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标签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餐饮店等在提供外卖过程中会在塑料袋外部打包扎口处黏贴一种防拆封签(食安封签)。目前市面上的封签多为片状和卷状,没有专用的设备为其提供快捷的封签剥离操作,这样导致在封签的剥离过程较费时费力。
3.现有标贴分离设备多为将卷状标贴轴向横向放置在标贴剥离设备上,且标贴剥离设备多为电机驱动。类似设备存在共性特征:1.价格偏贵,因为内部集成电机,检测控制系统,售价基本上在300元以上;2.占地较大,因为是横向防止卷状标贴,需要考虑要适用不同宽度的标贴,纸卷回收装置的长度需要按照标贴最大适用宽度来配套,使用不方便,无法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剥离装置,结构简单,解决现有的标贴分离设备成本高、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
6.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侧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标签卷套轴;
7.主动卷轴,所述的主动卷轴设置在底座上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
8.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设置在主动卷轴的一侧,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包括竖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
9.标签卷套接在标签卷套轴上,其标签带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穿过并绕过第一导向板的一端与主动卷轴相连。
10.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主动套接轴,所述的主动卷轴同轴套接在主动套接轴的外侧。
11.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动卷轴的上端设置有旋钮端部。
12.作为优选,所述的旋钮端部的下端两侧并排设置有一对插杆,所述的主动卷轴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插杆对应的嵌槽,所述的插杆嵌入到嵌槽中
13.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板的一端设置有尖状翼部,所述的标签带从尖状翼部绕过。
14.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均相连。
15.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的上端设置有向两侧伸出的限位板。
1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导向板朝向主动卷轴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凸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维修方便,操作简单,可以适应与不同尺寸的标签,可以放置
在各种场合快速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钮端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
26.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标签卷套轴2,标签卷套轴2用于套接标签卷,使标签卷可以绕着标签卷套轴2进行转动,而且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标签卷;
27.还包括主动卷轴3,所述的主动卷轴3设置在底座1上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主动卷轴3用于将标签卷上的标签带拉出来,是主动部件,方便操作;
28.还包括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设置在主动卷轴3的一侧,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包括竖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导向板5和第二导向板4,标签卷套接在标签卷套轴2上,其标签带从第一导向板5和第二导向板4之间穿过并绕过第一导向板5的一端与主动卷轴3相连,通过主动卷轴3的转动,可以使标签带绕过第一导向板5时标签带上的标签与标签带部分分离,方便使用者将标签快速撕下来。
2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主动卷轴3可以稳定地转动,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主动套接轴9,所述的主动卷轴3同轴套接在主动套接轴9的外侧,主动卷轴3与主动套接轴9的接触长度比较长,可以对主动卷轴3的转动产生很好的导向效果。
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卷轴3的上端设置有旋钮端部6,使用者可以通过旋钮端部6来对主动卷轴3进行转动,操作简单。
3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的旋钮端部6的下端两侧并排设置有一对插杆11,所述的主动卷轴3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插杆11对应的嵌槽,所述的插杆11嵌入到嵌槽中,插杆11可以将标签带的离型纸的一端进行固定,方便主动卷轴3转动的时候对标签带的离型纸进行拉扯,如果标签卷需要取下来的时候,可以将旋钮端部6和插杆11一起拔出来,这样就能实现标签卷的快速拆卸。
32.为了使标签带绕过第一导向板5时标签带上的标签与标签带能够快速部分分离,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的一端设置有尖状翼部10,所述的标签带从尖状翼部10绕过。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均相连,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可以一体成型,安装方便,整体强度大,标签带也不会从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之间滑出。
34.为了使标签带也可以从第二导向板4外侧绕过,而不会滑脱,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的上端设置有向两侧伸出的限位板8。
35.为了提高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的整体强度,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朝向主动卷轴3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凸筋7。
36.本申请的标签剥离装置结构简单,组装拆卸维修方便,操作简单,可以适应与不同尺寸的标签,可以放置在各种场合快速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3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3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上侧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标签卷套轴(2);主动卷轴(3),所述的主动卷轴(3)设置在底座(1)上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设置在主动卷轴(3)的一侧,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包括竖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导向板(5)和第二导向板(4);标签卷套接在标签卷套轴(2)上,其标签带从第一导向板(5)和第二导向板(4)之间穿过并绕过第一导向板(5)的一端与主动卷轴(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上设置有主动套接轴(9),所述的主动卷轴(3)同轴套接在主动套接轴(9)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卷轴(3)的上端设置有旋钮端部(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钮端部(6)的下端两侧并排设置有一对插杆(11),所述的主动卷轴(3)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插杆(11)对应的嵌槽,所述的插杆(11)嵌入到嵌槽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的一端设置有尖状翼部(10),所述的标签带从尖状翼部(10)绕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均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与第二导向板(4)的上端设置有向两侧伸出的限位板(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板(5)朝向主动卷轴(3)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凸筋(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签剥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上侧靠近一端的位置设置有标签卷套轴;主动卷轴,所述的主动卷轴设置在底座上侧靠近另一端的位置;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设置在主动卷轴的一侧,所述的标签纸导向剥离组件包括竖向并排布置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标签卷套接在标签卷套轴上,其标签带从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穿过并绕过第一导向板的一端与主动卷轴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现有的标贴分离设备成本高、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华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