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设施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水泥管是用水泥跟钢筋为材料,运用电线杆离心力的原理制造的一种预置管道,一般用于城镇的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管道、可作业自来水、电力电讯、燃气势力等需要在地下铺设管线的外套管或高速公路纵向、横向排水及透水。
3.由于较长的水泥管不便于运输,因此现在大部分都使用的都是较短的水泥管连接组装到需要的长度,传统的水泥管在连接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套圈将两个水泥管套接,然后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存在较多的缺点:一是在对两个水泥管的安装和拆卸时,需要多次旋转螺栓,导致费时费力;二是仅仅通过套圈对其进行固定,缺乏相应的密封措施,使得两个水泥管之间的连接处密封性较差,从而导致水泥管内部的水和外界物交换,造成污染。
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管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管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水泥管连接结构,包括水泥管本体一,所述水泥管本体一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和多个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所述固定架通过卡槽卡接有水泥管本体二,所述水泥管本体二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下端固定连接有棘爪,所述滑板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后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工作时,通过将水泥管本体二插接在套接部内部,使得水泥管本体二对棘爪进行挤压,并且克服弹簧一的弹力,使得滑板在导向块和导向柱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滑板向上移动,随着水泥管本体二的继续插接,使得棘爪二卡接在卡槽内部,此时滑板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着棘爪的下移,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的卡接固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接部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且加强块的形状呈三棱柱状,工作时,通过使用形状呈三棱柱形状的加强块,利用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从而增加了固定架和套接部之间的紧固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拆卸机构包括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固定连接有尼龙绳,所述齿条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内部固
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工作时,通过转动把手,使得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蜗轮进行转动,蜗轮的转动又带动着转动柱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随之进行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着齿条在导向套内部滑动,进而带动着尼龙绳的移动,并且对滑板进行拉动,使得棘爪脱离对卡槽的卡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接部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蜗杆发生转动,蜗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与之啮合的涡轮进行转动,由于蜗杆在带动着涡轮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啮合力,蜗杆和涡轮始终处于啮合状态,通过支撑块的使用,不仅对蜗杆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还使得蜗杆在工作时只发生转动而不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涡轮蜗杆可以平稳的进行传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的表面包括有橡胶层,且橡胶层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纹,工作时,通过在把手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并且设有多个条纹,增加了手和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手握把手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起到防滑的效果,此外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可以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感。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有密封套二,所述密封套二内部套接有密封套一,工作时,当棘爪卡接在卡槽内部,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的连接之后,此时密封套二的左部套接在密封套一内部,并且使得密封套一的右侧端紧密贴合在密封套二的左端面上,从而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和水泥管本体一的密封处理。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接部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且弹簧二位于密封套二和水泥管本体二之间,工作时,在将水泥管本体二插接在套接部内部时,使得棘爪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的固定,此时通过弹簧二的设置,对水泥管本体二和套接部之间产生一定的推力,从而提高棘爪对卡槽的卡接效果。
15.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通过将水泥管本体二插接在套接部内部,使得水泥管本体二对棘爪进行挤压,并且克服弹簧一的弹力,使得滑板在导向块和导向柱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滑板向上移动,随着水泥管本体二的继续插接,使得棘爪二卡接在卡槽内部,此时滑板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着棘爪的下移,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的卡接固定,从而实现对水泥管本体一和水泥管本体二的快速连接固定;反之在对水泥管本体一和水泥管本体二进行拆卸时,通过转动把手,使得蜗杆进行转动,蜗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蜗轮进行转动,蜗轮的转动又带动着转动柱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随之进行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着齿条在导向套内部滑动,进而带动着尼龙绳的移动,并且对滑板进行拉动,使得棘爪脱离对卡槽的卡接,即解除水泥管本体一和水泥管本体二的连接,解决了传统在对水泥管本体一和水泥管本体二进行连接或者拆卸时费时费力的问题,达到了使用高效便捷的效果。
