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8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测压力表的技术。


背景技术:

2.压力表是指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测量并指示高于环境压力的仪表,应用极为普遍。在压力表出厂前,需要对其的精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是连通一个正常的对照压力表,在相同的压力下,比对二者的表显压力,二者的表显压力差值越小,则被测试的压力表的精度越高,实现这一检测方式的检测装置大多都是通过管道将待测压力表、对照压力表和气泵三者连通,其中待测压力表与管道连接的方式是螺纹连接,拆卸下压力表的时候,气体会排向大气中,所以每更换一个压力表进行检测的时候,就不得不先停止气泵供压,然后卸下待测压力表,待装上另一个待测压力表后,重新进行气泵供压,导致工作繁琐低效,所以亟需一种拆卸压力表过程中不泄压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检测压力表的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包括方形管,所述方形管连通有对照压力表和外界的气泵,所述方形管顶部设置有若干对接管座,所述对接管座顶部插有对接头,其中,所述对接头包括插管,所述插管顶端与待测压力表螺纹连接,侧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对接管座侧部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设置有和所述卡槽进行卡接的若干卡接机构;所述对接管座内部还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和所述对接管座之间设置有成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所述滑柱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插管连通的第一连通孔,所述滑柱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的若干第二连通孔,所述对接管座内侧对应所述第二连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通孔连通的第三连通孔,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方形管连通。
5.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c形卡杆,所述对接管座内侧设置有供c形卡杆平移的滑动槽,所述c形卡杆的侧部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过所述对接管座后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和所述对接管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6.优选的呢,所述插管底部设置有圆台形管,所述滑柱顶部对应所述圆台形管的位置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圆台形管的侧部斜面设置有橡胶垫。
7.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通过滑柱的移动实现阻断和连通方形管和待测压力表,避免了插拔待测压力表的时候,气体外泄,不用反复驱动气泵供压,提升了检测效率。
8.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的对接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的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的c形卡杆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
14.1、方形管;2、对照压力表;3、对接管座;4、待测压力表;5、插管;6、卡槽;7、滑柱;8、第一弹簧;9、第一连通孔;10、第二连通孔;11、第三连通孔;12、c形卡杆;13、滑动槽;14、连杆;15、推板;16、第二弹簧;17、圆台形管;18、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6.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17.实施例
18.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包括方形管1,所述方形管1连通有对照压力表2和外界的气泵,所述方形管1顶部设置有若干对接管座3,所述对接管座3顶部插有对接头,其中,所述对接头包括插管5,所述插管5顶端与待测压力表4螺纹连接,侧部设置有卡槽6,所述对接管座3侧部对应所述卡槽6的位置设置有和所述卡槽6进行卡接的若干卡接机构;所述对接管座3内部还滑动连接有滑柱7,所述滑柱7的底部和所述对接管座3之间设置有成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8,所述滑柱7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插管5连通的第一连通孔9,所述滑柱7侧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孔9连通的若干第二连通孔10,所述对接管座3内侧对应所述第二连通孔10的位置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通孔10连通的第三连通孔11。
19.运行原理是,首先所述方形管1内被外界的气泵泵入气体,使内部形成一定的气压,所述对照压力表2会显示出这个气压,此时将待测压力表4与所述方形管1进行连通,和所述对照压力表2相比较,二者表显压力值越接近,则待测压力表4的精度越高;具体应用方式是,首先将待测压力表4与所述对接头螺纹连接,将所述对接头向下插入所述对接管座3中,待所述对接头接触所述滑柱7后继续向下按压,直至所述卡接机构卡入所述卡槽6内,此时,所述第一连通孔9和所述第二连通孔10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10和所述第三连通孔11连通,间接实现了待测压力表4与所述方形管1连通,当比对好待测压力表4和对照压力表2后,拔出所述待测压力表4,再拔出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弹簧8的作用,所述滑柱7会向上滑动,进而使所述第二连通孔10和所述第三连通孔11断通,进而起到了封闭所述方形管1的作用,避免了插拔所述待测压力表4过程中,气体外泄。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机构包括c形卡杆12,所述对接管座3内侧设置有供c形
卡杆12平移的滑动槽13,所述c形卡杆12的侧部设置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贯穿过所述对接管座3后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和所述对接管座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6,推动所述推板15,可使所述c形卡杆12脱离所述卡槽6,进而使所述插管5可以上下滑动,所开所述推板15,在所述第二弹簧16的作用下,所述c形卡杆12又向所述卡槽6运动的趋势,当所述c形卡杆12和所述卡槽6相对时,可保持所述c形卡杆12卡接在所述卡槽6内。
21.在本实施例,为了增强所述插管5和所述滑柱7之间的密封性,所述插管5底部设置有圆台形管17,所述滑柱7顶部对应所述圆台形管17的位置设置有嵌入槽,所述圆台形管17的侧部斜面设置有橡胶垫18。
22.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压力表检测装置,通过滑柱的移动实现阻断和连通方形管和待测压力表,避免了插拔待测压力表的时候,气体外泄,不用反复驱动气泵供压,提升了检测效率。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