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
背景技术:
2.针刀是由朱汉章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发明,立足于传统针灸理论,结合现代外科医学,将西医的开放性手术刀和中医的针刺疗法相结合,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不需要长行切口,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通过运用弓弦网眼理论、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经筋理论等针刀医学基本理论辩证选点,以调刀、控刀等针刀手法松解病灶点以达到闭合条件下刺激、松解、切割、剥离病灶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但目前广大针刀从业者针刀操作手法各异,临床疗效不一,针刀诊疗技术操作尚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因此,形成统一的、可量化的针刀刺激强度是影响针刀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因素。
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筋膜刀:
4.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长度不同的原因,现有的筋膜刀无法调节长度。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存在无法调节使用长度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0.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刀盒和刀体,所述刀盒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手凹槽,所述刀体上设置有拉块,所述刀体上开设有与拉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拉块的一侧固定有插块,所述刀盒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块上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刀盒上开设有滑槽。
11.优选的,多个所述手凹槽的内壁均固定有海绵体。
12.优选的,所述刀体上设置有刻度。
13.优选的,所述刀盒的一侧固定有电源,所述刀盒的内壁转动有卷线柱,所述刀体的底部固定有水平高速马达、压力传感器和主控器,所述水平高速马达、压力传感器、主控器和电源的之间军连接有导线。
14.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手凹槽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插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
17.(1)通过在刀体上设置的拉块和插块,刀盒上开设的插槽,可以调节刀体的使用长度并进行限位防止滑动。
18.(2)通过在刀盒上开设的手凹槽,便于使用人员的手持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通孔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的插块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刀盒1,刀体2,刻度3,滑槽4,拉块5,插块6,防滑垫7,插槽8,通孔9,电源10,水平高速马达11,压力传感器12,主控器13,手凹槽14,海绵体1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刀盒1和刀体2,刀盒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手凹槽14,刀体2上设置有拉块5,刀体2上开设有与拉块5相适配的通孔9,拉块5的一侧固定有插块6,刀盒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与插块6相适配的插槽8,插块6上固定有防滑垫7,刀盒1上开设有滑槽4;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手凹槽14的内壁均固定有海绵体15,通过海绵体15,加强使用人员手指的防滑性能;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刀体2上设置有刻度3,通过刻度3,便于查看使用的长度;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刀盒1的一侧固定有电源10,刀盒1的内壁转动有卷线柱,刀体2的底部固定有水平高速马达11、压力传感器12和主控器13,水平高速马达11、压力传感器12、主控器13和电源10的之间军连接有导线;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多个手凹槽14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插块6与滑槽4滑动连接。
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时,如图1-4所示,手捏着拉块5将插块6拉出插槽8,然后滑动拉块5调节刀体2的长度,然后按压拉块5,将插块6插进插槽8内,防滑垫7加强插块6的防滑性,然后时使用人员的手放进手凹槽14,将刀体2扎进肉体时,通过电源10和主控器13开启水平高速马达11进行高速振动放松肌肉,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
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刀盒(1)和刀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盒(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手凹槽(14),所述刀体(2)上设置有拉块(5),所述刀体(2)上开设有与拉块(5)相适配的通孔(9),所述拉块(5)的一侧固定有插块(6),所述刀盒(1)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与插块(6)相适配的插槽(8),所述插块(6)上固定有防滑垫(7),所述刀盒(1)上开设有滑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凹槽(14)的内壁均固定有海绵体(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2)上设置有刻度(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盒(1)的一侧固定有电源(10),所述刀盒(1)的内壁转动有卷线柱,所述刀体(2)的底部固定有水平高速马达(11)、压力传感器(12)和主控器(13),所述水平高速马达(11)、压力传感器(12)、主控器(13)和电源(10)之间均连接有导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手凹槽(14)两两之间距离相等,所述插块(6)与滑槽(4)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包括刀盒和刀体,所述刀盒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手凹槽,所述刀体上设置有拉块,所述刀体上开设有与拉块相适配的通孔,所述拉块的一侧固定有插块,所述刀盒上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所述插块上固定有防滑垫,所述刀盒上开设有滑槽。该手持高频筋膜针刀装置,通过在刀体上设置的拉块和插块,刀盒上开设的插槽,可以调节刀体的使用长度并进行限位防止滑动。可以调节刀体的使用长度并进行限位防止滑动。可以调节刀体的使用长度并进行限位防止滑动。
技术研发人员:黄韩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澳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