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托梁拔柱的卸载方法是在柱的四周架起钢支撑柱,以此支撑原建筑梁,然后卸掉原建筑承重柱,再进行加固梁结构,但该方式不仅耗材,而且不利于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包括钢板套件、伸入钢板套件的植筋结构以及固定连接于钢板套件的外壁的钢支撑构件,所述钢板套件通过所述植筋结构用于固定围设原建筑承重柱,所述钢支撑构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
5.优选的,所述钢板套件包括依次围设于原建筑承重柱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植筋结构贯穿所述让位通孔并植设于原建筑承重柱。
6.优选的,所述植筋结构为锚栓。
7.优选的,所述钢支撑构件包括焊接于所述钢板套件的外壁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用于承托原建筑梁。
8.优选的,所述钢支撑构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型钢和原建筑梁之间的加固支撑件,所述加固支撑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型钢的顶端的第二型钢以及夹设于第二型钢和原建筑梁之间的钢垫板。
9.优选的,所述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原建筑承重柱和原建筑梁之间的梁加固支模结构,所述梁加固支模结构用于灌浆加固建筑梁。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在原建筑承重柱上通过所述植筋结构固定围设钢板套件,再在钢板套件上固定连接钢支撑构件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即在原建筑承重柱上设置支撑结构,替代了传统的在原建筑承重柱四周增加额外的钢支撑柱,耗材更少,成本更低,且节省空间,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节点平面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为:1、植筋结构;2、第一型钢;3、第一钢板;4、第二钢板;5、第三钢板;6、第四钢板;7、梁加固支模结构;8、加固支撑件;81、第二型钢;82、钢垫板;9、加固钢板;10、原建筑承重柱;11、原建筑梁。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6.实施例1
17.如图1-2所示,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包括钢板套件、伸入钢板套件的植筋结构1以及固定连接于钢板套件的外壁的钢支撑构件,所述钢板套件通过所述植筋结构1用于固定围设原建筑承重柱10,所述钢支撑构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11。
18.该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在原建筑承重柱10上通过所述植筋结构1固定围设钢板套件,再在钢板套件上固定连接钢支撑构件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11,即在原建筑承重柱10上设置支撑结构,替代了传统的在原建筑承重柱10四周增加额外的钢支撑柱,耗材更少,成本更低,且节省空间,便于施工。
19.在本实施中,所述钢板套件包括依次围设于原建筑承重柱10的第一钢板3、第二钢板4、第三钢板5和第四钢板6,所述第一钢板3、第二钢板4、第三钢板5和第四钢板6均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植筋结构1贯穿所述让位通孔并植设于原建筑承重柱10。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原建筑承重柱10上通过所述植筋结构1固定围设钢板套件,以便利用原建筑承重柱10作为支撑主体,降低耗材。
21.进一步的,所述植筋结构1为锚栓。
22.在本实施中,所述钢支撑构件包括焊接于所述钢板套件的外壁的第一型钢2,所述第一型钢2用于承托原建筑梁11。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利用第一型钢2承托原建筑梁11,达到支撑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钢2焊接有加固钢板9,以便于提高第一型钢2的支撑强度。
24.在本实施中,所述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原建筑承重柱10和原建筑梁11之间的梁加固支模结构7,所述梁加固支模结构7用于灌浆加固建筑梁。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进行灌浆加固建筑梁,提高建筑梁的承重能力,进而拆除该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以及拔掉原建筑承重柱10,达到托梁换柱目的。
26.实施例2
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28.如图1、图3所示,在本实施中,所述钢支撑构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型钢2和原建筑梁11之间的加固支撑件8,所述加固支撑件8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型钢2的顶端的第二型钢81以及夹设于第二型钢81和原建筑梁11之间的钢垫板82。
29.对于原建筑承重柱10达到10米以上的情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第二型钢81和钢垫板82以便于达到支撑效果,且增大钢支撑构件与原建筑梁1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钢支撑构件支撑原建筑梁11。
30.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套件、伸入钢板套件的植筋结构以及固定连接于钢板套件的外壁的钢支撑构件,所述钢板套件通过所述植筋结构用于固定围设原建筑承重柱,所述钢支撑构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套件包括依次围设于原建筑承重柱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第三钢板和第四钢板均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植筋结构贯穿所述让位通孔并植设于原建筑承重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结构为锚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构件包括焊接于所述钢板套件的外壁的第一型钢,所述第一型钢用于承托原建筑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支撑构件还包括夹设于所述第一型钢和原建筑梁之间的加固支撑件,所述加固支撑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型钢的顶端的第二型钢以及夹设于第二型钢和原建筑梁之间的钢垫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还包括开设于原建筑承重柱和原建筑梁之间的梁加固支模结构,所述梁加固支模结构用于灌浆加固建筑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改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梁卸载的支撑结构,包括钢板套件、伸入钢板套件的植筋结构以及固定连接于钢板套件的外壁的钢支撑构件,所述钢板套件通过所述植筋结构用于固定围设原建筑承重柱,所述钢支撑构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在原建筑承重柱上通过所述植筋结构固定围设钢板套件,再在钢板套件上固定连接钢支撑构件并用于承托原建筑梁,即在原建筑承重柱上设置支撑结构,替代了传统的在原建筑承重柱四周增加额外的钢支撑柱,耗材更少,成本更低,且节省空间,便于施工。便于施工。便于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张艳红 林炎锋 易富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青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