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公开涉及防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试验工装。
背景技术:
2.本公开实施例的试验工装主要用于开展c919飞机燃油系统闪电防护验证、电流电压测量试验,获取典型安装管路上的电流电压情况以及油箱盒段上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以支持验证相应的适航条款内容。
3.现有的飞机油箱电流电压测量试验工装大多结构复杂,屏蔽效果不良,工装加工成本高,且对于试验构型多、重量重的飞机油箱来说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验工装,针对现有试验工装的不足,主要对工装之间的连接方式、工装的选材、性能以及安装和拆卸方面做出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试验数据更加准确,试验操作更加方便。技术方案如下: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试验工装,用于飞机燃油系统闪电防护电流电压测量,该试验工装包括:绝缘试验台、设置于所述绝缘试验台两端的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以及第一线缆组和第二线缆组;所述绝缘试验台用于放置试验件;
6.靠近所述第一线架的位置设置有汇流环,靠近所述第二线架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接电板和第二接电板,所述第一接电板和第二接电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电板与第二接电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
7.所述第一线缆组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环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后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板上;所述第二线缆组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环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后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电板上。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验工装,第一连接板起到连接第一接电板、第二接电板的作用,即导通电流的作用。在试验时,将飞机盒段试验件吊装放置在绝缘试验台上,其针对现有试验工装的不足,主要对工装之间的连接方式、工装的选材、性能以及安装和拆卸方面做出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试验数据更加准确,试验操作更加方便。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三线架;
10.所述第三线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试验台上,所述汇流环固定于所述第三线架上。
11.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第三线架不仅能够用于绕线缆,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汇流环的作用。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接电板和第四接电板,所述第三接电板与第四接电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
13.所述第三接电板和第四接电板靠近所述汇流环设置。
14.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起到连接第三接电板、第四接电板的作用,即导通电
流的作用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电板、第二接电板、第三接电板和第四接电板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在试验时将所述第一接电板、第二接电板、第三接电板和第四接电板分别固定于试验件上。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
17.所述第一屏蔽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试验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屏蔽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试验件的一侧。
18.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试验时,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分别与试验件的两端紧密贴合,以对外界信号进行屏蔽。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缆组和第二线缆组对称设置,组成同轴回路。
20.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线缆组和第二线缆组均由12根铜线组成,共同组成同轴回路,连接电流输入、输出端,有减小磁效应和分布电流影响的作用。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试验台、第一线架、第二线架和第三线架均采用松木材质制作。
22.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试验台、第一线架、第二线架和第三线架均采用松木材质制作,降低了加工工艺,节省了成本。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试验台包括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
24.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绝缘试验架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阶梯面;
25.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有通孔,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的通孔将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连接。
26.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试验台设置成包括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并在第一绝缘试验架上设置第一阶梯面,在第二绝缘试验架上设置对应的第二阶梯面,同时在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通孔,紧并使固件依次穿过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的通孔将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连接,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绝缘试验台为松木铆接而成,实惠耐用,价格低廉,整体没有任何金属物件,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减少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整个绝缘试验台一分为二,中间用木销连接,方便拆卸,也消除了安装移动过程中试验台过重难以搬运的隐患。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架与所述绝缘试验台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线与所述绝缘试验台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角铁;
28.所述角铁的一端与所述绝缘试验台连接,所述角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架或第二线架连接。
29.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架和第二线架军通过两端角铁和螺钉、螺母分别固定在绝缘试验台的两端横梁上,其与试验台构成的支撑框架是试验时同轴回路的主要支撑部分,可灵活拆卸,更换试验构型,满足多次拆卸,方便试验操作。
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线架通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绝缘试验台上。
31.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线架通过两个g型夹固定在绝缘试验台的横梁上,可根据试验需要灵活调整伸出长度。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
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3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3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的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将试验件放置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试验工装上的示意图。
