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电厂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厂中的吹灰器常用的是母管制蒸汽吹灰器,包括ps-ll型长程吹灰器、ps-sb型短程吹灰器、ps-ll型固定吹灰器三种。在吹灰器退枪后,在其他吹灰器运行期间,枪管及管道温度较高,提升阀内漏时难以判断。尤其是短程吹灰器和固定吹灰器,部分枪管或整体枪管仍在尾部竖井内,在吹灰器的提升阀发生内漏时,蒸汽持续吹扫受热面,极易导致受热面吹损减薄爆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能够解决吹灰器的提升阀发生内漏使蒸汽持续吹扫受热面而导致受热面吹损、减薄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辨别蒸汽锅炉吹灰器的内漏情况,该检测装置包括:
6.发声器,所述发声器包括蒸汽空腔、发声孔和传声通道,所述蒸汽空腔与所述发声孔连通,所述蒸汽空腔用于流入蒸汽,所述发声孔用于流出蒸汽,且所述发声孔能够在蒸汽流经时发出声响,所述传声通道与所述蒸汽空腔及所述发声孔中的至少一者连通;
7.听声器,所述听声器连接于所述发声器的一端,且所述传声通道与所述听声器连通。
8.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吹灰器的部分结构(如,提升阀等)出现蒸汽泄漏时,部分蒸汽流入蒸汽空腔中,并经由蒸汽空腔流入发声孔,在蒸汽经过发声孔时会形成气流冲刷声响,气流冲刷声响经由传声通道传输至听声器。如此,工作人员通过听诊或其他方式紧靠听声器,可以听取气流冲刷声响,从而判断吹灰器内漏,从而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检修,以防止由于内漏而导致受热面吹扫减薄爆管。基于上述设置,有效克服了蒸汽吹灰器内漏无法及时有效判断的问题,便于技术发现内漏并采取相应措施制止吹灰器持续吹扫受热面,最终避免受热面因吹灰器内漏吹扫减薄爆管,从而节省了检修费用及检修时间,保障了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检测装置及蒸汽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11.图3为图1中沿b-b的剖面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
13.100-发声器;110-蒸汽空腔;111-第一腔体;112-第二腔体;120-发声孔;121-第一
面;122-第二面;130-传声通道;140-开口;
14.200-听声器;210-传声孔;
15.300-蒸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18.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19.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辨别蒸汽炉吹灰器的内漏情况,所公开的检测装置包括发声器100和听声器200。
20.其中,发声器100包括蒸汽空腔110、发声孔120和传声通道130,蒸汽空腔110与发声孔120连通,蒸汽空腔110用于流入蒸汽,发声孔120用于流出蒸汽,且发声孔120能够发出声响。可选地,蒸汽空腔110可以是一个具有敞口的腔体结构,该敞口可以与蒸汽流动的方向相反。如此,蒸汽可以经由敞口进入蒸汽空腔110,流动至发声孔120中,并由发声孔120流出。在蒸汽从蒸汽空腔110流入发声孔120的过程中,蒸汽会与蒸汽空腔110与发声孔120的连接区域以及发声孔120的侧壁产生摩擦作用,从而可以产生气流冲刷的声响,通过该声响可以提醒工作人员蒸汽发生泄漏,以降低安全隐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蒸汽在经过蒸汽空腔110与发声孔120的连接区域时产生声响的原理还可以参考口哨的发声原理。
21.为了方便于工作人员听到蒸汽泄漏的气流冲刷的声响,本技术将传声通道130与蒸汽空腔110及发声孔120中的至少一者连通,如此,在蒸汽泄漏产生气流冲刷的声响时,声响可以经由传声通道130传输至工作人员可以听到的位置,以方便辨别吹灰器是否出现内漏。可选地,传声通道130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形的通道,且该传声通道130的直径可以为2mm,当然,还可以是其他尺寸。
22.一些实施例中,在发声器100的一端连接有听声器200,其传声通道130与听声器200连通,如此,通过传声通道130可以将产生的声响传递至听声器200,工作人员可以紧靠听声器200,以听取气流冲刷的声响,最终判断为吹灰器内漏,从而可以针对内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杜绝事故发生。
2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24.在吹灰器吹灰结束后,吹灰器的提升阀关闭,在提升阀密封的情况下,提升阀的前管道内充满蒸汽,但由于封闭而不会向提升阀方向流动。当提升阀内漏时,蒸汽持续向提升
阀方向流动,部分蒸汽进入蒸汽空腔110内,并流经发声孔120,而蒸汽在经过发声孔120时会产生气流冲刷的声响,气流冲刷的声响通过传声通道130传输至听声器200,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听诊或其他方式紧靠听声器200,听取气流冲刷的声响,判断提升阀发生内漏,使吹灰器存在吹损受热面的隐患,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杜绝由于提升阀内漏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5.基于上述设置,有效克服了蒸汽吹灰器内漏无法及时有效判断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内漏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制止吹灰器持续吹扫受热面,最终避免受热面因吹灰器内漏吹扫减薄爆管,从而节省了检修费用及检修时间,保障了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26.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器100的一侧面设有开口140,该开口140与蒸汽空腔110连通,且开口140的朝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可选地,可以将发声器100的一端穿入到吹灰器的蒸汽管道300中,当吹灰器的提升阀内漏时,蒸汽可以从前管道泄露至蒸汽管道300中,由于发声器100的开口140的朝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使蒸汽不需要改变流动方向而直接流向开口140,并由开口140流入蒸汽空腔110中,从而便于蒸汽进入蒸汽空腔110。
27.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40的朝向还可以与蒸汽的流动方向偏离而成一定的夹角,但仍然可以保证蒸汽直接由开口140进入蒸汽空腔110。
