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心轴探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
背景技术:
2.在空心轴使用前需使用探伤机构来对空心轴的内部进行检测,从而及时的发现空心轴内部的缺陷,进而避免空心轴在运行时出现空心轴断裂或是变形等问题,而在对空心轴进行检测时需要使用到升降臂,从而通过升降臂将空心轴移动至需要的位置进行检测,而一般的升降臂在使用时有一些缺点,比如在装置进行使用时,不可以快速的对空心轴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不可以将空心轴快速的运输至需要的位置,进而不利于装置的使用,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可以快速的对空心轴的高度和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包括基座和支撑架,所述基座为与外界装置固定的连接结构,所述基座的上端设置有便于转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连接有第一吊臂,所述第一吊臂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吊臂,所述第二吊臂的上端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的外侧连接有对物体进行支撑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有橡胶减震器,所述第二吊臂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把手。
5.优选的,所述第一吊臂设置有2个,且第一吊臂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支撑架和转轴连接,所述锁紧螺母贯穿第一吊臂分别和支撑架与转轴进行连接。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开设有供调整块上下移动的固定道,所述调整块的两侧各设置有2个限位杆,且调整块两侧的限位杆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杆贯穿滑道,所述滑道开设在支撑架的侧面,所述限位杆外侧呈螺纹状,且限位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限位杆的最外端转动连接有弹簧柱。
7.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内部连接有便于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被固定螺母贯穿,所述固定螺母的一端与固定孔相连接,若干个所述固定孔开设在第一吊臂的侧面。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
9.1.当装置在进行使用时,由于装置通过弹簧柱和支撑杆进行支撑,所以当按压第二支臂的一端时会其高度进行调整,从而调整空心轴的高度,之后转动第二支臂和支撑架可以对空心轴的位置进行再次调整,进而便于装置的使用,以实现探伤机构的升降和平移,确保探伤机构与空心轴的准确对接;
10.2.当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一支臂可以调节其角度,然后再移动支撑杆的位置使其与对应的固定孔的位置进行重叠,再使用固定螺母对支撑杆进行固定,从而调节支
撑杆缩入弹簧柱内的位置,进而便于调节空心轴的高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支撑架侧视型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基座;2、支撑架;3、第一吊臂;4、锁紧螺母;5、转轴;6、调整块;7、限位杆;8、滑道;9、套筒;10、弹簧柱;11、支撑杆;12、固定螺母;13、第二吊臂;14、导轨;15、固定板;16、橡胶减震器;17、把手;18、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包括基座1和支撑架2,基座1为与外界装置固定的连接结构,基座1的上端设置有便于转动的支撑架2,支撑架2的侧面连接有第一吊臂3,第一吊臂3的另一端连接有转轴5,转轴5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吊臂13,第二吊臂13的上端设置有导轨14,导轨14的外侧连接有对物体进行支撑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内部连接有橡胶减震器16,第二吊臂13的侧面对称设置有把手17,当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基座1将其与外界进行连接,然后在装置进行使用时,将固定板15与空心轴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移动固定板15使其在导轨14内进行移动,从而对空心轴进行移动,而橡胶减震器16会对空心轴进行缓冲,同时固定板15的侧面设置有锁止机构,从而可以对固定板15进行固定,并且还可以通过把手17带动第二吊臂13进行转动,当第二吊臂13转动时会带动空心轴进行转动,进而对空心轴的位置进行调整,并且基座1和支撑架2为转动连接,可以通过直接转动支撑架2对空心轴的位置进行调整。
16.第一吊臂3设置有2个,且第一吊臂3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4与支撑架2和转轴5连接,锁紧螺母4贯穿第一吊臂3分别和支撑架2与转轴5进行连接,通过转动第一吊臂3可以调节转轴5的位置,之后转动锁紧螺母4将第一吊臂3的两端分别和支撑架2与转轴5进行固定,从而对转轴5进行限位。
17.支撑架2的内部开设有供调整块6上下移动的固定道,调整块6的两侧各设置有2个限位杆7,且调整块6两侧的限位杆7对称设置,限位杆7贯穿滑道8,滑道8开设在支撑架2的侧面,限位杆7外侧呈螺纹状,且限位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9,限位杆7的最外端转动连接有弹簧柱10,通过上下移动调整块6可以对弹簧柱10的位置进行调整,当弹簧柱10进行移动时限位杆7随之在滑道8内进行移动,当移动完毕后,转动套筒9使其向内移动,从而增加套筒9和支撑架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调整块6和限位杆7进行固定。
18.弹簧柱10的内部连接有便于伸缩的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另一端被固定螺母12贯穿,固定螺母12的一端与固定孔18相连接,若干个固定孔18开设在第一吊臂3的侧面,通过移动支撑杆11调整期位置,使得支撑杆11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孔18重合,之后转动固定螺母12与固定孔18进行连接,此时弹簧柱10会推动支撑杆11向外移动,从而对转轴5进行支
撑,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进而便于装置的使用。
19.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空心轴超声波探伤用升降臂时,在装置进行使用时,调整转轴5的位置,之后对应的转动第一吊臂3,然后使用锁紧螺母4将第一吊臂3的两端分别和支撑架2与转轴5进行连接,从而对第一吊臂3进行限位,之后移动调整块6调整弹簧柱10的位置,然后转动套筒9对调整块6和限位杆7进行固定,再移动支撑杆11与对应的固定孔18重叠,使用固定螺母12将支撑杆11与第一吊臂3进行固定;
20.当装置在使用时,固定板15与空心轴连接,从而通过移动固定板15带动空心轴进行移动,橡胶减震器16会对空心轴进行减震,从而对空心轴的位置进行调整,之后同时转动第二吊臂13和支撑架2对空心轴的位置进行再次调整,进而将空心轴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再下压第二吊臂13的一端,由于第一吊臂3会围绕锁紧螺母4进行转动,而弹簧柱10和支撑杆11会对装置进行支撑,所以当第二吊臂13的一端移动时支撑杆11会缩入弹簧柱10的内部,从而对空心轴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便于对空心轴进行检测。
2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2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23.最后: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