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香烟烟支是在明火燃烧时冒出烟雾供吸烟者吸食,由于香烟明火燃烧时会分解产生烟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故吸烟有害健康。为避免香烟等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又能享受香烟的独有口味,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作用是用户吸烟时将香烟制品或其它草本植物制品放在其中进行加热而不燃烧,在低于可燃烧的温度下对其进行烘烤直至产生香烟烟雾等气溶胶,这样通过低温加热冒烟而不是高温明火燃烧,避免了用户吸入大量有害物质,故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吸烟逐渐得到广泛使用。气溶胶生成装置还可应用于生成中草药烟雾、香料烟雾等芳香气体进行烟熏治疗、杀菌等用途。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发热元件,也可以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发热。
3.现有的电磁感应发热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加热方式一般是通过电磁感应发热体对发烟物质直接进行加热,直接加热时热量自加热体边缘逐渐扩散到其余部位,需要较大的电磁功率才可将发烟物质的温度升高到设定的温度,功耗大,加热效率低,而且与加热体边缘接触的发烟物质热量集中,容易被烤焦,导致气溶胶中会产生焦味;另外,发热体产生很高的温度,隔热效果差则高温容易传导及辐射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管或壳体上,用户使用时容易感觉到烫手,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由外而内套设的外管、电磁线圈、绝缘管、感应发热网和内管、以及设于绝缘管的上端部的上盖,所述绝缘管包括底部设有的底部隔板,所述内管设有用于容置固态发烟物质的内部空腔,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绝缘管外壁轴向环绕设置且通电工作时可使所述感应发热网发热,所述绝缘管和内管之间的空隙构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感应发热网发热时,外界空气进入第一气流通道并被加热成热气流,所述热气流汇集到内管的底部后向上流经固态发烟物质的内部而加热烘烤固态发烟物质。
6.优选地,所述外管与绝缘管之间设有上下相通的空隙用以构成第二气流通道,外界空气首先进入第二气流通道再进入第一气流通道。
7.优选地,所述感应发热网的底端设有横隔网而呈现杯状。
8.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底部隔板或感应发热网上用于检测其发热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9.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设于所述底部隔板或感应发热网上的热敏电阻。
10.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底部设有内管隔板,所述内管隔板上设有若干进气孔。
11.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分成上下两段设置的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
12.优选地,所述外管由隔热材料制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电磁感应加热的感应发热网对气流进行加热,热气流再对固态发烟物质进行烘烤加热,使加热均匀,不易烧焦发烟物质而产生焦味,同时避免热量集中而传导至外管的烫手感觉;设有感应发热网,发热网具有网间间隙,特别是杯状网加大了发热和气流流通面积,使气流加热效果更好;设有第二气流通道,可以将内部传导至绝缘管的外壁的热量带走冷却,减少进一步传导至外管的外壁的热量,同时又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因此起到回收热量和隔热防烫手的作用,使用户吸烟的体验良好。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结构分解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一;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管的立体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管的剖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热网的立体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发热网的剖视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剖视图;
22.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的俯视图;
2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剖视图二。
24.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5.1-外管,2-电磁线圈,21-第一电磁线圈,22-第二电磁线圈,3-绝缘管,31-进气槽,32-底部隔板,4-感应发热网,41-横隔网,5-内管,50-隔板,51-进气孔,6-上盖,7-烟支,71-烟嘴,81-第一气流通道,82-第二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实用新型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所使用的固态发烟物质,包括散装的烟草、香烟的烟支、烟膏、中草药、香料等半成品或成品,其含有气溶胶形成基质,在被加热的情况下能够释放可形成气溶胶之类的挥发性化合物。固态发烟物质的形式包括颗粒式、烟丝、粉末式、薄片式或膏状发烟材料,本实用新型的装入内管的固态发烟材料,内部之间具有空隙以便气体可以穿透其中。固态发烟物质在约200-320℃下可经加热烘烤发出气溶胶。本发明通过热气流对固态发烟物质进行加热。在内管的上方即固态发烟物质的上方可以安装由吸嘴或烟嘴等构件,以便产生的气溶胶可以被用户吸入口中。以下实施例中,固态发烟物质以香烟的烟支为例进行说明,香烟的烟支内含有烟丝或烟草薄片。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感应发热网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自外而
内由外管1、电磁线圈2、绝缘管3、感应发热网4和内管5套设组成,绝缘管3与内管5之间的上端部设有上盖6。其中,内管5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置烟支7的内部空腔,电磁线圈2沿绝缘管3的外壁轴向环绕设置,且电磁线圈2 通电工作时可使感应发热网9感应发热。烟支7的上部为烟嘴71。外管1可由隔热材料制成,绝缘管3可由隔热的绝缘材料如peek塑胶材料制成,内管5可由耐热非导磁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电磁线圈2通电工作时可产生穿透绝缘管3的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使得感应发热网4发热。感应发热网4包括线条构成的丝状网、平板钻孔构成的板状网,其可以是单层网,也可以是多层网,或团状网。感应发热网4通常由铁质的导磁材料制成以便感应交变磁场后产生电能,电能在感应发热网4内激烈流动而发热,感应发热网4发热时可对流经其壁部或网内间隙的空气进行快速加热。
30.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线圈2包括分成上下两段设置的第一电磁线圈21和第二电磁线圈22,电磁线圈2分段设置便于分时控制产生不同的加热温度。
31.如图3-图6所示,绝缘管3和内管5之间的空隙包括感应发热网4的网内间隙构成第一气流通道81,外界空气可以自绝缘管3的上部向下进入第一气流通道81,又在第一气流通道81的底部转折向上进入内管5内的烟支7。感应发热网4发热时,外界空气依次进入第二气流通道82和第一气流通道81并被感应发热网4加热成热气流,热气流汇集到内管5的底部向上流经烟支7的内部而烘烤烟支7。
32.图3中连续箭头指示的方向即为气流依次流经第一气流通道81、烟支7的流动路线和方向。
33.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管3包括管壁上端设有的进气槽31,以及底部设有的底部隔板32。外界空气可以自进气槽31进入后向下进入第一气流通道81,在底部隔板32受阻挡向上进入内管5内。
34.如图6、图7所示,感应发热网4设有很多网眼,本实施例的感应发热网4 呈现杯状,其底端也设有横隔网,这样,感应发热网4使流经第一气流通道81 的气体受热面积更大,以便更快加热气体。其它实施例中,感应发热网4底端也可以不设横隔网而呈管状网。
35.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内管5的底部设有内管隔板50,内管隔板50上设有若干进气孔51,第一气流通道81的气流在底部隔板32受阻挡向上经进气孔51进入内管5内。
36.本实用新型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温度传感器设于底部隔板或感应发热网上用于检测其发热温度,温度传感器包括设于底部隔板或感应发热网上的热敏电阻。
37.实施例二
3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下述特征。
39.如图10所示,外管1与绝缘管3之间设有上下相通的空隙用以构成第二气流通道82,外界空气首先进入第二气流通道82后转折向下流经第一气流通道 81。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二气流通道82,外界进入的空气首先进入该气流通道,可以将内部传导至绝缘管3的外壁的热量带走冷却,可以减少进一步传导至外管1的外壁的热量,同时又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预热,因此起到回收热量和隔热防烫手的作用。
40.图10中连续箭头指示的方向即为气流依次流经第二气流通道82、第一气流通道81、烟支7的流动路线和方向。
41.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