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用输送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204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用输送泵。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灌装系统是将待灌装的瓶放置在转盘上,然后在转盘上方对瓶子进行灌装,而在灌装时,需要将待灌装的产品(如口服液等)从其他盛放的容器里泵出并分配泵送,对于微量的瓶体,需要泵送至灌装针,灌装针下方放置待灌装的瓶子,目前灌装设备难点在于进料,进料后还需要灌装,而由于有时候一次进料的料很少,这样在进料后需要进行灌装,此时需要不停的切换进料和出料,同时还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完成切换,灌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灌装用输送泵,提高灌装输送效率。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灌装用输送泵,包括针架固定板,芯轴固定座穿过针架固定板,转轴安装在芯轴固定座上,转轴的底部与芯轴连接,转轴的顶部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与齿条啮合,齿条的后端安装在齿条安装条上,齿条安装条滑动安装在齿条固定座上,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转轴上,齿轮转轴的下端安装在基座上,基座的顶部安装在针架固定板的下端面一侧,针架固定板下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支柱,芯轴的外侧安装泵体,泵体的下端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底部套在泵基座上,连接块的底部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底部与丝杠连接,丝杠安装在丝杠安装座上,丝杠的底部安装在驱动电机一上,齿轮转轴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二连接,泵体上设有灌装口和进液口。
5.进一步的,连接块顶部设有2个连接子块一,泵体的底部与连接子块二连接,连接子块二的下端卡在2个连接子块一之间,连接子块一和连接子块二通过固定连接轴连接。
6.进一步的,连接子块二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槽型结构,上部的顶部和其中一个侧面为开口结构,泵体的底部安装在连接子块二的上部,泵体与连接子块二通过清洗螺钉连接,清洗螺栓水平设置。
7.进一步的,泵基座的底部外圈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上端面。
8.进一步的,丝杠安装座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下端面。
9.进一步的,灌装口和进液口的夹角为180度。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罩,针架固定板的四角设置有固定罩支柱,固定罩安装在固定罩支柱上。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万向节罩和万向节罩固定座,万向节罩固定座安装在针架固定板的下端面,万向节罩安装在万向节罩固定座的下端,芯轴固定座的下端位于万向节罩内。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先驱动丝杠带动泵体和芯轴下降,然后利用齿轮齿条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芯轴转动,而泵体不转动,这样可以转动芯轴的进液槽与泵体外侧的进液口对准,当灌装完设定量的液体后,齿轮齿条反转,使得芯轴的进液槽与灌装口对准,然后丝
杠转动,驱动泵体和芯轴向上移动,使芯轴进液槽内的液体通过灌装口流向灌装针管,再进入到灌装针管下方的瓶子内,完成输送泵的灌装工序。
13.此处的泵体通过电机一驱动旋转,泵体可以是陶瓷泵,电机一和旋转式陶瓷泵,都是为了达到灌装液体的精度。目前在微量灌装时灌装的精度是难题,本实用新型保证灌装物料时灌装量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灌装用输送泵,包括针架固定板1,芯轴固定座2穿过针架固定板1,转轴3安装在芯轴固定座2上,转轴3的底部与芯轴4连接,转轴3的顶部安装从动齿轮5,从动齿轮5和主动齿轮6均与齿条7啮合,齿条7的后端安装在齿条安装条8上,齿条安装条8滑动安装在齿条固定座9上,主动齿轮6安装在齿轮转轴10上,齿轮转轴10的下端安装在基座11上,基座11的顶部安装在针架固定板1的下端面一侧,针架固定板1下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支柱12,芯轴4的外侧安装泵体13,泵体13的下端与连接块14连接,连接块14的底部套在泵基座15上,连接块14的底部与驱动轴16连接,驱动轴16的底部与丝杠17连接,丝杠17安装在丝杠安装座18上,丝杠17的底部安装在驱动电机一19上,齿轮转轴10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二20连接,泵体13上设有灌装口21和进液口22。
20.驱动电机二驱动齿轮转轴10转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6驱动齿条7移动,齿条7驱动从动齿轮5转动,从动齿轮5带动转轴3转动,转轴带动芯轴4转动,而位于芯轴外部的泵体则不转动。驱动电机一19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驱动轴16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泵体上下移动。
2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块14顶部设有2个连接子块一23,泵体13的底部与连接子块二24连接,连接子块二24的下端卡在2个连接子块一23之间,连接子块一23和连接子块二24通过固定连接轴25连接。
2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子块二24包括上部241和下部242,下部242为长方体,上部241为槽型结构,上部241的顶部和其中一个侧面为开口结构,泵体的底部安装在连接子块二的上部,泵体与连接子块二通过清洗螺钉26连接,清洗螺栓26水平设置。连接块可拆卸,当拆除清洗螺栓和固定连接轴后,连接块和泵体可分离,方便清洗泵体。
2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泵基座15的底部外圈设有固定环151,固定环151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上端面。图中固定平台未画出,固定平台位于固定环151和丝杠安装座18之
间。
2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丝杠安装座18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下端面。
2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灌装口21和进液口22的夹角为180度。
2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罩27,针架固定板1的四角设置有固定罩支柱28,固定罩27安装在固定罩支柱28上。固定罩起到保护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作用。
2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万向节罩29和万向节罩固定座30,万向节罩固定座30安装在针架固定板1的下端面,万向节罩29安装在万向节罩固定座30的下端,芯轴固定座的下端位于万向节罩内。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架固定板,芯轴固定座穿过针架固定板,转轴安装在芯轴固定座上,转轴的底部与芯轴连接,转轴的顶部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与齿条啮合,齿条的后端安装在齿条安装条上,齿条安装条滑动安装在齿条固定座上,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转轴上,齿轮转轴的下端安装在基座上,基座的顶部安装在针架固定板的下端面一侧,针架固定板下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支柱,芯轴的外侧安装泵体,泵体的下端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底部套在泵基座上,连接块的底部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底部与丝杠连接,丝杠安装在丝杠安装座上,丝杠的底部安装在驱动电机一上,齿轮转轴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二连接,泵体上设有灌装口和进液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连接块顶部设有2个连接子块一,泵体的底部与连接子块二连接,连接子块二的下端卡在2个连接子块一之间,连接子块一和连接子块二通过固定连接轴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连接子块二包括上部和下部,下部为长方体,上部为槽型结构,上部的顶部和其中一个侧面为开口结构,泵体的底部安装在连接子块二的上部,泵体与连接子块二通过清洗螺钉连接,清洗螺栓水平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泵基座的底部外圈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上端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丝杠安装座固定在固定平台的下端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灌装口和进液口的夹角为180度。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用输送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罩,针架固定板的四角设置有固定罩支柱,固定罩安装在固定罩支柱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灌装用输送泵,芯轴固定座穿过针架固定板,转轴安装在芯轴固定座上,转轴的底部与芯轴连接,转轴的顶部安装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与齿条啮合,齿条的后端安装在齿条安装条上,齿条安装条滑动安装在齿条固定座上,主动齿轮安装在齿轮转轴上,齿轮转轴的下端安装在基座上,基座的顶部安装在针架固定板的下端面一侧,针架固定板下端面的另一侧安装支柱,芯轴的外侧安装泵体,泵体的下端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的底部套在泵基座上,连接块的底部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的底部与丝杠连接,丝杠的底部安装在驱动电机一上,齿轮转轴的底部与驱动电机二连接,泵体上设有灌装口和进液口,本实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灌装输送效率。灌装输送效率。灌装输送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姬广彬 姬古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圣庄医疗器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