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amoled)面板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amoled面板具有自发光、视角广、色饱和度高、驱动电压低、功耗低、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以及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被视为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3.显示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折叠屏是大众关注的焦点。折叠屏是基于柔性amoled屏幕技术研发的,具有可折叠、可拉伸以及方便携带等优势。然而折叠屏的开发仍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如可靠性、材料的抗弯折性等。折叠屏可靠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折叠区域,比如基板上金属走线的断裂导致的亮暗线、封装失效导致的暗线或者暗斑等。目前竞社多在阵列走线上进行改善,oled设计上无有效措施来改善封装可靠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发光器件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并覆盖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封装层;所述柔性基板包括可弯折的折叠区,所述封装层包括位于所述折叠区内的折叠部,所述折叠部包括有机层和覆盖所述有机层设置的无机层,所述无机层包括靠近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一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下表面相对设置并远离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一上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下表面和所述第一上表面的第一侧表面,所述第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
6.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位于折叠区的无机层的第一侧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在折叠区的宽度和无机层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凸起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增大第一侧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提升折叠区无机层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无机层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无机层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层封装的可靠性。
7.优选的,所述有机层包括靠近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二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二下表面和所述第二上表面的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有机层的第二侧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同样可以在在折叠区的宽度和有机层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二侧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提升折叠区有机层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有机层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有机层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层封装的可靠性。
8.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的形状相同。使得有机层和无机层在
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有机层和无机层发生的形变量,避免出现有机层和无机层之间的膜层分离,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9.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的堤坝,所述堤坝围绕所述发光器件层设置,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堤坝;所述堤坝包括靠近所述柔性基板的第三下表面、与所述第三下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三上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三下表面和所述第三上表面的第三侧表面,所述第三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堤坝的第三侧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同样可以在在折叠区的宽度和堤坝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三侧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提升堤坝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堤坝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堤坝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三侧表面的形状相同。使得堤坝和无机层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堤坝和无机层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出现堤坝和无机层之间的膜层分离,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11.优选的,所述第三侧表面包括靠近所述发光器件层的内侧表面和与所述内侧表面相对设置的外侧表面,所述内侧表面和/或所述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12.优选的,所述内侧表面和所述外侧表面的形状相同。
13.优选的,所述无机层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上、且覆盖所述发光器件层的第一无机层和覆盖所述第一无机层的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无机层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二无机层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多个凸起。
14.优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形状相同。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减少第一无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直接发生膜层分离的风险,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15.优选的,所述折叠区包括折叠线,所述折叠区沿所述折叠线可折叠设置,所述凸起的设置密度自所述折叠线朝向两侧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
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2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柔性基板10,设置在柔性基板10上的发光器件层20,以及设置在发光器件层20上并覆盖发光器件层20的封装层30。其中,柔性基板10包括可弯折的折叠区11和与折叠区11邻接、不可弯折的钢性区12,封装层30包括位于折叠区11内的折叠部31,折叠部31包括有机层32和覆盖有机层32的无机层33,无机层33包括靠近柔性基板10一侧的第一下表面34、与第一下表面34相对设置并远离柔性基板10一侧的第一上表面35、以及连接第一下表面34和第一上表面35的第一侧表面36,第一侧表面36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0。
