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9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大部分在风机箱外壳与热交换器装配的时候只是留了公差范围,当现场进行安装时,风机箱底部四周边缘通过螺钉与热交换器连接锁紧的时候会出现拉力过紧,导致风机箱中部容易凸起变形,风机箱与热交换器连接不紧密,连接强度不够、间隙较大,进而出现二次空气进入,烟气增高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风机箱与热交换器的安装紧密。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风机箱及热交换器,所述风机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上,在所述风机箱靠近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形成连接边所述风机箱通过所述连接边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在所述连接边上形成安装切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边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前端部的第一连接边、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后端部的第二连接边、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左端的第三连接边及设置在所述风机箱右端部的第四连接边。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第三连接边及第四连接边的相互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切口包括第一安装切口及第二安装切口,且所述第一安装切口与所述第二安装切口相对设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三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在所述第四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连接边上向内突起形成第一凸边,在所述第二连接边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凸边,当所述风机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上时,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热交换器外壁相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二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三连接边上向内突起形成第一凸边,在所述第四连接边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凸边,当所述风机箱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上时,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热交换器外壁相抵。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切口包括第一安装切口、第二安装切口、第三安装切口及第四安装汽口,在所述第一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二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三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三安装切口,在所述第
四连接边上形成所述第四安装切口。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切口的切口长度为10-40cm。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在所述风机箱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的连接边上设有安装切口,当风机箱与热交换器连接在一起时,避免拉力过紧造成风机箱中部容易凸起变形的现象,以使得风机箱与热交换器的连接紧密,解决与热交换器装配强度不够、间隙过大而导致二次空气过剩、致使烟气较高等的问题,增加风机外壳强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实施例中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实施例中风机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2.实施例一:
23.参见图1-4示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风机箱1及热交换器2,所述风机箱1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2上,在所述风机箱1靠近所述热交换器2的一端形成连接边3,所述风机箱1通过所述连接边3与所述热交换器2连接,在所述连接边3上形成安装切口4。
24.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大部分在风机箱1外壳与热交换器2装配的时候只是留了公差范围,当现场进行安装时,风机箱1底部四周边缘通过螺钉与热交换器2连接锁紧的时候会出现拉力过紧,导致风机箱1中部容易凸起变形,导致连接强度不够、间隙较大,进而出现二次空气进入,烟气增高的现象。
2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在所述风机箱1与所述热交换器2连接的连接边3上设有安装切口4,当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连接在一起时,避免拉力过紧造成风机箱1中部容易凸起变形的现象,以使得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的连接紧密,解决与热交换器2装配强度不够、间隙过大而导致二次空气过剩、致使烟气较高等的问题,增加风机外壳强度。
26.在所述风机箱1的底部四周边缘向下延伸形成所述连接边3。所述连接边3包括设置在所述风机箱1前端部的第一连接边31、设置在所述风机箱1后端部的第二连接边32、设置在所述风机箱1左端的第三连接边33及设置在所述风机箱1右端部的第四连接边34。所述风机箱1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边31、第二连接边32、第三连接边33及第四连接边34与所述热交换器2连接,以保证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之间连接紧密。
27.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第二连接边32、第三连接边33及第四连接边34的相互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5。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与第二连接边32的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5,第二连接边32与第三连接边33的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5,第三连接边33与第四连接边34的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5,第四连接边34与第一连接边31的连接处形成安装空隙5。即所述风机箱1通
过第一连接边31与所述热交换器2的前壁连接,所述风机箱1通过第二连接边32与所述热交换器2的后壁连接,所述风机箱1通过第三连接边33与所述热交换器2的左侧壁连接,所述风机箱1通过第四连接边34与所述热交换器2的右侧壁连接。
28.所述安装切口4包括第一安装切口41及第二安装切口42,且所述第一安装切口41与所述第二安装切口4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边33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41,在所述第四连接边34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42。
29.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上向内突起形成第一凸边311,在所述第二连接边32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凸边321,当所述风机箱1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2上时,所述第一凸边311与所述第二凸边321与所述热交换器2外壁相抵。以保证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之间连接紧密。且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及第二连接边32
30.所述安装切口4的切口长度为10-40cm。可根据不同的风机箱1机型设置不同长短的切口长度。
31.实施例二:
32.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二连接边32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
33.在所述第三连接边33上向内突起形成第一凸边,在所述第四连接边34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凸边,当所述风机箱1设置于所述热交换器2上时,所述第一凸边与所述第二凸边与所述热交换器2外壁相抵。
3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在所述风机箱1与所述热交换器2连接的连接边3上设有安装切口4,当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连接在一起时,避免拉力过紧造成风机箱1中部容易凸起变形的现象,以使得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的连接紧密,解决与热交换器2装配强度不够、间隙过大而导致二次空气过剩、致使烟气较高等的问题,增加风机外壳强度。
35.实施例三:
36.所述安装切口4包括第一安装切口、第二安装切口、第三安装切口及第四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一连接边31上形成所述第一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二连接边32上形成所述第二安装切口,在所述第三连接边33上形成所述第三安装切口,在所述第四连接边34上形成所述第四安装切口。
3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燃气热水器,在第一连接边31、第二连接边32、第三连接边33及第四连接边34均设置安装切口,当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连接在一起时,避免拉力过紧造成风机箱1中部容易凸起变形的现象,以使得风机箱1与热交换器2的连接紧密,解决与热交换器2装配强度不够、间隙过大而导致二次空气过剩、致使烟气较高等的问题,增加风机外壳强度。
38.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