36.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试验工装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9.图中,10-绝缘试验台、101-第一线架、102-第二线架、103-第一线缆组、104-第二线缆组、105-汇流环、106-第一接电板、107-第二接电板、108-第一连接板、109-第三线架、1010-第三接电板、1011-第四接电板、1012-第二连接板、1013-第一屏蔽板、1014-第二屏蔽板、1001-第一绝缘试验架、1002-第二绝缘试验架、1003-通孔、1004-紧固件、20-试验件、30-角铁。
具体实施方式
4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系统的例子。
41.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试验工装包括绝缘试验台10、设置于所述绝缘试验台10两端的第一线架101和第二线架102、以及第一线缆组103和第二线缆组104;所述绝缘试验台10用于放置试验件20;
42.靠近所述第一线架101的位置设置有汇流环105,靠近所述第二线架102的位置设置有第一接电板106和第二接电板107,所述第一接电板106和第二接电板107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接电板106与第二接电板107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8;
43.所述第一线缆组103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环105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架101和第二线架102后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电板106上;所述第二线缆组104的一端与所述汇流环105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线架101和第二线架102后连接于所述第二接电板107上。
4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试验工装,第一连接板108起到连接第一接电板106、第二接电板107的作用,即导通电流的作用。在试验时,将飞机盒段试验件20吊装放置在绝缘试验台10上,其针对现有试验工装的不足,主要对工装之间的连接方式、工装的选材、性能以及安装和拆卸方面做出了优化和改进,使其试验数据更加准确,试验操作更加方便。
45.图2为将试验件放置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试验工装上的示意图。
46.如图1-2所示,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三线架109;
47.所述第三线架109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绝缘试验台10上,所述汇流环105固定于所述第三线架109上。
48.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第三线架109不仅能够用于绕线缆,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汇流环105的作用。
49.如图1-2所示,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接电板1010和第四接电板1011,所述第三接电板1010与第四接电板1011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012;
50.所述第三接电板1010和第四接电板1011靠近所述汇流环105设置。
51.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1012起到连接第三接电板1010、第四接电板1011的作用,即导通电流的作用
52.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接电板106、第二接电板107、第三接电板1010和第四接电板1011上均设置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在试验时将所述第一接电板106、第二接电板107、第三接电板1010和第四接电板1011分别固定于试验件20上。
53.如图1-2所示,所述试验工装还包括第一屏蔽板1013和第二屏蔽板1014;
54.所述第一屏蔽板101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08靠近试验件20的一侧,所述第二屏蔽板1014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1012靠近试验件20的一侧。
55.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试验时,第一屏蔽板1013和第二屏蔽板1014分别与试验件20的两端紧密贴合,以对外界信号进行屏蔽。
56.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线缆组103和第二线缆组104对称设置,组成同轴回路。
57.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线缆组103和第二线缆组104均由12根铜线组成,共同组成同轴回路,连接电流输入输出端,有减小磁效应和分布电流影响的作用。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试验台10、第一线架101、第二线架102和第三线架109均采用松木材质制作。
59.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试验台10、第一线架101、第二线架102和第三线架109均采用松木材质制作,降低了加工工艺,节省了成本。
60.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试验台10包括第一绝缘试验架1001和第二绝缘试验架1002;
61.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1001上设置有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二绝缘试验架1002上设置有对应的第二阶梯面;
62.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有通孔1003,紧固件1004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的通孔将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20连接。
63.具体地,该紧固件可以为铆钉等其他可以进行机械连接的紧固件。
64.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试验台10设置成包括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并在第一绝缘试验架上设置第一阶梯面,在第二绝缘试验架上设置对应的第二阶梯面,同时在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均设置通孔,紧并使固件依次穿过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上的通孔将所述第一绝缘试验架和第二绝缘试验架连接,从而使得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绝缘试验台10为松木铆接而成,实惠耐用,价格低廉,整体没有任何金属物件,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减少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整个绝缘试验台10一分为二,中间用木销连接,方便拆卸,也消除了安装移动过程中试验台10过重难以搬运的隐患。
65.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线架101与所述绝缘试验台10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线与所述绝缘试验台1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角铁30;
66.所述角铁30的一端与所述绝缘试验台10连接,所述角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架101或第二线架102连接。
67.具体地,可以通过螺钉、螺母的配合将角铁的一端与绝缘试验台的横梁连接,角铁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架或第二线架连接。
68.本公开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线架101和第二线架102军通过两端角铁和螺钉、螺母分别固定在绝缘试验台10的两端横梁上,它们与试验台10构成的支撑框架是试验时同轴回路的主要支撑部分,可灵活拆卸,更换试验构型,满足多次拆卸,方便试验操作。
6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线架109通的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绝缘试验台10上。
70.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线架109通过两个g型夹固定在绝缘试验台10的横梁上,可根据试验需要灵活调整伸出长度。
71.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试验工装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试验时,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的雷电流分量,通过汇流环经线进入飞机油箱盒段接电板电流输入端,飞机油箱盒段电流输出端接电板与同轴回路线缆连接,同轴回路线缆经过支撑框架最终与汇流环相连,汇流环通过线缆与冲击电流发生器的接地端连接,形成电流回路。布置在测量点的柔性电流和电压探头检测到电流信号,其信号输出端口与光电转换模块输入端口连接,光电转换模块输出端口用光纤穿过盒段进/排气口,与外部光网转换交换机连接,电流信号经网线传输到光网转换交换机与安装有gtas高速脉冲采集软件的电脑上,就可在该电脑上测量到电流信号。
7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