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肾内科护理用多功能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9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肾内科护理用多功能床。


背景技术:

2.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3.肾脏病的患者体质非常虚弱,这也使得患者在夜间由于肾病,身体虚弱等原因,来不及起身上厕所,导致尿液会沾染在病床的被褥上,并且医护人员在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由于患者的体质虚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进行支撑,这会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程度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肾内科护理用多功能床。
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肾内科护理用多功能床,包括有床体,床体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调节部,床体的床头板靠向调节部的一侧安装有支撑调节部的支撑部,床体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垂直床体的导尿部,床体的底部竖直安装有传送部,且传送部为导尿部提供支撑力。
7.优选的,调节部包括有通槽,通槽开设贯穿在床体的顶部一侧,通槽的内测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转动板,且转动板的两端通过法兰轴承安装在通槽内测。
8.优选的,支撑部包括有开槽,开槽开设在床体床头板靠向调节部的一侧,开槽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且转动板的底部等距阵列有与支撑板配合的卡孔。
9.优选的,床体的顶部中心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含有配合在沉孔内部的进尿盒,且进尿盒的顶部密封配合连接有密封盖。
10.优选的,导尿部还包括有弹性橡胶垫,弹性橡胶垫安装在床体的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弹性橡胶垫的一侧紧贴于进尿盒的一端。
11.优选的,导尿部还包括有伸缩管,伸缩管为可伸缩的,伸缩管可拆卸的安装在进尿盒底部,且伸缩管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箱。
12.优选的,传送部包括有滑槽,滑槽开设在床体的一侧,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滑动支撑架。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调整患者的靠立位置时只需要医护人员对转动板施加拉力使得转动板通过法兰轴承进行转动,直至转动至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为止。
15.2.本实用新型在转动板调节结束后,医护人员通过对支撑板施加拉力使得支撑板以固定杆为轴线逆时针进行转动,当支撑板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与卡孔进行配合从而支撑
固定转动板,通过支撑板与不同位置的卡孔配合可以支撑固定转动板的角度。
16.3.本实用新型在患者夜晚来不及起身小便时,可以通过将密封盖分离进尿盒,然后再将小便通过进尿盒进行收集。
17.4.本实用新型在需要分离进尿盒时,患者只需要将双手挤压弹性橡胶垫即可压缩弹性橡胶垫从而抓住进尿盒两边,此时向外施加拉力即可将进尿盒与床体分离,便于患者的随意小便。
18.5.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尿盒对患者小便进行收集后,通过设置的伸缩管可以将小便运输至收集箱进行存储,并且通过设置的伸缩管可以进行伸缩使得患者可以随意调节进尿盒的位置以便于不同患者在不同位置进行小便。
19.6.本实用新型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滑动滑动支撑架将收集箱随着滑动支撑架沿着滑槽的方向进行移动对收集箱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转动后的立体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转动板与支撑板连接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尿部的立体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伸缩管伸长状态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进尿盒与密封盖的分离图。
26.图中标号为:
27.1-床体;
28.2-调节部;2a-通槽;2b-转动板;
29.3-支撑部;3a-开槽;3b-固定杆;3c-支撑板;3d-卡孔;
30.4-导尿部;4a-收集机构;4a1-进尿盒;4a2-密封盖;4b-弹性橡胶垫;4c-伸缩管;4d-收集箱;
31.5-传送部;5a-滑槽;5b-滑动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3.参考图1-6所示:
34.一种肾内科护理用多功能床,包括有床体1,床体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可转动的调节部2,床体1的床头板靠向调节部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调节部2的支撑部3,床体1的底部中心处安装有垂直床体1的导尿部4,床体1的底部竖直安装有传送部5,且传送部5为导尿部4提供支撑力。
35.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需要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由于患者的体质虚弱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进行支撑,这会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程度加大,所以通过调节部2的转动调节使得患者可以靠在调节部2上调整位置,然后通过支撑部3对调节部2进行支撑固定,使得医护人员检查患者身体时较为简便,在夜晚睡觉时,由于患者的
身体较弱无法及时小便,此时患者可以通过导尿部4进行小便,然后医护人员通过传送部5可以处理导尿部4储存的小便。
36.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可以调节患者的位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3所示:
37.调节部2包括有通槽2a,通槽2a开设贯穿在床体1的顶部一侧,通槽2a的内测设置有水平放置的转动板2b,且转动板2b的两端通过法兰轴承安装在通槽2a内测。
38.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需要调整患者的靠立位置时只需要医护人员对转动板2b施加拉力使得转动板2b通过法兰轴承进行转动,直至转动至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为止。
39.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支撑固定调节后的2a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2和图3所示:
40.支撑部3包括有开槽3a,开槽3a开设在床体1床头板靠向调节部2的一侧,开槽3a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3b,固定杆3b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支撑板3c,且转动板2b的底部等距阵列有与支撑板3c配合的卡孔3d。
41.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转动板2b调节结束后,医护人员通过对支撑板3c施加拉力使得支撑板3c以固定杆3b为轴线逆时针进行转动,当支撑板3c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与卡孔3d进行配合从而支撑固定转动板2b,通过支撑板3c与不同位置的卡孔3d配合可以支撑固定转动板2b的角度。
42.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可以使得患者可以随时进行小便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4-6所示:
43.床体1的顶部中心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机构4a,收集机构4a包含有配合在沉孔内部的进尿盒4a1,且进尿盒4a1的顶部密封配合连接有密封盖4a2。
4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患者夜晚来不及起身小便时,可以通过将密封盖4a2分离进尿盒4a1,然后再将小便通过进尿盒4a1进行收集。
45.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便于将进尿盒4a1从床体1顶部分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4-6所示:
46.导尿部4还包括有弹性橡胶垫4b,弹性橡胶垫4b安装在床体1的顶部开设的凹槽内,且弹性橡胶垫4b的一侧紧贴于进尿盒4a1的一端。
47.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需要分离进尿盒4a1时,患者只需要将双手挤压弹性橡胶垫4b即可压缩弹性橡胶垫4b从而抓住进尿盒4a1两边,此时向外施加拉力即可将进尿盒4a1与床体1分离,便于患者的随意小便。
48.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将进尿盒4a1收集的小便进行储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4-6所示:
49.导尿部4还包括有伸缩管4c,伸缩管4c为可伸缩的,伸缩管4c可拆卸的安装在进尿盒4a1底部,且伸缩管4c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收集箱4d。
5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通过进尿盒4a1对患者小便进行收集后,通过设置的伸缩管4c可以将小便运输至收集箱4d进行存储,并且通过设置的伸缩管4c可以进行伸缩使得患者可以随意调节进尿盒4a1的位置以便于不同患者进行小便。
51.进一步的,本技术为了可以对收集箱4d内部的小便进行处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
52.传送部5包括有滑槽5a,滑槽5a开设在床体1的一侧,且滑槽5a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竖直向下的滑动支撑架5b。
53.基于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在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通过滑动滑动支撑架5b将收集箱4d随着滑动支撑架5b沿着滑槽5a的方向进行移动对收集箱4d进行处理。
5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