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pc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c板领域,特别涉及硬化pc板。
背景技术:
2.pc耐力板80年代中期迅猛挺进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其重要特征是质轻,密度只有玻璃密度的0.5倍;透光率高,可达88%,接近玻璃的透光度;抗冲击强度高,抗冲击能力是相同厚度普通玻璃的200倍,是有机玻璃的30倍,安全性能好。
3.现有公开号为cn105587086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pc耐力板,包括耐力板,所述耐力板包括加强板、框架、聚光板、上挡板、阻燃板、降噪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顶部设置有聚光板,所述上挡板底部设置有降噪板以及设置在降噪板顶部与底部的阻燃板,所述降噪板底部设置有下挡板,所述聚光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横杆和连接竖杆,所述连接横杆与所述连接竖杆成工字型且工字型两侧固定连接有加强板。
4.上述的这种pc耐力板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其强度有限、使用寿命短,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硬化pc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硬化pc板,包括中芯杆,所述中芯杆的两端具有与所述中芯杆一体成型的两个端杆部,所述中芯杆的中部具有与所述中芯杆一体成型的两个中杆部,两个所述中杆部与所述端杆部之间卡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上方通过上胶层连接固定有上pc面板,所述加强板的下方通过下胶层连接固定有下pc面板,所述上pc面板和所述下pc面板的外部共同卡接有pc硬化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硬化pc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通过利用中芯杆、中杆部、端杆部能够成为本硬化pc板的主体支撑,中杆部与端杆部之间的上pc面板和下pc面板能够促进本硬化pc板的强度提升,再配合pc硬化框能够实现硬化pc板的高强、高硬与高寿命。
9.较佳的,所述上pc面板、所述下pc面板和所述pc硬化框的外部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本硬化pc板的耐污性能。
11.较佳的,所述中杆部与所述端杆部上分别固定有插块,所述加强板内开设有供所述插块插入的插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插块与插槽的配合能够增大加强板的安装牢靠度。
13.较佳的,所述插块为燕尾块或t形块,所述插槽为与所述插槽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或t形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块采用燕尾块或t形块时,其具有配合稳定的优点。
15.较佳的,所述中芯杆为铝塑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塑杆的中芯杆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
17.较佳的,所述pc硬化框的边线处设置有圆角。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的设置能够减小pc硬化框的应力集中。
19.较佳的,所述上胶层与所述下胶层分别为聚氨酯胶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胶层具有粘贴性能好的优点,且价格便宜。
21.较佳的,所述端杆部与所述中杆部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倒角。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能够减小端杆部与中杆部的应力集中现象。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本硬化pc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通过利用中芯杆、中杆部、端杆部能够成为本硬化pc板的主体支撑,中杆部与端杆部之间的上pc面板和下pc面板能够促进本硬化pc板的强度提升,再配合pc硬化框能够实现硬化pc板的高强、高硬与高寿命。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1、中芯杆;2、端杆部;3、中杆部;4、加强板;5、上胶层;6、上pc面板;7、下胶层;8、下pc面板;9、pc硬化框;10、插块;1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参考图1至图3,硬化pc板,包括中芯杆1,其中在中芯杆1的两端具有与中芯杆1一体成型的两个端杆部2,中芯杆1的中部具有与中芯杆1一体成型的两个中杆部3,两个中杆部3与端杆部2之间卡接有加强板4,加强板4的上方通过上胶层5连接固定有上pc面板6,加强板4的下方通过下胶层7连接固定有下pc面板8,上pc面板6和下pc面板8的外部共同卡接有pc硬化框9。
31.参考图1至图3,本硬化pc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通过利用中芯杆1、中杆部3、端杆部2能够成为本硬化pc板的主体支撑,中杆部3与端杆部2之间的上pc面板6和下pc面板8能够促进本硬化pc板的强度提升,再配合pc硬化框9能够实现硬化pc板的高强、高硬与高寿命。
32.参考图1至图3,其中在上pc面板6、下pc面板8和pc硬化框的外部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聚四氟乙烯层的设置能够提高本硬化pc板的耐污性能。
33.参考图1,其中在中杆部3与端杆部2上分别固定有插块10,加强板4内开设有供插块10插入的插槽11,利用插块10与插槽11的配合能够增大加强板4的安装牢靠度;其中插块
10为燕尾块或t形块,插槽11为与插槽11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或t形槽,当插块10采用燕尾块或t形块时,其具有配合稳定的优点。
34.参考图1和图3,其中中芯杆1为铝塑杆,铝塑杆的中芯杆1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优点;其中在pc硬化框9的边线处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设置能够减小pc硬化框9的应力集中。
35.参考图1和图2,其中上胶层5与下胶层7分别为聚氨酯胶层,聚氨酯胶层具有粘贴性能好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其中端杆部2与中杆部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倒角,倒角的设置能够减小端杆部2与中杆部3的应力集中现象。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硬化pc板,包括中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杆(1)的两端具有与所述中芯杆(1)一体成型的两个端杆部(2),所述中芯杆(1)的中部具有与所述中芯杆(1)一体成型的两个中杆部(3),两个所述中杆部(3)与所述端杆部(2)之间卡接有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的上方通过上胶层(5)连接固定有上pc面板(6),所述加强板(4)的下方通过下胶层(7)连接固定有下pc面板(8),所述上pc面板(6)和所述下pc面板(8)的外部共同卡接有pc硬化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pc面板(6)、所述下pc面板(8)和所述pc硬化框的外部涂覆有一层聚四氟乙烯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杆部(3)与所述端杆部(2)上分别固定有插块(10),所述加强板(4)内开设有供所述插块(10)插入的插槽(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0)为燕尾块或t形块,所述插槽(11)为与所述插槽(11)相互配合的燕尾槽或t形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芯杆(1)为铝塑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硬化框(9)的边线处设置有圆角。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层(5)与所述下胶层(7)分别为聚氨酯胶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化pc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杆部(2)与所述中杆部(3)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倒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硬化PC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芯杆,所述中芯杆的两端具有与所述中芯杆一体成型的两个端杆部,所述中芯杆的中部具有与所述中芯杆一体成型的两个中杆部,两个所述中杆部与所述端杆部之间卡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上方通过上胶层连接固定有上PC面板,所述加强板的下方通过下胶层连接固定有下PC面板,所述上PC面板和所述下PC面板的外部共同卡接有PC硬化框。本硬化PC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张飞 李江彬 张东华 郭亚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惠臣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2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