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2.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3.生产线已经逐步采用智能化控制,控制端、设定端及数据库等的重地一般需要严格的看管,避免有不法人员窃取资料或者更改设定而造成损失,目前,控制端、设定端及数据库等的重地往往单独采用门和锁等的方式进行防护,遇到不法入侵时无法起到通知工作人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一旦有入侵时能够及时的通知工作人员的智能机器人,从而提升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探测出入侵者并即时报警的防盗工业机器人。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包括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左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发射水平探测光线的主发射模组;所述右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接收主发射模组发射的水平探测光线的主接收模组,所述主发射模组和主接收模组呈水平对置设置,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报警器;
7.所述左框架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副接收模组和用于发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一副发射模组,所述右框架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副发射模组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二副接收模组和对第一副接收模组发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二副发射模组;
8.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副发射模组和第二副发射模组替代主发射模组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报警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内均设置有气流道,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与气流道相连通的进气槽和出气槽,所述进气槽内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的冷空气抽入气流道内的进气风机,所述出气槽内设置有用于将气流道内的热空气抽出的抽气风机。
10.作为优选,所述左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右框架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主发射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槽位于主接收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设置有限行杆和用于驱动限行杆摆出的驱动装置,所述限行杆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出气槽的一侧,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与其各自上的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用于盖住进气槽的过滤网,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均与其各自上的过滤网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所述主发射模组、第一副发射模组和第二副发射模组均包含有导热基条和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线发射管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导热基条上设置有与红外线发射管相配对的安装孔,所述红外线发射管被固定于安装孔内。
13.作为优选,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上均设置有与导热基条相配对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垫,所述导热硅胶垫内镶嵌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导热硅胶垫一面与导热基条粘合,所述导热硅胶垫另一面与嵌入槽的槽底粘合。
14.作为优选,所述气流道内设置有透气导热体,所述透气导热体与气流道的壁面紧贴。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副发射模组、第二副发射模组、主发射模组、第一副接收模组、第二副接收模组和主接收模组位于同一平面上。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副发射模组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和第二副发射模组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被配置为呈x型分布。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8.1)控制装置启动进气风机和抽气风机工作,使得不断有冷空气通过气流道;
19.2)控制装置控制主发射模组工作,使得主发射模组发射水平探测光线至主接收模组上,一旦有物体遮挡住主发射模组发射的水平探测光线时,主接收模组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随后控制装置启动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声音;
20.3)主发射模组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长时,控制装置启动第一副接收模组和第二副接收模组工作,同时启动驱动装置使得限行杆摆出并与框架相垂直,此时,一旦有物体遮挡住第一副发射模组和第二副发射模组发射的斜向探测光线时,第一副接收模组和第二副接收模组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随后控制装置启动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声音。
21.在使用时,可以安置在需保护物品前方的必经之路上,从而起到良好的探测和防护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发射模组和接收模组进行探测,一旦有物体遮挡住发射模组发出的射线时,接收模组可以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接收模组发出的信息后启动报警器进行报警,同时第一副发射模组和第二副发射模组可以替代主发射模组工作,副发射模组和主发射模组能够实现不断的交替工作从而有效的避免因长时间工作而导致积热严重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避免过热而造成寿命缩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进气槽处的剖面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出气槽处的剖面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左框架的局部侧面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主发射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的右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中:
31.1、左框架;2、右框架;3、主发射模组;4、主接收模组;5、第一副接收模组;6、第一副发射模组;7、第二副接收模组;8、第二副发射模组;9、气流道;10、进气槽;11、出气槽;12、进气风机;13、抽气风机;14、第一安装槽;15、限行杆;16、驱动装置;17、导流板;18、过滤网;19、导热基条;20、红外线发射管;21、安装孔;22、导热硅胶垫;23、压力传感器;24、万向定位金属软管;25、铜丝。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在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连接和相连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如图1-6所示,一种防盗工业机器人,包括左框架1和右框架2,所述左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发射水平探测光线的主发射模组3;所述右框架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接收主发射模组3发射的水平探测光线的主接收模组4,所述主发射模组3和主接收模组4呈水平对置设置,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上均设置有报警器(未图示);
36.所述左框架1的内顶面和内底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副接收模组5和用于发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一副发射模组6,所述右框架2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第一副发射模组6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二副接收模组7和对第一副接收模组5发射斜向探测光线的第二副发射模组8;
37.其中,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副发射模组6和第二副发射模组8替代主发射模组3工作的控制装置(未图示),所述报警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内均设置有气流道9,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上均设置有与气流道9相连通的进气槽10和出气槽11,所述进气槽10内设置有用于将外界的冷空气抽入气流道9内的进气风机12,所述出气槽11内设置有用于将气流道9内的热空气抽出的抽气风机13。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4,所述右框架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未图示),所述第一安装槽14位于主发射模组3的一侧,所述第二
安装槽位于主接收模组4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槽14和第二安装槽内均设置有限行杆15和用于驱动限行杆摆出的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装置16为电动转盘,所述限行杆15与驱动装置16固定连接。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上均设置有导流板17,所述导流板17位于出气槽11的一侧,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均与其各自上的导流板17固定连接,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上均设置有用于盖住进气槽10的过滤网18,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均与其各自上的过滤网18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导流板,可以对排出的热空气起到导流的效果,有利于散热,同时通过设置有过滤网,能够有效的减少进入到左框架1和右框架2内的异物。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发射模组3、第一副发射模组6和第二副发射模组8均包含有导热基条19和红外线发射管20,所述红外线发射管20设置有一个以上,所述红外线发射管20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导热基条19上设置有与红外线发射管20相配对的安装孔21,所述红外线发射管20被固定于安装孔21内,主发射模组3、第一副发射模组6和第二副发射模组8均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能够有效的避免红外线发射管20出现过热的现象。
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接收模组4、第一副接收模组5和第二副接收模组7均包含有红外线接收管(未图示)和连接基板(未图示),所述红外线接收管嵌入于连接基板设置。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框架1和右框架2上均设置有与导热基条19相配对的嵌入槽(未图示),所述嵌入槽内设置有导热硅胶垫22,所述导热硅胶垫22内镶嵌有压力传感器23,所述导热硅胶垫22一面与导热基条19粘合,所述导热硅胶垫22另一面与嵌入槽的槽底粘合,导热基条采用了嵌入式的结构,具有较大的热传递面积,有利于散热。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道9内设置有透气导热体,所述透气导热体与气流道9的壁面紧贴,通过设置有透气导热体,可以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上,再排出到外界,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又不会堵塞气流道。
4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导热体包含有万向定位金属软管24和铜丝25,所述铜丝25一端与万向定位金属软管24的外管壁固定连接,所述铜丝25与万向定位金属软管24构成毛刷状设置,所述铜丝25另一端与气流道的壁面紧贴,透气导热体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由于构成毛刷性的结构,不仅不会堵塞气流道,同时又与内部的空气具有极大的热传递面积,可以很好的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的空气上。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发射模组6、第二副发射模组8、主发射模组3、第一副接收模组5、第二副接收模组7和主接收模组4位于同一平面上。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副发射模组6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和第二副发射模组8发出的斜向探测光线被配置为呈x型分布,采用了x型的分布,具有较大的探测面积,可以弥补因左框架1和右框架2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而造成两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探测死角的问题。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