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202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病症患者普遍患有偏瘫以及肌肉萎缩或者肌无力等症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物理性的按摩护理也是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神经内科病人本身行动不方便,患者大都没有给自己按摩的能力,需要护理人员帮助进行长时间按摩治疗。目前,现有的按摩方式一般是人工按摩,按摩面积小且按摩时间久了还会手部劳累,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辅助对患者进行按摩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方便辅助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按摩。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5.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的一侧,每个所述l形杆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的两侧中部;
6.所述直槽杆的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按摩轴。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直槽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轴,所述导向轴穿过对称的所述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槽杆,每个所述限位槽杆内分别设置有限位轴,每个所述限位轴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大锥齿轮的下侧边缘位置。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大锥齿轮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均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大锥齿轮分别啮合小锥齿轮,每个所述小锥齿轮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横轴的一端,每个所述横轴分别轴承连接限位环,每个所述限位环的上侧分别通过l形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每个所述横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按摩头。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齿轮的中心轴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把手。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装置能够对患者进行按摩,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实现对患者的患处的按摩轴往复移动按摩和按摩头转动按摩;
12.设置有多个按摩头,按摩面积大,同时对患者进行多点按摩,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二。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三。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四。
18.图中:1、把手,2、支撑板,3、l形连接杆,31、限位环,4、按摩头,5、横轴,6、小锥齿轮,7、l形杆,8、电机,10、按摩轴,12、导向轴,13、滑块,14、直槽杆,15、限位轴,16、齿轮,17、大锥齿轮,18、限位槽杆,19、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0.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7的一侧,每个所述l形杆7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14的两侧中部;
21.所述直槽杆14的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13,每个所述滑块13的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柱19固定连接按摩轴10。
22.所述直槽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轴12,所述导向轴12穿过对称的所述滑块13,每个所述滑块13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槽杆18,每个所述限位槽杆18内分别设置有限位轴15,每个所述限位轴1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大锥齿轮17的下侧边缘位置。
2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大锥齿轮17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齿轮16,两个所述齿轮16的中心轴均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2,两个所述齿轮16相互啮合。
24.每个所述大锥齿轮17分别啮合小锥齿轮6,每个所述小锥齿轮6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横轴5的一端,每个所述横轴5分别轴承连接限位环31,每个所述限位环31的上侧分别通过l形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每个所述横轴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按摩头4。
25.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齿轮16的中心轴上端,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把手1。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使用时,首先手持把手1,将按摩头4和按摩轴10对准需要按摩的位置,打开电机8,电机8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带动另一个齿轮16转动,两个齿轮16分别带动对应的大锥齿轮17转动,大锥齿轮17带动限位轴15转动,限位轴15在限位槽杆18内圆周运动,限位槽杆18在限位轴15的带动下来回移动,限位槽杆18带动滑块13在直槽杆14的滑槽内沿导向轴12来回移动,滑块13通过连接柱19带动按摩轴10来回移动,大锥齿轮17带动与其啮合的小锥齿轮6转动,小锥齿轮6带动横轴5和按摩头4转动,按摩头4转动和按摩轴10来回移动对患者进行按摩。
27.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7)的一侧,每个所述l形杆(7)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14)的两侧中部;所述直槽杆(14)的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13),每个所述滑块(13)的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柱(19)固定连接按摩轴(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直槽杆(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导向轴(12),所述导向轴(12)穿过对称的所述滑块(13),每个所述滑块(13)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槽杆(18),每个所述限位槽杆(18)内分别设置有限位轴(15),每个所述限位轴(15)的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大锥齿轮(17)的下侧边缘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大锥齿轮(17)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齿轮(16),两个所述齿轮(16)的中心轴均轴承连接所述支撑板(2),两个所述齿轮(16)相互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大锥齿轮(17)分别啮合小锥齿轮(6),每个所述小锥齿轮(6)的中心分别固定连接横轴(5)的一端,每个所述横轴(5)分别轴承连接限位环(31),每个所述限位环(31)的上侧分别通过l形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每个所述横轴(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按摩头(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一个所述齿轮(16)的中心轴上端,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连接把手(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包括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下端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的一侧,每个所述L形杆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直槽杆的两侧中部,所述直槽杆的滑槽内设置有对称的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下侧分别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按摩轴。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辅助按摩装置。本装置能够方便辅助对患者进行按摩。够方便辅助对患者进行按摩。够方便辅助对患者进行按摩。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邵明阳
技术研发日:2021.06.07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