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209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属于施工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针对施工现场基坑施工阶段、大空间地下室内砌体施工阶段,照明条件复杂,若使用固定式照明设备,往往会造成今天装、明天拆的情况,造成人工和成本的极大浪费。因此,施工现场需要一种可移动且安装拆卸方便的稳定照明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顶部设置有可转动朝向的照明灯,主体支架的一组相对外侧设置有电箱和卷线轮,电箱通过电线与照明灯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源。
5.进一步的,主体支架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投影面积大于下部结构的投影面积,上部结构为矩形框架,下部结构为四脚支架。
6.进一步的,万向轮设置在四脚支架的底部。
7.进一步的,四脚支架的一组相对边各设置有一根横杆,两根横杆均平行于地面,两根横杆的下侧面各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均垂直于相应横杆,两根横杆的外侧面各居中设置有一个挂钩,其中一个悬挂电箱,另一个悬挂卷线轮。
8.进一步的,卷线轮包括轴承、手柄、限位板和卷线筒,轴承的外圈壁面至少连接一个手柄,手柄连接限位板和卷线筒,限位板呈圆环板状,限位板平行于手柄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卷线筒的筒面垂直于手柄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且限位板小圆的半径大于卷线筒的圆底面半径,卷线筒、限位板与四脚支架之间形成卷线槽。
9.进一步的,矩形框架的顶面至少有一个边设置有灯具固定圆杆,所述灯具固定圆杆套设有齿轮,齿轮与灯具固定圆杆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外围套有内齿圈,所述照明灯固定在内齿圈上,齿轮外部还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四脚支架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控制电机。
10.进一步的,万向轮均设置有定位锁。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更轻便耐用的空心方管,底部万向轮和定位锁方便设备的移动和固定,照明灯的灵活转向也满足了施工现场不同高度的照明需求。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移动、搬运方便,操作省时省力,使用场景灵活,极大地降低施工的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斜侧面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灯具固定圆杆的局部图,
16.图中:1-主体支架、1a-矩形框架、1b-四脚支架、p1-横杆、p2-支撑杆、2-万向轮、3-照明灯、4-电箱、5-卷线轮、5a-轴承、5b-手柄、5c-限位板、5d-卷线筒、6-挂钩、7-灯具固定圆杆、7a-齿轮、7b-内齿圈、8-定位锁、9-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从整体上看包括主体支架1、矩形框架1a、四脚支架1b、横杆p1、支撑杆p2、万向轮2、照明灯3、电箱4、卷线轮5、轴承5a、手柄5b、限位板5c、卷线筒5d、挂钩6、灯具固定圆杆7、齿轮7a、内齿圈7b、定位锁8、开关9,设备的整体荷载均分,避免设备倾倒。主体支架1分为上半部分的矩形框架1a和下半部分的四脚支架1b,矩形框架1a的投影面积大于四脚支架1b的投影面积,矩形框架1a采用空心方管,质量小、强度高、不易生锈,四脚支架1b采用实心钢管,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四脚支架1b的底部设置四个万向轮,每个万向轮设置定位锁,可以实现设备的移动和固定。四脚支架1b的一组相对边各设置有一根横杆p1,两根横杆p1均平行于地面,两根横杆p1的下侧面各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支撑杆p2,支撑杆p2均垂直于相应横杆p1,两根横杆p1的外侧面各居中设置有一个挂钩6,其中一个悬挂电箱4,另一个悬挂卷线轮5。卷线轮包括轴承5a、手柄5b、限位板5c和卷线筒5d,轴承5a的外圈壁面连接8个手柄5b,手柄5b连接限位板5c和卷线筒5d,限位板5c为呈圆环板状,限位板5c平行于手柄5b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卷线筒5d的筒面垂直于手柄5b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且限位板5c小圆的半径大于卷线筒5d的圆底面半径,卷线筒5d、限位板5c与四脚支架1b之间形成卷线槽,卷线轮5可以自由转动,电线可存放于卷线槽中,杜绝因电线外露而导致意外的发生。矩形框架1a的顶面至少有一个边设置有灯具固定圆杆7,灯具固定圆杆7套设有齿轮7a,齿轮7a与灯具固定圆杆7之间设置有轴承,齿轮7a外围套有内齿圈7b,照明灯3固定在内齿圈7b上,齿轮7a外部还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四脚支架1b上设置有开关9,开关9控制电机。当开关9闭合时,电机启动,主动齿轮带动齿轮7a,齿轮7a带动内齿圈7b,进而照明灯3可以随着内齿圈7b的转动调整照明角度,满足施工现场不同高度的照明需求,当照明灯3达到预期的角度时,断开开关9即可。
1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架(1),所述主体支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2),顶部设置有可转动朝向的照明灯(3),所述主体支架(1)的一组相对外侧设置有电箱(4)和卷线轮(5),所述电箱(4)通过电线与所述照明灯(3)连接并为其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1)分为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投影面积大于下部结构的投影面积,上部结构为矩形框架(1a),下部结构为四脚支架(1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设置在四脚支架(1b)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脚支架(1b)的一组相对边各设置有一根横杆(p1),两根横杆(p1)均平行于地面,两根横杆(p1)的下侧面各设置有两根平行的支撑杆(p2),所述支撑杆(p2)均垂直于相应横杆(p1),两根横杆(p1)的外侧面各居中设置有一个挂钩(6),其中一个悬挂电箱(4),另一个悬挂卷线轮(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轮(5)包括轴承(5a)、手柄(5b)、限位板(5c)和卷线筒(5d),所述轴承(5a)的外圈壁面至少连接一个手柄(5b),所述手柄(5b)连接限位板(5c)和卷线筒(5d),所述限位板(5c)呈圆环板状,所述限位板(5c)平行于手柄(5b)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所述卷线筒(5d)的筒面垂直于手柄(5b)所在的平面并与其连接,且限位板(5c)小圆的半径大于卷线筒(5d)的圆底面半径,所述卷线筒(5d)、限位板(5c)与四脚支架(1b)之间形成卷线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1a)的顶面至少有一个边设置有灯具固定圆杆(7),所述灯具固定圆杆(7)套设有齿轮(7a),齿轮(7a)与灯具固定圆杆(7)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齿轮(7a)外围套有内齿圈(7b),所述照明灯(3)固定在内齿圈(7b)上,齿轮(7a)外部还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四脚支架(1b)上设置有开关(9),所述开关(9)控制电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均设置有定位锁(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可移动照明设备,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分为上半部分的矩形框架和下半部分的四脚支架,上部结构的投影面积大于下部结构的投影面积,矩形框架采用空心方管,质量小、强度高、不易生锈,四脚支架的底部设置四个万向轮,每个万向轮设置定位锁,可以实现设备的固定。设备的整体荷载均分,避免设备倾倒。四脚支架的正面设置卷线轮,用于控制电线的收放;背面设置电箱,电箱可更换。矩形框架顶部设置有可转动朝向的照明灯,满足不同高度的照明需求。本实用新型安装简单,移动、搬运方便,操作省时省力,使用场景灵活,极大地降低施工的设备成本。极大地降低施工的设备成本。极大地降低施工的设备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畅 李超 孙泽昌 马伟 郑奎智 程军 周华嵘 陈翔 孙涛涛 李为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