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

专利查询2022-5-17  192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


背景技术:

2.在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臀部气囊在充气和排气时,人体臀部频繁上下运动易引起腰部疲劳,影响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能提高不同体型的患者在进行体外反搏治疗时的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包括呈凹槽状的固定床垫以及可滑动床垫;
5.所述固定床垫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条状凸起;所述底板及所述条状凸起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可滑动床垫的滑动凹槽;
6.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小腿气囊通孔以及大腿气囊通孔;所述条状凸起上设置有臀部气囊通孔;
7.所述可滑动床垫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患者臀部的臀部凹槽以及使所述小腿气囊通孔和所述大腿气囊通孔裸露在外的镂空部;
8.所述可滑动床垫在所述滑动凹槽上滑动时,可使所述臀部凹槽与所述大腿气囊通孔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9.进一步的,还包括滑轮以及导轨;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可滑动床垫的底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轮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时,带动所述可滑动床垫移动。
10.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分别与所述固定床垫以及可滑动床垫的底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工作时推动所述滑轮滑动。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分别与所述固定床垫以及所述可滑动床垫的底部连接,以使用户通过所述手动推杆推动所述滑轮滑动。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床垫上设置的小腿气囊通孔、大腿气囊通孔以及臀部气囊通孔,将小腿气囊,大腿气囊以及臀部气囊对应的气囊管与气源出口管连接,然后将气囊绑定在患者肢体的对应部位,开始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可滑动床垫上设置有臀部凹槽,患者躺在床上治疗时可以将臀部置于上述臀部凹槽内,这样可以减轻治疗过程中由于人体臀部上下运动,所引起的腰部疲劳,提高治疗时的舒适度。而由于不同人的臀部至大腿的距离不同,不同患者对臀部凹槽的需求位置不同;身材高大的人臀部至大腿部位的距离比较长,身材娇小的人臀部至大腿部位的距离比较短,为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的治疗需要,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滑动床垫,对
于身材娇小的患者,可以将可滑动床垫向靠近大腿气囊通孔的位置移动,这样就缩短了臀部凹槽到大腿气囊通孔的距离;对于身材高大的患者,可以将可滑动床垫向远离大腿气囊通孔的位置移动,这样就可延长臀部凹槽到大腿气囊通孔的距离,适应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的一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的一侧面示意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另一侧面的截面图。
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固定床垫1、可滑动床垫2、滑轮3、导轨4、电动推杆5、小腿气囊通孔11、大腿气囊通孔12、臀部气囊通孔13、条状凸起14、底板15、臀部凹槽21以及镂空部22。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同时参见图1-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体外反搏的可调控床垫,包括:呈凹槽状的固定床垫1(固定床垫的结构示意图见图6)、可滑动床垫2,
22.所述固定床垫1包括:底板15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两侧的条状凸起14;所述底板15及所述条状凸起14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可滑动床垫的滑动凹槽;
23.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小腿气囊通孔11以及大腿气囊通孔12;所述条状凸起14上设置有臀部气囊通孔13;
24.所述可滑动床垫2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纳患者臀部的臀部凹槽21以及使所述小腿气囊通孔11和所述大腿气囊通孔12裸露在外的镂空部22;
25.所述可滑动床垫2在所述滑动凹槽上滑动时,可使所述臀部凹槽21与所述大腿气囊通孔12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26.在这一实施例中,小腿气囊通孔11、大腿气囊通孔12以及臀部气囊通孔13用于供气囊管与气源出口管连接,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小腿气囊通孔11、大腿气囊通孔12以及臀部气囊通孔13,将小腿气囊,大腿气囊以及臀部气囊对应的气囊管与气源出口管连接,然后将气囊绑定在患者肢体的对应部位,开始进行充气、排气的体外反搏治疗。可滑动床垫2上设
置有臀部凹槽21,患者躺在床上治疗时可以将臀部置于上述臀部凹槽21内,这样可以减轻治疗过程中由于人体臀部上下运动所引起的腰部疲劳,提高治疗时的舒适度和依从性。而由于不同人的臀部至大腿距离不同,不同患者对臀部凹槽21的需求位置不同;身材高大的人臀部至大腿部位的距离比较长,身材娇小的人臀部至大腿部位的距离比较短,为适应不同身材的患者的治疗需求,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可滑动床垫2,可以在固定床垫1上的滑动凹槽中滑动。对于身材娇小的患者,可以将可滑动床垫2向靠近大腿气囊通孔12的位置移动,即如图2所示将可滑动床垫2向脚部方向滑动,这样就可缩短臀部凹槽21到大腿气囊通孔12的距离;对于身材高大的患者,可以将可滑动床垫2向远离大腿气囊通孔12的位置移动,即如图3所示将可滑动床垫2向头部方向滑动,这样可延长臀部凹槽21到大腿气囊通孔12的距离,适应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滑轮3以及导轨4;所述滑轮3固定在所述可滑动床垫2的底部,所述导轨4设置在所述底板15上,所述滑轮3在所述导轨4上滑动时,带动所述可滑动床垫2移动(导轨4的具体设置位置如图6所示)。
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分别与所述固定床垫1以及与所述可滑动床垫2的底部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工作时推动所述滑轮3滑动。在这一实施例中,电动推杆的底座固定在固定床垫的底板上,电动推杆的推杆与可滑动床垫的底部连接,通过电动推杆5推动滑轮3滑动,可节省人力,无需人工推动可滑动床垫2。
2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与所述可滑动床垫的底部连接,以使用户通过所述手动推杆推动所述滑轮滑动。即在这一实施例中,不设置电动推杆,将上述电动推杆替换为手动推杆,手动推杆的底座固定在固定床垫的底板上,手动推杆的推杆与可滑动床垫的底部连接,采用手动推杆来推动可滑动床垫滑动。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