28.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蒸汽空腔110包括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沿蒸汽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开口140与第一腔体111连通,第二腔体112与发声孔120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蒸汽空腔110可以分为两个相互连通的腔体,即,第一腔体111和第二腔体112,其中,第一腔体111位于蒸汽流入的一侧,第二腔体112远离蒸汽流入的一侧。由于发声孔120位于蒸汽空腔110的背离蒸汽流入的一侧,使得发声孔120与第二腔体112之间相互连通,而第一腔体111通过开口140可以直接流入蒸汽。
29.基于上述设置,泄露的蒸汽经由开口140进入第一腔体111,由第一腔体111流入第二腔体112,由第二腔体112流入发声孔120,最终由发声孔120流出,而在蒸汽流经第二腔体112与发声孔120的连接区域时,形成气流冲刷的声响,以通过声响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30.可选地,第一腔体111可以开设喇叭状的开口140,且喇叭状的开口140的大端朝向蒸汽流入的方位,从而可以对蒸气起到收集的作用,以使更多的蒸汽流入蒸汽空腔110中,从而使产生的声响更大,使工作人员更容易听到。当然,第一腔体111可以开设尺寸均匀的开口140,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限制开口140的具体形式。
31.可选地,第二腔体112的背离第一腔体111的端面为朝向远离第一腔体111的方向凸出的弧形面。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面可以是r3规格的半圆型弧面。另外,第一腔体111的横截面可以是矩形,第一腔体111在开口140处的尺寸可以为6mm,第一腔体111的深度可以为5.5mm。基于上述设置,蒸汽空腔110的横截面可以呈门字形。
32.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孔120为具有大端和小端的楔形孔,其中,发声孔120的小端与蒸汽空腔110连通,发声孔120的大端背离蒸汽空腔110设置。可选地,发声孔120的大端张口的宽度尺寸为3mm,小端的张口为负偏差。基于上述设置,蒸汽在经过发声孔120的小端时,冲击小端的张口,并相对摩擦,从而可以形成气流冲刷的声响,与此同时,
蒸汽可以通过发声孔120的大端的张口流出,以保证蒸汽空腔110中的泄露的蒸汽可以经由发声孔120流出。
33.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孔120包括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成夹角设置。可选地,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是30
°‑
60
°
。在蒸汽流经发声孔120的过程中,第一面121和第二面122可以对蒸汽起到限制和导向作用,以使蒸汽沿发声孔120的小端流至大端并流出。
34.进一步地,第一面121与发声孔120的大端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的锐角为45
°
,第二面122与发声孔120的大端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的锐角为82
°
,如此,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之间形成37
°
夹角,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限制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分别与发声孔120的大端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度数,以及第一面121与第二面122之间夹角的度数,只要满足实际需求即可。
35.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听声器200包括传声孔210,传声通道130设置于传声孔210中,并与传声孔210同心设置。基于此,一方面,可以通过传声孔210实现对传声通道130的安装,另一方面,传声通道130还可以将气流冲刷的声响传输至传声孔210,并经由传声孔210传输至听声器200,以保证声响能够被工作人员听取。另外,传声通道130与传声孔210之间同心设置,以保证发声器100与听声器200之间的装配精度。
36.基于上述传声孔210的设置,使得传声通道130至少部分穿设于听声器200内。可选地,传声通道130伸入听声器200的深度为5mm,也即,传声孔210的深度为5mm,以实现发声器100与听声器200之间的安装以及声响的传输。
37.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器100为柱状结构,可以是圆柱、方形柱、三棱柱、六棱柱等等,例如,10mm
×
10mm的方形柱等。另外,发声器100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材质,如,310s、304等等,采用不锈钢材质,使发声器100可以耐高温、耐磨且不易损坏。本技术实施例不限制发声器100的具体形状、尺寸和材质,只要满足实际需求即可。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声器100的一端与听声器200固定连接,发声器100的另一端至少部分穿入吹灰器的蒸汽管道300中,并与蒸汽管道300的管壁固定连接。可选地,发声器100与蒸汽管道300之间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以保证发声器100与蒸汽管道3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9.在其他实施例中,发声器100与听声器200之间同样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以保证发声器100与听声器2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0.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有效克服了蒸汽吹灰器内漏无法及时有效判断的问题,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内漏并采取相应措施制止吹灰器持续吹扫受热面,最终避免受热面因吹灰器内漏吹扫减薄爆管,从而节省了检修费用及检修时间,保障了机组长期稳定运行。与此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可在现场使用,提高了便捷性;且发声器100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以耐高温、耐磨,不易损坏,提高了发声器100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传声通道130的一端受到听声器200的封堵作用,从而使传声通道130内无蒸汽,无泄漏隐患,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4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
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