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和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和铰孔及镗孔等,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和位移量和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和工件的摩擦,加工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热,若这些热量未及时散发,刀具和工件会受到损伤,不仅会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办法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加工过程中,加工区域会产生大量的热,若这些热量未及时散发,刀具和工件会受到损伤,不仅会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第一水箱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水闸,所述第二水箱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远离第二水箱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闸,所述第二水闸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排水管,所述第三排水管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水阀,所述水阀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四排水管。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远离第一水箱的一端贯穿储存箱并延伸至储存箱的外侧,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第二水箱的一端贯穿储存箱并延伸至储存箱的外侧,所述第四排水管远离水阀的一端贯穿至工作台并延伸至工作台的内部,所述第一排水管远离储存箱的一端与第三排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头,所述动力头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夹,所述工作台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工作台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每组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板。
7.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工作台的内底壁固定连
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与活动门的内底壁滑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铣刀,所述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玻璃窗,所述活动门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9.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卡接有收屑屉,所述收屑屉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该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通过设置有第一水箱,可以配合第一排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三排水管、水阀和第四排水管,实现将冷却液流动的效果,起到给铣刀实现冷却的作用,避免铣刀过热不及时对铣刀冷却,造成在作业时铣刀损伤和对零件加工精度造成影响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加热板,可以配合第二水箱,实现对第二水箱加热的效果,避免环境温度较低时冷却液容易凝结,造成无法正常输送冷却液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一水闸和第二水闸,实现关闭冷却液和打开冷却液流动的效果,避免加热后的冷却液和未加热的冷却液一起流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二水箱,可以配合第三排水管、第二排水管、水阀和第四排水管,实现将加热后的冷却液流动的效果,起到给材料实现加热的作用,避免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过硬,在工作时铣刀对材料的磨损过大,造成铣刀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在实施方式中工作台正视图的剖视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在实施方式中工作台的正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在实施方式中活动门的俯视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在实施方式中储存箱正视图的剖视图。
16.图中:1、工作台;2、动力头;3、固定夹;4、滑动板;5、防滑板;6、放置槽;7、支撑腿;8、第二支撑板;9、控制器;10、第一支撑板;11、活动门;12、第一把手;13、玻璃窗;14、第二把手;15、收屑屉;16、铣刀;17、第一排水管;18、第一水闸;19、第二进水管;20、第一进水管;21、第三排水管;22、水阀;23、第四排水管;24、第二水闸;25、第二排水管;26、第二水箱;27、加热板;28、隔板;29、储存箱;30、第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至4所示,该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通过设置有第一水箱30,可以配合第一排水管17、第一进水管20、第三排水管21、水阀22和第四排水管23,实现将冷却液流动的效果,起到给铣刀16实现冷却的作用,避免铣刀16过热不及时对铣刀16
冷却,造成在作业时铣刀16损伤和对零件加工精度造成影响的问题,通过设置有加热板27,可以配合第二水箱26,实现对第二水箱26加热的效果,避免环境温度较低时冷却液容易凝结,造成无法正常输送冷却液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一水闸18和第二水闸24,实现关闭冷却液和打开冷却液流动的效果,避免加热后的冷却液和未加热的冷却液一起流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二水箱26,可以配合第三排水管21、第二排水管25、水阀22和第四排水管23,实现将加热后的冷却液流动的效果,起到给材料实现加热的作用,避免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过硬,在工作时铣刀16对材料的磨损过大,造成铣刀16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具体的,该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存箱29,储存箱29的内底壁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28、第一水箱30和第二水箱26,第二水箱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7,第一水箱30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0和第一排水管17,第一排水管17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水闸18,第二水箱26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25和第二进水管19,第二排水管25远离第二水箱26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水闸24,第二水闸24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三排水管21,第三排水管21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水阀22,水阀2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第四排水管23。
1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管20远离第一水箱30的一端贯穿储存箱29并延伸至储存箱29的外侧,第二进水管19远离第二水箱26的一端贯穿储存箱29并延伸至储存箱29的外侧,第四排水管23远离水阀22的一端贯穿至工作台1并延伸至工作台1的内部,第一排水管17远离储存箱29的一端与第三排水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工作台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0,通过第一进水管20和第二进水管19,起到方便倒入冷却液的作用,避免冷却液使用完无法加入的问题。
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头2,动力头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夹3,通过动力头2和固定夹3,实现旋转加紧材料的作用,避免材料在旋转时脱落的问题,工作台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8,工作台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9,工作台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腿7,每组支撑腿7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滑板5,通过支撑腿7和防滑板5,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起到稳定的作用。
21.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门11,工作台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滑动板4,滑动板4的外表面与活动门11的内底壁滑动连接,通过活动门11,可以配合滑动板4,实现关闭工作台1的作用,避免冷却液喷出的问题。
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铣刀16,活动门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玻璃窗13,活动门1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2,通过玻璃窗13和第一把手12,方便在工作当中也能查看工作状态,也能方便拉动活动门11。
23.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6,放置槽6的内部卡接有收屑屉15,收屑屉1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4,通过收屑屉15,可以配合第二把手14和放置槽6,实现收集碎屑的作用,避免作业中掉落的碎屑无法处理,造成碎屑卡进工作台1的问题。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热冷却功能的刀塔尾座式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控制器9、加热板27、水阀22和动力头2分别与电源相连通,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水管20和第二进水管19倒入至第一水箱30和第二水箱26的内部,当需要对其冷却时,打开第一水闸18再关闭第二水闸24,冷却液会通过第一排水管17和第
三排水管21流动,通过水阀22将流动的冷却液流入第四排水管23,对铣刀16进行冷却,将材料放入至动力头2中,通过控制器9对动力头2调制进行旋转,通过铣刀16对材料进行打磨,当需要加热冷却液时,通过加热板27对第二水箱26进行加热,将第一水闸18关闭打开第二水闸24,通过水阀22对第四排水管23让冷却液进行流动,对材料进行加热,避免工作台1环境温度较低时冷却液容易凝结,造成无法正常输送冷却液的问题。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