装配盲孔,所述叶轮的叶片上设置磁体,所述磁体设置在靠近所述泵盖的位置,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磁体配合设置。当叶轮旋转,磁铁经过霍尔传感器的下方时,霍尔传感器会发生一个信号,当磁铁离开时,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将会消失,以此循环,可以产生一个规律的脉冲信号,根据信号的频率来检测水流的大小,同时,可以更改叶轮上磁铁的数量,可以调节检测水流的速度,磁铁数量越多,每秒的信号越密集,测量进度更高,测量速度可以更快。
18.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控制器的集成程度,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泵盖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所述控制模块上。
19.为了方便装配及维修,所述泵盖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在泵体上,所述泵盖与所述泵体之间水密封配合。
20.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各个传感器集合在泵盖上,使泵体结构更为简单,降低开模成本;减少水密封数量、减少数据线及数据线长度,提高泵使用可靠性;维修更换传感器时,近拆下泵盖,在环境舒适地方操作,提升操作环境舒适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6.实施例:如图1-4所示,变频恒压增压泵,包括泵体1,所述泵体1中设置叶轮腔2,所述叶轮腔2中设置叶轮3,所述叶轮腔2与泵体1中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叶轮腔2的外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配合一泵盖4,所述泵盖4内设置压力传感器5、流量传感器6及温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叶轮腔2内的水压、流量及温度,分别用于形成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并发送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
27.所述压力传感器5、流量传感器6及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水压信号、流量信号及温度信号、并形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变频恒压增压泵工作。
28.将各个传感器(至少包括压力传感器5、流量传感器6及温度传感器)集合在泵盖4上,使泵体1结构更为简单,降低开模成本;减少水密封数量、减少数据线及数据线长度,提高泵使用可靠性;维修更换传感器时,近拆下泵盖4,在环境舒适地方操作,提升操作环境舒适性。
29.具体来说,仅需对泵盖4与泵体1的配合处、压力传感器5与泵盖4之间进行水密封处理即可,无需对每个传感器都进行水密封处理。由于各个传感器集成在泵盖4上,数据线(具有通电、传送信号等功能)仅从泵盖4处引出,减少了数据线的数量及长度,减少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程度,有利于提高泵使用稳定性、减少维修率。
3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31.所述泵盖4上设置压力检测腔,所述压力传感器5为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外端可拆卸式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5,所述压力传感器5与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壁之间水密封配合,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端与所述叶轮腔2连通。叶轮3转动带动的水流能够进入到压力检测腔,方便压力传感器5检测水压。采用了一致性好、稳定性强的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5,能够准确采集水压数据。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5通过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充油工艺制作而成,当介质压力作用于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时,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中的硅油受压,将不锈钢波纹隔离膜片的压力传感给半导体芯体,从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使输出电压信号发生变化。
32.所述压力检测腔的轴线与所述叶轮腔2的轴线为同轴线,所述压力检测腔的内端设置扰流片41,所述扰流片上设置若干个通孔42,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压力检测腔和所述叶轮腔2。扰流片能够使压力检测腔和叶轮腔2内的压力趋于平衡,减少受到水流冲击产生的额外压力影响。
33.进一步优选,所述扰流片的中部区域设置轴孔,所述叶轮3的轮轴穿过所述轴孔,并在所述压力检测腔中具有贯穿端部,所述压力检测腔中设置轴端固定件7,所述轴端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在所述贯穿端部,用于固定所述轮轴。
34.所述流量传感器6为霍尔传感器装配,所述泵盖上设置霍尔传感器装配盲孔(盲孔的开口背离叶轮设置的方向,即开口朝外),所述叶轮3的叶片上设置磁体8,所述磁体设置
在靠近所述泵盖的位置,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磁体配合设置。当叶轮3旋转,磁铁经过霍尔传感器的下方时,霍尔传感器会发生一个信号,当磁铁离开时,霍尔传感器的信号将会消失,以此循环,可以产生一个规律的脉冲信号,根据信号的频率来检测水流的大小,同时,可以更改叶轮3上磁铁的数量,可以调节检测水流的速度,磁铁数量越多,每秒的信号越密集,测量进度更高,测量速度可以更快。
35.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控制器的集成程度,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泵盖4上,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所述控制模块上。
36.为了方便装配及维修,所述泵盖4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式固定在泵体1上,所述泵盖4与所述泵体1之间水密封配合。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