18.2、当棘爪卡接在卡槽内部,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的连接之后,此时密封套二的左部套接在密封套一内部,并且使得密封套一的右侧端紧密贴合在密封套二的左端面上,从而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和水泥管本体一的密封处理,解决了传统水泥管本体一和水泥管本体二在连接时密封性差的问题,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水泥管本体一,2-水泥管本体二,3-套接部,4-固定机构,401-固定架,402-弹簧一,403-滑板,404-棘爪,405-导向块,406-导向柱,5-拆卸机构,501-导向套,502-齿条,503-尼龙绳,504-齿轮,505-转动柱,506-蜗轮,507-蜗杆,508-把手,6-固定箱,7-密封机构,701-密封套一,702-密封套二,8-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泥管连接结构,包括水泥管本体一1,水泥管本体一1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套接部3,套接部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和多个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上端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5,固定架401通过卡槽8卡接有水泥管本体二2,水泥管本体二2左侧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机构7。
27.其中,固定机构4包括有固定架401,固定架401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一402,弹簧一402下端固定连接有滑板403,滑板403下端固定连接有棘爪404,滑板403侧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405,导向块405后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06,工作时,通过将水泥管本体二2插接在套接部3内部,使得水泥管本体二2对棘爪404进行挤压,并且克服弹簧一402的弹力,使得滑板403在导向块405和导向柱406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滑板403向上移动,随着水泥管本体二2的继续插接,使得棘爪404二卡接在卡槽8内部,此时滑板403在弹簧一402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着棘爪404的下移,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的卡接固定。套接部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块,加强块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401,且加强块的形状呈三棱柱状,工作时,通过使用形状呈三棱柱形状的加强块,利用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从而增加了固定架401和套接部3之间的紧固性。拆卸机构5包括有导向套501,导向套501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502,齿条502下端固定连接有尼龙绳503,齿条502啮合有齿轮504,齿轮504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05,转动柱505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506,蜗轮506啮合有蜗杆507,蜗杆507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508,工作时,通过转动把手508,使得蜗杆507进行转动,蜗杆50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蜗轮506进行转动,蜗轮506的转动又带动着转动柱505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504随之进行转动,齿轮504的转动带动着齿条502在导向套501内部滑动,进而带动着尼龙绳503的移动,并且对滑板403进行拉动,使得棘爪404脱离对卡槽8的卡接。
28.套接部3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507,工作时,通过启动电机使得蜗杆507发生转动,蜗杆50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与之啮合的涡轮进行转动,由于蜗杆507在带动着涡轮进行转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啮合力,蜗杆507和涡轮始终
处于啮合状态,通过支撑块的使用,不仅对蜗杆507起到了支撑的作用,还使得蜗杆507在工作时只发生转动而不进行移动,进而使得涡轮蜗杆507可以平稳的进行传动。把手508的表面包括有橡胶层,且橡胶层表面开设有多个条形纹,工作时,通过在把手508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并且设有多个条纹,增加了手和把手508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手握把手508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起到防滑的效果,此外由于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还可以增加了使用者在使用时的舒适感。密封机构7包括有密封套二702,密封套二702内部套接有密封套一701,工作时,当棘爪404卡接在卡槽8内部,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的连接之后,此时密封套二702的左部套接在密封套一701内部,并且使得密封套一701的右侧端紧密贴合在密封套二702的左端面上,从而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和水泥管本体一1的密封处理。套接部3右侧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且弹簧二位于密封套二702和水泥管本体二2之间,工作时,在将水泥管本体二2插接在套接部3内部时,使得棘爪404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的固定,此时通过弹簧二的设置,对水泥管本体二2和套接部3之间产生一定的推力,从而提高棘爪404对卡槽8的卡接效果。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对水泥管本体一1和水泥管本体二2进行连接固定,通过将水泥管本体二2插接在套接部3内部,使得水泥管本体二2对棘爪404进行挤压,并且克服弹簧一402的弹力,使得滑板403在导向块405和导向柱406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滑板403向上移动,随着水泥管本体二2的继续插接,使得棘爪404二卡接在卡槽8内部,此时滑板403在弹簧一402的弹力作用下移带动着棘爪404的下移,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的卡接固定,从而实现对水泥管本体一1和水泥管本体二2的快速连接固定;当需要对水泥管本体一1和水泥管本体二2进行拆卸时,通过转动把手508,使得蜗杆507进行转动,蜗杆507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着蜗轮506进行转动,蜗轮506的转动又带动着转动柱505发生转动,从而使得齿轮504随之进行转动,齿轮504的转动带动着齿条502在导向套501内部滑动,进而带动着尼龙绳503的移动,并且对滑板403进行拉动,使得棘爪404脱离对卡槽8的卡接,即解除水泥管本体一1和水泥管本体二2的连接,完成对其拆卸;此外,当棘爪404卡接在卡槽8内部,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的连接之后,此时密封套二702的左部套接在密封套一701内部,并且使得密封套一701的右侧端紧密贴合在密封套二702的左端面上,从而完成对水泥管本体二2和水泥管本体一1的密封处理,进而提高装置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