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86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产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


背景技术:

2.阴道分娩过程中,常通过纠正胎方位异常(枕横位、枕后位等),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以及促进产妇顺利生产的效果,在临产状态下,助产师了解到胎方位后,会将胎方位信息传达给其他的助产师。
3.现有的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一般是通过转动指针指向转盘表上标注有对应专业方位名词的的胎方位刻度来给助产师指明胎方位,但现有转盘表对指针没有限位,容易被触碰后改变指针的指向,导致给助产师造成误导,影响助产师的判断,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固设有胎方位刻度组,所述胎方位刻度组包括呈环形阵列在转盘上的若干胎方位刻度,在每个胎方位刻度旁标注有对应的胎方位名称,所述转盘上转动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和所述转盘通过夹紧装置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内部构造有内腔,所述转盘圆心处转动连接有连通内腔和转盘外的转轴,所述指针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且位于转盘内腔,所述转盘远离孕妇一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与若干个胎方位刻度一一对应。
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转盘内外侧均固设有第一限位盘。
8.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转盘外的第一限位盘远离转盘一侧固设有旋钮。
9.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转盘远离孕妇一侧的环形套,所述旋钮侧壁上固设有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远离旋钮一侧对称固设有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自由端固设有夹板,所述l型连接板远离旋钮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圆形凹槽外的部分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转动杆通过螺纹槽和所述夹板螺纹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远离夹板一端固设有第二限位盘。
11.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侧壁上固设有挂绳,所述转盘侧壁上对称固设有两个系绳。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指针和转盘之间设置夹紧装置,当医护人员转动指针指向转盘表上标注有对应专业方位名词的的胎方位刻度后,调节夹紧装置使得指针与转盘之间不再发生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指针指向的稳定性,避免在临产过程
中指针容易被触碰后改变指向,导致给助产师造成误导,影响助产师的判断的问题,从而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c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1、转盘;2、胎方位刻度组;201、胎方位刻度;3、指针;4、夹紧装置;401、环形套;402、l型连接板;403、弹簧;404、夹板;405、圆形凹槽;406、转动杆;407、第二限位盘;5、转轴;6、通孔;7、第一限位盘;8、旋钮;9、挂绳;10、系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助产师用临产胎方位时钟转盘表,包括转盘1,转盘1上固设有胎方位刻度组2,胎方位刻度组2包括呈环形阵列在转盘1上的若干胎方位刻度201,在每个胎方位刻度201旁标注有对应的胎方位名称,转盘1上转动连接有指针3,指针3和转盘1通过夹紧装置4连接,在使用时,当医护人员转动指针3指向转盘表上标注有对应专业方位名词的的胎方位刻度201后,调节夹紧装置4使得指针3与转盘1之间不再发生相对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指针3指向的稳定性,避免在临产过程中指针3容易被触碰后改变指向,导致给助产师造成误导,影响助产师的判断的问题,从而具有实用性。
25.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盘1内部构造有内腔,转盘1圆心处转动连接
有连通内腔和转盘1外的转轴5,指针3与转轴5固定连接且位于转盘1内腔,避免指针3在转盘1外时,医护人员容易在临产过程中碰到指针3,造成指针3发生偏转,使得指针3的指向不准确,增加了助产师判断的难度,转盘1远离孕妇一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6,每个通孔6与若干个胎方位刻度201一一对应,使得助产师能够看见位于转盘1内腔转动的指针3的指向。
26.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5位于转盘1内外侧均固设有第一限位盘7,两个第一限位盘7固定在转轴5上,且分别位于转盘1的内外侧,其目的是实现转轴5的转动,且对转轴5起到限位,使转轴5无法与转盘1脱离。
27.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转盘1外的第一限位盘7远离转盘1一侧固设有旋钮8,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旋转旋钮8带动指针3转动。
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装置4包括固设在转盘1远离孕妇一侧的环形套401,旋钮8侧壁上固设有l型连接板402,l型连接板402远离旋钮8一侧对称固设有两个弹簧403,弹簧403的自由端固设有夹板404,具体的,环形套401为圆形且夹紧装置4通过l型连接板402和夹板404将环形套401夹在中间,保证指针3转动过程中,l型连接板402和夹板404始终将环形套401夹在中间,l型连接板402远离旋钮8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405,l型连接板402上且位于圆形凹槽405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6,需要注意的是,转动杆406靠近l型连接板402一端固设有圆形卡块,转动杆406通过圆形卡块和l型连接板402转动连接,保证转动杆406在转动过程中不与l型连接板402脱离,转动杆406位于圆形凹槽405外的部分开设有螺纹槽,转动杆406通过螺纹槽和夹板404螺纹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螺纹槽开设在圆形凹槽405外保证了转动杆406在转动过程中不与l型连接板402发生啮合作用而出现卡死的情况,在使用时,转动转动杆406,通过螺纹槽和夹板404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夹板404沿着转动杆406长度方向移动,以此控制l型连接板402和夹板404对环形套401的夹紧或者放松,从而完成夹紧装置4对指针3的限位,需要注意的是,弹簧403使得夹板404和l型连接板402在连接的同时能够在转动杆406的驱动下自由改变间距,并且保证夹板404在沿着转动杆406长度方向移动时不会绕转动杆406的轴心发生偏转,导致无法夹紧环形套401的情况。
29.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杆406远离夹板404一端固设有第二限位盘407,避免在转动杆406转动的过程中夹板404与转动杆406脱离。
3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盘1侧壁上固设有挂绳9,转盘1侧壁上对称固设有两个系绳10,通过挂绳9和系绳10将转盘1与产妇绑定,避免在临产过程中由于产妇剧烈的动作导致转盘1发生错位,使得转盘1上的胎方位刻度组2不准确。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