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9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胶热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瓶子一般用于收纳固定或液体的容器,而瓶子一般采用玻璃或塑料制造,玻璃瓶相对于塑料瓶在特定的环境下,如在高温环境下玻璃瓶的稳定与耐热性更好,塑料瓶容易应高温而造成破坏,且玻璃瓶相对于塑料瓶显得档次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采用玻璃瓶作为容器,而现有的玻璃瓶材质问题往往比较光滑,容易打滑脱手,因此很有必要在玻璃瓶外部包覆一层硅胶,既防滑又防摔。
3.与此同时,目前硅胶往往采用治具热压的方式包覆在玻璃瓶外部,然而现有的治具,往往精确度低,对玻璃瓶的固定与定位准确,从而造成较大误差,提高了产品的次品率,实用性差。
4.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出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相对于传统的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采用在中模板的结构设计,从而对在型腔内的玻璃瓶进行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硅胶热压于玻璃瓶上时的稳定性,使硅胶热压效果更好,实用性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其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与中模板,所述上模板盖合于下模板的上端,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中模板固定于通孔的内部,所述中模板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固定装置,所述上模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板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模仁相适配的下模仁,所述上模仁与下模仁形成型腔,玻璃瓶通过定位固定装置固定于型腔的内部,从而通过型腔将硅胶热压于玻璃瓶的外表面。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玻璃瓶包括玻璃瓶嘴与玻璃瓶身,所述玻璃瓶嘴与玻璃瓶身一体成型,所述玻璃瓶身的内部设置有容腔,所述玻璃瓶嘴设置于玻璃瓶身的上端,所述玻璃瓶嘴的中部设置有玻璃瓶口,所述玻璃瓶口与容腔相连通,所述玻璃瓶嘴呈环形结构。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固定装置包括限位环与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限位环的中部,所述限位环与定位柱之间形成玻璃瓶嘴定位区域,所述玻璃瓶嘴嵌于玻璃瓶嘴定位区域的内部,固定定位时,所述限位环包覆于玻璃瓶嘴的外表面且定位柱插入玻璃瓶口处。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用于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合模固定。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模板与下模板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用于中模板与下模板之间固定。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通孔是由上模板的第一凹槽与下模板的第二凹槽拼接而成,所述通孔为长条形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通孔设置于第二凹槽处。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型腔的外形为圆柱体、球体、长方体、台体、锥体或棱体的其中任意一种。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的一角设置有让位部。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相对于传统的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而言,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采用在中模板的结构设计,具体为通过采用定位固定装置的结构,通过将玻璃瓶定位固定于限位环与定位柱处,从而对设置在型腔内的玻璃瓶进行定位和固定,从而提高硅胶热压于玻璃瓶上时的稳定性,使硅胶热压效果更好,大大提高了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效率与降低了产品次品率,实用性强。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中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玻璃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玻璃瓶的硅胶热压治具,其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2与中模板3,所述上模板1盖合于下模板2的上端,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连接处开设有通孔4,所述中模板3固定于通孔4的内部,所述中模板3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固定装置31,所述上模板1的底部设置有上模仁11,所述下模板2的顶部设置有与上模仁11相适配的下模仁21,所述上模仁11与下模仁21形成型腔5,玻璃瓶6通过定位固定装置31固定于型腔5的内部,从而通过型腔5将硅胶热压于玻璃瓶6的外表面。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玻璃瓶6包括玻璃瓶嘴61与玻璃瓶身62,所述玻璃瓶嘴61与玻璃瓶身62一体成型,所述玻璃瓶身62的内部设置有容腔,所述玻璃瓶嘴61设置于玻璃瓶身62的上端,所述玻璃瓶嘴61的中部设置有玻璃瓶口63,所述玻璃瓶口63与容腔相连通,所述玻璃瓶嘴61呈环形结构。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固定装置31包括限位环311与定位柱312,所述定位柱312设置于限位环311的中部,所述限位环311与定位柱312之间形成玻璃瓶嘴定位区域313,所述玻璃瓶嘴61嵌于玻璃瓶嘴定位区域313的内部,固定定位时,所述限位环311包覆于玻璃瓶嘴61的外表面且定位柱312插入玻璃瓶口63处。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处贯穿设置有第一固定通孔7,所述第一固定通孔7用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2之间合模固定。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模板3与下模板2处贯穿设置有第二固定通孔8,所述第二固定通孔8用于中模板3与下模板2之间固定。
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2,所述下模板2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2,所述通孔4是由上模板1的第一凹槽22与下模板2的第二凹槽22拼接而成,所述通孔4为长条形通孔4,所述第二固定通孔8设置于第二凹槽22处。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型腔5的外形为圆柱体、球体、长方体、台体、锥体或棱体的其中任意一种。
3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板1与下模板2的一角设置有让位部9。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