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91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工程一般是指一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建设时需要做防水,一般采用铺设沥青与防水油毡。传统的铺设防水沥青油毡的施工方法多采用人工铺设,即先采用人工刮涂热沥青到需要防水的表面后人工将油毡覆盖在上面,再用人工压实油毡挤出多余的沥青和空气。
3.虽然人工操作也可以完成铺设,但是人工铺设时需要先将热沥青抹平再铺设油毡,而人工抹平热沥青的时间较长,抹好再铺设油毡容易导致沥青温度降低粘合性下降,使铺设质量受到影响,且人工抹平热沥青与人工铺设油毡的过程中容易被沥青烫伤,而且油毡卷厚重,人工铺设费时费力,会增加工作人员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座,还包括:
7.连接在底座上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底座进行移动;
8.连接在底座上的弹性推压机构,所述弹性推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弹性下压组件,以及连接在弹性下压组件上的滚筒组件,所述弹性推压机构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弹性下压组件对滚筒组件进行弹性下压,再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弹性推压;
9.连接在底座上的出料机构,用于对油毡布进行持续供料。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车轴,车轴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所述底座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车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弹性下压组件包括各自固定连接在底座两侧的两组第三固定块,两组第三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竿,滑竿两端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第三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滑竿上的滑块,两端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组件包括同时转动连接在两组连接杆的另一端上的连接块,且底座两侧的两组连接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的两组支撑架,两组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料筒。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滚筒一侧的底座内设置有料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装置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通过出料机构对油毡布进行持续供料,同时弹性推压机构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弹性下压组件对滚筒组件进行弹性下压,再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弹性推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油毡布的自动铺设挤压,提升了装置对油毡布的铺设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俯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的剖面图。
20.图中:1-底座、2-第一固定块、3-车轴、4-第一齿轮、5-车轮、6-电动机、7-第二齿轮、8-支撑架、9-固定轴、10-料筒、11-第二固定块、12-转轴、13-第一滚筒、14-料口、15-第三固定块、16-滑竿、17-滑块、18-弹簧、19-连接杆、20-连接块、21-转轴、22-第二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工程道路铺设结构,包括底座1,还包括:连接在底座1上的驱动机构;连接在底座1上的弹性推压机构,所述弹性推压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弹性下压组件,以及连接在弹性下压组件上的滚筒组件;连接在底座1上的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装置进行移动,移动的同时通过出料机构对油毡布进行持续供料,同时弹性推压机构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导向的同时,通过弹性下压组件对滚筒组件进行弹性下压,再通过滚筒组件对油毡布进行弹性推压。
23.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请参阅图1~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上转动连接有车轴3,车轴3两端固定连接有车轮5,所述底座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6,电动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7,所述车轴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7相互啮合,所述驱动机构通过电动机6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旋转,第二齿轮7通过与第一齿轮4的相互啮合带动第一齿轮4进行旋转,第一齿轮4带动车轴3进行旋转,车轴3带动车轮5进行旋转,驱动装置进行移动。
2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请参阅图1~4,弹性下压组件包括各自固定连接在底座1两侧的两组第三固定块15,两组第三固定块15之间固定连接有滑竿16,滑竿16两端连接有弹簧18,弹簧18远离第三固定块15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滑竿16上的滑块17,两端滑块17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9的一端,所述弹性下压组件通过弹簧18对滑块17进行弹性推
动,滑块17通过连接杆19将弹性推动力传递至滚筒组件上。
25.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请参阅图1~4,所述滚筒组件包括同时转动连接在两组连接杆19的另一端上的连接块20,且底座1两侧的两组连接块20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21,转轴21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滚筒22,所述滚筒组件通过转轴21与第二滚筒22的转动连接对油毡布进行导向,同时连接杆19通过连接块20将弹性推动力传递至转轴21上,转轴21通过第二滚筒22对油毡布进行弹性挤压。
2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请参阅图1~4,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的两组支撑架8,两组支撑架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轴9,第一固定轴9上转动连接有料筒10,所述出料机构通过支撑架8与第一固定轴9对料筒10进行支撑固定。
27.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请参阅图1~4,所述底座1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1,第二固定块1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2,第二固定轴1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滚筒13,所述第一滚筒13一侧的底座1内设置有料口14所述出料机构首先通过第一滚筒13的设置对油毡布进行导向,之后通过料口14的设置使油毡布穿过底座1连接在第二滚筒22上。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电动机6带动第二齿轮7进行旋转,第二齿轮7通过与第一齿轮4的相互啮合带动第一齿轮4进行旋转,第一齿轮4带动车轴3进行旋转,车轴3带动车轮5进行旋转,驱动装置进行移动,装置移动的同时通过弹簧18对滑块17进行弹性推动,滑块17将弹性推动力传递至连接杆19上,连接杆19通过连接块20将弹性推动力传递至转轴21上,转轴21通过第二滚筒22对油毡布进行弹性挤压,使油毡布紧贴在路面上。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