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外壳插头组件。
背景技术:
2.一些电源例如防水电源的外壳上会设置外接插头组件进行外接用,接头通过线缆与电源内部电连接。由于现有电源接头的防水性较差,只能简单地预防雨水,并且安装操作较为繁琐,不利于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外壳插头组件,具有较高的防水效果,并且安装方便。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外壳插头组件,包括插头外壳,所述插头外壳一端设有插接部、另一端设有连接部;所述插接部端面设有与插头外壳内部连通的插接口;所述连接部端面设有与插头外壳内部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前端设有压缩套,所述压缩套内壁设有环周布置且具有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连接口内壁还设有疏水层;所述连接口螺接有用于压紧压缩套的锁紧螺套,所述锁紧螺套连接有活套在插头外壳上的防脱环。
5.本技术方案中;插头外壳一端通过插接部与外接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电源线缆;电缆线缆的插头设置在插头外壳内,通过插接部的插接口与外接设备插接相连后可实现外接供电;电源的线缆从连接口传入插头外壳内与插头电路结构相连;穿入连接口内的线缆通过锁紧螺套进行锁紧,锁紧螺套锁紧后能够压紧压缩套,使压缩套上的各个防脱凸起与线缆紧密接触,从而避免线缆脱落;锁紧螺套通过防脱环连接在插头外壳上,方便安装时利用锁紧螺套进行安装锁紧,并且拆卸后可避免锁紧螺套遗失;不仅方便安装,并且线缆连接的稳定性高,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6.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口截面呈矩形布置,插接口内壁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布置的插接槽,插接口内壁对应两插接槽之间的内侧壁上还设有插接凸台。
7.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与插头外壳之间形成插接阶梯部,所述插接阶梯部嵌装有密封圈。
8.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外壳靠近插接部一侧外侧设有相对布置的外凸部。
9.进一步地,所述插头外壳靠近连接部的一端外周设有环周布置的防脱槽,所述防脱环活套在防脱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套外周设有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各外侧面设有沿锁紧螺套轴向布置的弧形防滑槽,所述防滑槽表面设有防滑纹。
11.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套棱边倒圆角布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头外壳一端通过插接部与外接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部连接电源线缆;穿入连接口内的线缆通过锁紧螺套进行锁紧,锁紧
螺套锁紧后避免线缆脱落;锁紧螺套通过防脱环连接在插头外壳上,方便安装时利用锁紧螺套进行安装锁紧,并且拆卸后可避免锁紧螺套遗失;不仅方便安装,并且线缆连接的稳定性高,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使用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外壳插头组件的结构图1。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外壳插头组件的结构图2。
16.附图标记:插头外壳100、插接部110、插接口111、插接槽112、插接凸台113、插接阶梯部114、连接部120、外凸部130、锁紧螺套200、转动部210、防滑槽211、防脱环300。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外壳插头组件,方便外接设备使用;具体包括插头外壳100,并且插头外壳100一端设有插接部110、另一端设有连接部120;所述插接部110端面设有与插头外壳100内部连通的插接口111;所述连接部120端面设有与插头外壳100内部连通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前端连接有压缩套,所述压缩套内壁设有环周布置且具有弹性的防脱凸起;所述连接口内壁还设有疏水层;所述连接口螺接有用于压紧压缩套的锁紧螺套200,所述锁紧螺套200连接有活套在插头外壳100上的防脱环300。
20.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上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插头外壳100一端通过插接部110与外接设备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部120连接电源线缆;电源线缆的插头结构设置在插头外壳100内,当插接部110的插接口111与外接设备插接相连后可实现外接供电;电源的线缆从连接口传入插头外壳100内与插头电路结构相连;穿入连接口内的线缆通过锁紧螺套200进行锁紧,锁紧螺套200锁紧后能够压紧压缩套,使得压缩套上的各个防脱凸起与线缆紧密接触,从而避免线缆脱落,在疏水层的作用下起到防水作用;锁紧螺套200通过防脱环300连接在插头外壳100上,方便安装时利用锁紧螺套200进行安装锁紧,并且拆卸后可避免锁紧螺套200遗失;不仅方便技术人员高效安装,并且线缆连接的稳定性高,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21.如前所述,插接口111用于插接外部设备,为了提高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插接口111截面呈矩形布置,插接口111内壁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相对布置的插接槽112,插接口111内壁对应两插接槽112之间的侧壁上还设有插接凸台113。插接口111与设备相插接后,可通过插接槽112和插接凸台113与电源插头构成插接适配,一方面起到定位卡
紧作用,提高连接稳定性;另一方便可避免误插导致损坏。此外,插接部110与插头外壳100之间形成插接阶梯部114。插接阶梯部114能够提高连接的严密性,本实施例还在插接阶梯部设有密封圈,从而进一步提高插接的密封性,提高防水性能。本实施例还在插头外壳100靠近插接部110一侧外侧设有相对布置的外凸部130。设置外凸部130能够方便插拔插头外壳100。
22.如前所述,防脱环300活套在插头外壳100上,为了避免防脱环300脱落,在插头外壳100靠近连接部120的一端外周设有环周布置的防脱槽,所述防脱环300活套在防脱槽内。这样,防脱槽一方面可实现防脱环300活动连接,避免对锁紧螺套200转动产生干涉;另一方面活动卡住防脱环300,防止脱落。
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安装时,锁紧螺套200需要螺接在插头外壳100端部,本实施例在锁紧螺套200外周设有转动部210,所述转动部210各外侧面设有沿锁紧螺套200轴向布置的弧形防滑槽211,所述防滑槽211表面设有防滑纹;并且锁紧螺套200棱边倒圆角布置。这样,设置多边形转动部210方便转动锁紧螺套200,转动更加省力;设置防滑槽211和防滑纹则能够避免转动时发生滑脱,方便技术人员操作。
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