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结构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2.在城镇化持续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旧楼加装电梯等动力推动下,电梯行业产量逐渐增多。根据统计,2019年我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达到117.3万台,同比增长63.1%。2020年,全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128.2万台,累计增长9.3%。2021年1-8月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为97.2万台。
3.仪表控制电缆在电梯系统中主要起到
″
大脑
″
作用,因其连接部位的特殊性,需要其具有阻燃、高屏蔽性能、良好的耐气候老化性以及低温性能,否则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线材断裂,影响整个路上电梯系统的运转,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
5.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包括多个控制芯线单元,所述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外依次包覆有麦拉层、编织层和护套层,所述编织层由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编织丝的单丝直径为0.1mm~0.12mm,所述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的编织角为25
°
~30
°
。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层的覆盖率大于93%。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丝材料为铜。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编织丝表面电镀锡或镍。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包括设置于轴心位置的轴心单元和围绕所述轴心单元布置的偏心单元。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心单元与偏心单元之间填充有绞合棉线。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线单元包括导体和包覆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护套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相较于现有编织丝更细的0.1mm~0.12mm的编织丝,使编织密度提高到80%~90%,降低了线材的转移阻抗,增加了电缆的屏蔽效能,从而降低了因控制系统失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在结合以下附图阅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各组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并且具有类似的相关特性或特征的组件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
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编织层示意图;
21.其中:1-麦拉层;2-编织层;21-编织丝;3-护套层;4-导体;5-绝缘层;6-绞合棉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注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描述的诸方面仅是示例性的,而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任何限制。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包括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外依次包覆有麦拉层1、编织层2和护套层3。其中,编织层2由编织丝21编织而成,编织丝21的单丝直径d为0.1mm~0.12mm,相较于现有电梯控制电缆中0.25mm左右的编织丝,本电缆由于采用了更细的编织丝,因此编织丝的根数更多,编织密度更大,本电缆的编织层21的编织密度为80%~90%,从而获得了更好的屏蔽效果。
24.需要说明的是,编织密度除了与编织丝的直径、根数有关,还与编织节距、编织角有关。编织节距可根据实际电缆直径和长度进行设定,在可能的实施例中,编织角τ为25
°
~30
°
,相较于现有电缆40~60
°
的编织角,本电缆的编织角更小,从而编织密度更大。此外,在保证编织密度的同时,编织层的覆盖率也达到93%。
25.如图1中所示,为了固定控制芯线单元的位置,将其中一个控制芯线单元设置于轴心位置作为轴心单元,将其他控制芯线单元围绕轴心单元布置作为偏心单元。在轴心单元与偏心单元之间填充有绞合棉线6,从而各个控制芯线单元的位置能够保持相对固定。控制芯线单元包括导体4和包覆于导体4外的绝缘层5。
26.材料方面,编织丝21采用镀镍铜丝,配合高密度的编织,能够降低线材转移阻抗,低频的转移阻抗≤10mω/m。麦拉层1为铜箔,编织层2和麦拉层1能够共同起到屏蔽作用。绝缘层和护套层均可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从而具有良好的阻燃、耐气候老化、耐环境气候老化等性能。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通过优化控制电缆的结构,增加编织层的密度,大大的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因控制系统失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的风险。
28.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29.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
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体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相一致的最广范围。
30.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控制芯线单元,所述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外依次包覆有麦拉层、编织层和护套层,所述编织层由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编织丝的单丝直径为0.1mm~0.12mm,所述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的编织角为25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的覆盖率大于9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材料为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丝表面电镀锡或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包括设置于轴心位置的轴心单元和围绕所述轴心单元布置的偏心单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单元与偏心单元之间填充有绞合棉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线单元包括导体和包覆于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层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包括多个控制芯线单元,所述多个控制芯线单元外依次包覆有麦拉层、编织层和护套层,所述编织层由编织丝编织而成,所述编织丝的单丝直径为0.1mm~0.12mm,所述编织层的编织密度为80%~9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屏蔽效能电梯控制电缆,通过优化控制电缆的结构,增加编织层的密度,大大的提高了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从而提高了电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因控制系统失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的风险。因控制系统失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的风险。因控制系统失效导致电梯出现故障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史家有 吕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信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