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2.慢性病已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病患者需要的是几乎持续终生的医学照顾,这恰与全科医学的服务模式相合,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验证了全科医生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性,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如团队支持、设备支持、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有了诸多探索,初步建立了居民契约式的服务关系,全科医生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对人的整体健康管理,因此全科医学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应能有所作为,慢性病需要长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
3.在对慢性病患者进行病情记录时,一般使用电脑与手写两种记录,这样能够更好的保存数据,避免记录数据的丢失,目前在进行手写记录时,医生需要单独拿取记录纸记录,浪费时间,在记录完毕后,需要存放在每位病人单独的记录盒内保存,这些记录盒不便于整理保存,容易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包括竖直向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置物槽且若干个所述置物槽的内部均活动穿插有记录盒,所述记录盒宽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一,所述记录盒的顶侧开设有开口二,所述记录盒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沿所述记录盒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记录盒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记录板,所述记录板一侧的两端上均固定有安装杆且两个所述安装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记录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纸张的固定组件。
7.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记录板一侧的装置杆,所述装置杆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一,所述装置杆上活动套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块一之间设置有活动套设在所述装置杆上的弹簧一。
8.优选的,所述压板上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所述固定组件分别靠近所述记录板一侧的四个拐角。
9.优选的,所述记录盒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块二,两个所述限位块二位于同一平面。
10.优选的,所述记录盒远离开口一的一侧上设置有拉把与标签盒。
11.优选的,所述记录盒远离开口一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圆柱杆,所述箱体的一侧开
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卡槽且两个所述圆柱杆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卡槽的内部,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同一个所述卡槽上下两侧相连通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与相对应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二,两个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均贯穿至所述卡槽的内部且两个所述弧形块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圆柱杆的直径。
12.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主要包括竖直向设置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置物槽且若干个所述置物槽的内部均活动穿插有记录盒,所述记录盒宽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一,所述记录盒的顶侧开设有开口二,所述记录盒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沿所述记录盒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记录盒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记录板,所述记录板一侧的两端上均固定有安装杆且两个所述安装杆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记录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纸张的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生根据患者的信息将相对应的记录盒取出,通过翻转记录板,使固定组件原先夹持的记录纸朝上,在固定组件上固定新的记录纸,并进行记录,记录完毕直接翻转记录板,使记录纸位于记录盒的内部,最后将记录盒插设在箱体内,进行保存,使用效果好,数据记录效率高,并且便于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保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方向的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记录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背视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c-c方向的剖视图。
21.图1-图7中:
22.1、箱体;2、记录盒;3、记录板;4、固定组件;11、置物槽;12、卡槽;13、凹槽;14、弧形块;15、弹簧二;21、安装槽;22、限位块二;23、拉把;24、标签盒;25、圆柱杆;31、安装杆;41、装置杆;42、限位块一;43、压板;44、弹簧一;45、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医生根据患者的信息将相对应的记录盒取出,通过翻转记录板,使固定组件原先夹持的记录纸朝上,在固定组件上固定新的记录纸,并进行记录,记录完毕直接翻转记录板,使记录纸位于记录盒的内部,最后将记录盒插设在箱体内,进行保存,使用效果好,数据
记录效率高,并且便于对记录后的数据进行保存,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24.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25.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全科慢病管理用信息记录装置,请参阅图1-图7;主要包括竖直向设置的箱体1,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置物槽11且若干个置物槽11的内部均活动穿插有记录盒2,若干个记录盒2用于分类存放每一个患者的病情信息,置物槽11的底侧开设有滑槽,记录盒2滑动安装在滑槽上,记录盒2宽度方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一,记录盒2的顶侧开设有开口二,开口一与开口二位于相邻的两侧且相连通,记录盒2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沿记录盒2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安装槽21,两个安装槽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记录盒2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相适配的记录板3,记录板3一侧的两端上均固定有安装杆31且两个安装杆31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安装槽21的内部,记录板3的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纸张的固定组件4,该装置在使用时,因为患有慢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检查,因此在对患者病情记录时,将相对应的记录盒2从箱体1内抽出,通过拉动记录板3,使安装杆31移动至安装槽21的另一端,此时将记录板3翻转一百八十度,能够将记录板3带有固定组件4的一面翻到上方,接着在记录板3上增加新的记录纸,通过固定组件4固定,并记录病情信息,记录完毕后,将记录板3翻转一百八十度,接着移动记录板3,使安装杆31与安装槽21的一端抵触,能够使记录纸翻转到记录盒2的内部,进行储存,并且通过固定组件4的固定,避免的散乱,最后将记录盒2插入箱体1的内部。
26.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和图6,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在记录板3一侧的装置杆41,装置杆41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块一42,装置杆41上活动套设有压板43,压板43与限位块一42之间设置有活动套设在装置杆41上的弹簧一44,压板43上固定有拉杆45,拉杆45上设置有防滑纹,在固定记录纸时,拉动拉杆45,将压板43拉起,弹簧一44产生更大的弹力,将记录纸放置在压板43与记录板3之间,松掉拉杆45,在弹簧一44的弹力下,压板43会将记录纸紧紧的压在记录板3上,固定组件4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组件4分别靠近记录板3一侧的四个拐角,四个固定组件4的固定效果更好,在固定时,固定记录纸的四个角,更加稳定。
27.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记录盒2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置有限位块二22,两个限位块二22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在翻转记录板3时,能够使记录板3保持水平,便于书写记录信息。
28.请参阅图2和图6,记录盒2远离开口一的一侧上设置有拉把23与标签盒24,拉把23的设置,便于将记录盒2从箱体1内拉出,标签盒24上设置标签,便于查找。
29.更加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插设在置物槽11内部的记录盒2滑出,记录盒2远离开口一一侧的两端均安装有圆柱杆25,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卡槽12且两个圆柱杆25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卡槽12的内部,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分别与同一个卡槽12上下两侧相连通的凹槽13,两个凹槽13的内部均活动安装有弧形块14,弧形块14与相对应凹槽13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二15,两个弧形块14的一侧均贯穿至卡槽12的内部且两个弧形块14之间的间隙小于圆柱杆25的直径,当记录盒2插设在置物槽11内时,记录盒2一侧两端的圆柱杆25移动至卡槽12内,接着与弧形块14接触,在力的作用下,圆柱杆25抵触弧形块14,弧形块14移动至凹槽13的内部,弹簧二15被压缩,产生弹力,当圆柱杆25移动至弧形块14的另一侧时,在弹簧二15的弹力下,弧形块14移动至卡槽12内,对圆柱杆25进行限位,保证记
录盒2的稳定,当记录盒2需要取出时,用力拉动拉把23即可。
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