2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表面36上设置多个凸起40,在凸起40之间的位置形成凹陷,即整个第一侧表面36为凹凸不平的形状。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多个凹陷与设置多个凸起的情况相同,均为在第一侧表面36上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状。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在位于折叠区11的无机层33的第一侧表面36上设置多个凸起40,在折叠区11的宽度和无机层33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凸起40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增大第一侧表面36的表面积,从而提升折叠区11无机层33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11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无机层33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无机层33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层30封装的可靠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凸起40为自第一侧表面36朝向远离无机层33的方向延伸的方形凸台。设置凸起40为方形凸台,在制备时使用的模具内形状为方形,更容易进行制备。可以理解的是,凸起40为自第一侧表面36朝向远离无机层33的方向延伸的方形凸台仅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体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自第一侧表面36朝向远离无机层33的方向延伸的锥形凸台使得第一侧表面36形成锯齿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设置,保证设置凸起40后的第一侧表面36的面积大于平面状态下的第一侧表面36的面积,使得无机层33的抗弯折性能更好即可。
2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如图3、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同样包括柔性基板10,发光器件层20,以及封装层30,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有机层32包括靠近柔性基板10的第二下表面321、与第二下表面321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表面322、以及连接第二下表面321和第二上表面322的第二侧表面323,第二侧表面32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0。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有机层32的第二侧表面323上设置多个凸起40,同样可以在在折叠区11的宽度和有机层32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二侧表面323的表面积,从而提升折叠区11有机层32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11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有机层32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有机层32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层30封装的可靠性。
30.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表面36和第二侧表面323的形状相同。设置第一侧表面36和第二侧表面323的形状相同,使得有机层32和无机层33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11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有机层32和无机层33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出现有机层32和无机层33之间的膜层分离,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31.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如图5、6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同样包括柔性基板10,发光器件层20,以及封装层30,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柔性基板10上的堤坝50,堤坝50围绕发光器件层20设置,封装层30覆盖堤坝50;堤坝50包括靠近柔性基板10的第三下表面51、与第三下表面51相对设置的第三上表面52、以及连接第三下表面51和第三上表面52的第三侧表面53,第三侧表面53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0。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堤坝50的第三侧表面53上设置多个凸起40,同样可以在在折叠区11的宽度和堤坝50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第三侧表面53的表面积,从而提升堤坝50的抗弯折性能,当折叠区11发生弯折时,抗弯折性能更好的堤坝50可以承受更大的应力,减少堤坝50折叠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可能性,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33.优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表面36和第三侧表面53的形状相同。使得堤坝50和无机层33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11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堤坝50和无机层33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出现堤坝50和无机层33之间的膜层分离,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测表面53包括靠近发光器件层20的内侧表面54和与内侧表面54相对设置的外侧表面55,凸起40设置在内侧表面54和/或外侧表面55上。
35.优选的,当内侧表面54和外侧表面55上均设置有凸起40时,内侧表面54和外侧表面55的形状相同。内侧表面54和外侧表面55的形状相同。使得内侧表面54和外侧表面55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11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堤坝50的内侧表面54和外侧表面55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应力过于集中,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36.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同样包括柔性基板10,发光器件层20,以及封装层30,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无机层33包括设置在发光器件层20上、且覆盖发光器件层20的第一无机层331和覆盖第一无机层331的第二无机层332,有机层32夹设在第一无机层331和第二无机层332之间。其中,第一侧表面36包括与第一无机层331对应的第一部分361和与第二无机层332对应的第二部分362,多个凸起40设置在第一部分361和/或第二部分362上。
37.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上均设置有凸起40时,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的形状相同。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在保留第一实施方式的全部技术效果的同时,当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上均设置有凸起40时,设置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的形状相同,使得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在相同部位的抗弯折性能相似,在折叠区11发生折叠时,减小相同部位的第一部分361和第二部分362发生的形变量差值,避免应力过于集中,减少第一无机层331和第二无机层332直接发生膜层分离的风险,提升封装的可靠性。
39.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第五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同样包括柔性基板,发光器件层,以及封装层,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折叠区包括折叠线,折叠区沿折叠线可弯折设置。此外,凸起的设置密度自折叠线
朝向两侧逐渐减小。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保留第一实施方式的全部技术效果的同时,折叠区在弯折时,无机层所受的应力自折叠线处朝向两侧逐渐减小,将凸起的设置密度自折叠线朝向两侧逐渐减小,使得无机层的抗弯折性能与其所受的应力大小对应,在保证抗弯折效果的同时,提升无机层33的机械强度。
4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