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的竹壳粉碎设备。
背景技术:
2.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
3.竹原纤维无纺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竹壳,竹原纤维无纺布在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竹壳,现有技术中的竹壳粉碎设备大多仅能够实现一次粉碎,粉碎的质量和效果较差,实用性受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用于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的竹壳粉碎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的竹壳粉碎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升粉碎的质量和效果,实用性极强,且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便于拆分,从而利于实现各部件的收纳和检修,利于操作。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的竹壳粉碎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正面可拆卸安装有封板,所述本体的下端面可拆卸安装有底板,所述本体的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承接槽,所述本体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本体上端面中心处安装有料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封板的内端面开设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的尺寸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本体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块尺寸相适配的安装槽,连接块安装在有安装槽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为工字型结构,且对称设置有四个。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粉碎机构包括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输出端通过限位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粉碎杆,所述粉碎杆设置有多个,右侧所述限位板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左侧所述限位板外端面中心开设有沉孔,所述驱动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尺寸与沉孔的尺寸相适配,右侧所述限位板外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径与轴承的内径相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粉碎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
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转杆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粉碎柱,且所述粉碎柱设置有多个。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盘外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电机轴的内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定位块安装在定位孔内。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能够有效地提升竹壳的粉碎效果,进而能够保证实际的粉碎质量,且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外接同一控制器,保证第一粉碎机构和第二粉碎机构工作的同步性,便于操作;
15.2、本方案中各部件之间连接简单,便于拆装,利于拆分,从而便于实现各部件的检修,以及利于实现各部件的收纳,实用性极强,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本体的立体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粉碎机构的立体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粉碎机构的立体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其中:1、本体;2、封板;3、底板;4、支脚;5、第一粉碎机构;51、驱动机;52、驱动轴;53、转轴;54、限位板;55、粉碎杆;56、轴承;6、第二粉碎机构;61、电机;62、电机轴;63、第一转盘;64、转杆;65、第二转盘;66、粉碎柱;7、承接槽;8、排气口;9、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3.实施例:
24.如图1-5所示,用于竹原纤维无纺布生产的竹壳粉碎设备,包括本体1,本体1的正面可拆卸安装有封板2,本体1的下端面可拆卸安装有底板3,本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安装有第一粉碎机构5和第二粉碎机构6,本体1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承接槽7,本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排气口8,本体1上端面中心处安装有料斗9;
25.通过拆卸封板2便于对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且在封板2的作用下能够保证本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在底板3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本体1的工作稳定性,且便于拆装,通过设置第一粉碎机构5和第二粉碎机构6能够有效地提升竹壳的粉碎效果,进而能够保证实际的粉碎质量,且第一粉碎机构5和第二粉碎机构6外接同一控制器,保证第一粉碎机构5和第二粉碎
机构6工作的同步性,便于操作,通过设置承接槽7能够对完成粉碎的竹壳进行收集,且本体1与承接槽7的相交处开设有滑槽,承接槽7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形成滑动连接,便于实现承接槽7与本体1的拆分,利于操作,实用性极强,通过设置排气口8能够将本体1粉碎的灰尘排出本体1,通过设置料斗9便于往本体1的内部注入原料。
26.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凸块,封板2的内端面开设有凹槽,凸块与凹槽的尺寸相适配;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能够保证封板2与本体1的连接稳定性,在封板2的作用下能够保证本体1内部的密封效果,且便于实现封板2与本体1的拆分。
27.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底板3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连接块尺寸相适配的安装槽,连接块安装在有安装槽内;通过连接块与安装槽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本体1与底板3的连接稳定性,且便于实现底板3与本体1的拆分,进而便于实现组合安装。
28.在其他实施例中,底板3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支脚4,支脚4为工字型结构,且对称设置有四个;通过设置支脚4能够保证底板3的安装稳定性,从而能够保证本体1的安装稳定性,进而能够保证实际的使用效果。
29.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粉碎机构5包括驱动机51,驱动机51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驱动轴52,驱动轴52的输出端通过限位板54转动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粉碎杆55,粉碎杆55设置有多个,右侧限位板54的右端转动连接有轴承56;启动驱动机51能够带动驱动轴52转动,在驱动轴52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粉碎杆55转动,从而能够实现竹壳的初步粉碎,在驱动轴52和轴承56的作用下能够保证转轴53的安装稳固性,使其不会发生脱落,进而能够保证实际的使用效果。
30.在其他实施例中,左侧限位板54外端面中心开设有沉孔,驱动轴52的内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尺寸与沉孔的尺寸相适配,右侧限位板54外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径与轴承56的内径相适配;通过连接块与沉孔的配合以及连接柱与轴承56的配合能够实现第一粉碎机构5的工作稳定性,且在不使用时,便于实现拆装。
3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粉碎机构6包括电机61,电机6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轴62,电机轴62的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转盘63,第一转盘63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转杆64,转杆64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65,转杆64的圆周表面固定安装有粉碎柱66,且粉碎柱66设置有多个;
32.启动电机61能够带动电机轴62转动,在电机轴62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转盘63、转杆64、第二转盘65和粉碎柱66转动,进而能够设置竹壳的二次粉碎,进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竹壳的粉碎效果,提升粉碎的质量,实用性极强。
3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盘63外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定位孔,电机轴62的内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定位块安装在定位孔内;通过定位块与定位孔的配合能够保证电机轴62的工作稳定性,且便于实现电机轴62与第一转盘63的拆分。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
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