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82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


背景技术:

2.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213717294 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内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第一螺杆,两个第一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配电柜本体的两侧相接触,两个第一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分别转动连接在连接柱的两端。
4.当发生洪涝灾害时,配电柜往往会被浸泡在水中,容易造成内部设备的损坏,还可能造成内部进水,从而发生漏电,对人们的生命造成危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在发生洪涝灾害时,能够将配电柜内部进行严密的密封,防止其内部进水,避免漏电,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防漏水密封单元、内部结构支撑单元和防触电单元;
7.配电柜本体:为矩形;
8.防漏水密封单元:包含支撑耳、转轴一、活动块、密封板、螺杆、固定块一、固定块二、螺纹孔和干燥剂盛放盒,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一端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耳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耳通过转轴一与活动块的一端侧面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侧面与密封板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侧面中部与固定块一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的侧面中部与螺杆的一端侧面螺纹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另一端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一对应配合的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侧面中部开设有与螺杆对应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下端与干燥剂盛放盒的侧面固定连接;
9.内部结构支撑单元:安装在配电柜本体的内部侧面中部;
10.防触电单元:安装在配电柜本体的内部侧面一端。
11.配电柜本体起到支撑的作用,当需要进行密封时,将干燥剂放入到干燥剂盛放盒内,转动密封板,带动活动块绕着转轴一转动,当转动到一定程度后,密封板的侧面与配电柜本体的侧面接触,密封板带动固定块一与固定块二接触,转动螺杆,使得螺杆进入到螺纹
孔内,从而将配电柜本体进行密封,干燥剂吸收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使得内部保持干燥,支撑耳用于支撑转轴一,内部结构支撑单元用于增强配电柜本体内部的结构强度,使得其不易发生变形,防触电单元可以防止人不慎碰到电线,避免触电。
12.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水密封单元还包含转盘,所述螺杆的一端端部与转盘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转动转盘带动螺杆转动,转盘增大了螺杆的转动半径,使得转动时更加省力。
13.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水密封单元还包含防滑槽,所述转盘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开设有五个防滑槽。防滑槽防止转动转盘时手滑。
14.进一步的,所述防漏水密封单元还包含矩形密封条和矩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板的侧面与矩形密封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的侧面开设有与矩形密封条对应配合的矩形密封槽。密封板的侧面与配电柜本体的侧面接触,使得矩形密封条进入到矩形密封槽内,从而增强密封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内部结构支撑单元包含斜向支撑板和矩形支撑环,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部四角侧面分别与四个对应配合的斜向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四个斜向支撑板的侧面中部分别与矩形支撑环的四角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板可以支撑配电柜本体的内部四角,避免其发生变形,矩形支撑环支撑斜向支撑板增强其支撑强度。
16.进一步的,所述防触电单元包含转轴二和矩形绝缘板,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部侧面一端通过转轴二与矩形绝缘板的一端侧面活动连接。转动矩形绝缘板,使得矩形绝缘板绕着转轴二转动,从而避免人不小心误触内部的电线,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具有以下好处:
18.1、本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设置的防漏水密封单元可以将配电柜本体的内部进行密封,防止在发生洪涝灾害时,配电柜本体内部进水,从而造成内部的设备被损坏。
19.2、本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设置的内部结构支撑单元可以增强配电柜本体的结构强度,防止在遭受挤压时发生变形,延长配电柜本体的使用寿命,设置的防触电单元可以避免人不小心误触内部的电线,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20.3、本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在发生洪涝灾害时,能够将配电柜内部进行严密的密封,防止其内部进水,避免漏电。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配电柜本体、2防漏水密封单元、21支撑耳、22转轴一、23活动块、24矩形密封条、25密封板、26螺杆、27转盘、28防滑槽、29固定块一、210固定块二、211螺纹孔、212干燥剂盛放盒、213矩形密封槽、3内部结构支撑单元、31斜向支撑板、32矩形支撑环、4防触电单元、41转轴二、42矩形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防漏水密封单元2、内部结构支撑单元3和防触电单元4;
26.配电柜本体1:为矩形;
27.防漏水密封单元2:包含支撑耳21、转轴一22、活动块23、密封板25、螺杆26、固定块一29、固定块二210、螺纹孔211和干燥剂盛放盒212,配电柜本体1的一端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对应配合的支撑耳21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两个支撑耳21通过转轴一22与活动块23的一端侧面活动连接,活动块23的另一端侧面与密封板25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密封板25的另一端侧面中部与固定块一29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固定块一29的侧面中部与螺杆26的一端侧面螺纹连接,配电柜本体1的另一端侧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一29对应配合的固定块二210,固定块二210的侧面中部开设有与螺杆26对应配合的螺纹孔211,密封板25的侧面下端与干燥剂盛放盒212的侧面固定连接;
28.防漏水密封单元2还包含转盘27,螺杆26的一端端部与转盘27的侧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转动转盘27带动螺杆26转动,转盘27增大了螺杆26的转动半径,使得转动时更加省力。
29.防漏水密封单元2还包含防滑槽28,转盘27的一周侧面等角度均匀开设有五个防滑槽28。防滑槽28防止转动转盘27时手滑。
30.防漏水密封单元2还包含矩形密封条24和矩形密封槽213,密封板25的侧面与矩形密封条24的侧面固定连接,配电柜本体1的侧面开设有与矩形密封条24对应配合的矩形密封槽213。密封板25的侧面与配电柜本体1的侧面接触,使得矩形密封条24进入到矩形密封槽213内,从而增强密封效果。
31.内部结构支撑单元3: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侧面中部;
32.内部结构支撑单元3包含斜向支撑板31和矩形支撑环32,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四角侧面分别与四个对应配合的斜向支撑板31的侧面固定连接,四个斜向支撑板31的侧面中部分别与矩形支撑环32的四角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板31可以支撑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四角,避免其发生变形,矩形支撑环32支撑斜向支撑板31增强其支撑强度。
33.防触电单元4:安装在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侧面一端。
34.防触电单元4包含转轴二41和矩形绝缘板42,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侧面一端通过转轴二41与矩形绝缘板42的一端侧面活动连接。转动矩形绝缘板42,使得矩形绝缘板42绕着转轴二41转动,从而避免人不小心误触内部的电线,避免发生触电危险。
35.配电柜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当需要进行密封时,将干燥剂放入到干燥剂盛放盒212内,转动密封板25,带动活动块23绕着转轴一22转动,当转动到一定程度后,密封板25的侧面与配电柜本体1的侧面接触,密封板25带动固定块一29与固定块二210接触,转动螺杆26,使得螺杆26进入到螺纹孔211内,从而将配电柜本体1进行密封,干燥剂吸收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使得内部保持干燥,支撑耳21用于支撑转轴一22,内部结构支撑单元3用于增强配电柜本体1内部的结构强度,使得其不易发生变形,防触电单元4可以防止人不慎碰到电线,避免触电。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内保护装置的配电柜的工作原理如下:
37.当需要进行密封时,转动矩形绝缘板42,使得矩形绝缘板42绕着转轴二41转动,从而避免人不小心误触内部的电线,避免发生触电危险,将干燥剂放入到干燥剂盛放盒212内,转动密封板25,带动活动块23绕着转轴一22转动,当转动到一定程度后,密封板25的侧面与配电柜本体1的侧面接触,使得矩形密封条24进入到矩形密封槽213内,从而增强密封效果,密封板25带动固定块一29与固定块二210接触,转动转盘27带动螺杆26转动,使得螺杆26进入到螺纹孔211内,从而将配电柜本体1进行密封,干燥剂吸收内部空气中的水分,使得内部保持干燥,斜向支撑板31可以支撑配电柜本体1的内部四角,避免其发生变形,矩形支撑环32支撑斜向支撑板31增强其支撑强度。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