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橡塑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
背景技术:
2.挤出机是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起源于18世纪。
3.挤出机依据机头料流方向以及螺杆中心线的夹角,可以将机头分成直角机头和斜角机头等。
4.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塑料挤出机可以基本分类为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以及不多见的多螺杆挤出机以及无螺杆挤出机。
5.挤出机起源于18世纪,joseph bramah(英格兰)于1795年所制造的用于制造无缝铅管的手动活塞式压出机就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台挤出机。从那时起,在19世纪前50年期间,挤出机基本上只适用于铅管的生产、通心粉以及其它食品的加工、制砖及陶瓷工业。在作为一种制造方法的发展过程中,第1次有明确记载的是r.brooman在1845年申请的用挤出机生产固特波胶电线的专利。固特波公司的h.bewlgy随后对该挤出机进行了改进,并于1851年将它用于包覆在dover和calais公司之间的第1根海底电缆的铜线上。1879年英国人m.gray取得第一个采用阿基米德螺线式螺杆挤出机专利。在此后的25年内,挤出方法逐渐重要,并且逐渐由电动操纵的挤出机迅速替代了以往的手动挤出机。1935年德国机械制造商paul troestar生产出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机。1939年他们把塑料挤出机发展到了一个现阶段——现代单螺杆挤出机阶段。
6.现有的挤出机在对物料进行挤出时,物料经过挤出头时产生形变并成型,此过程相对较快,易导致物料成型不佳,为此,提出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包括挤出机构以及挤出头,所述挤出机构与所述挤出头相连,所述挤出头的内表面呈锥形,物料经过所述挤出头逐步挤压成型。
9.优选的,还包括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端面贯穿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槽,所述挤出头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挤出头螺接在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所述转盘远离所述挤出头的一侧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转盘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槽的内表面滑动设有环形板,所述挤出机构贯穿设置在所述环形板的端面上,所述挤出机构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所述转盘的外表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连接块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0.优选的,还包括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挤出头内表面的
弧形导热板,所述挤出头的内表面对称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导热板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槽的内表面,所述转盘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挤出头的内侧以及外侧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导热板,所述弧形导热板远离所述挤出头轴心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分别与所述环形导热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环形导热板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鳍片。
12.优选的,所述环形槽远离所述挤出头的一端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13.优选的,所述转盘远离所述挤出头的一侧表面对应所述挤出头的方向分别设置有定位孔,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对应所述定位孔处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活动槽之间设置有弹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通过设置挤出机构与挤出头,挤出头内部呈锥形,从而物料在挤出机构作用下由挤出头挤出时,在锥形表面作用下,物料在应力作用下逐步形变且成型,从而使物料成型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挤出头;2、转盘;3、通槽;4、连接槽;5、环形槽;6、环形板;7、连接块;8、连接柱;9、限位块;10、弧形导热板;11、弧形槽;12、环形导热板;13、导热杆;14、散热鳍片;15、限位环;16、定位孔;17、活动槽;18、定位杆;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挤出机物料挤出头装置,包括挤出机构以及挤出头1,所述挤出机构与所述挤出头1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挤出头1的内表面呈锥形,其远离挤出机的一端内径较小,物料由挤出机挤入挤出头1的内部后,物料在挤出头1的作用下逐步挤压,物料经过所述挤出头1逐步挤压成型。
21.具体而言,还包括有转盘2,如图3所示,所述转盘2的端面贯穿设有多个通槽3,所述通槽3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槽4,所述连接槽4与所述通槽3同轴设置,且其内径大于所述通槽3的内径,所述挤出头1的数量为多个,且所述挤出头1螺接在所述连接槽4的内部,所述转盘2远离所述挤出头1的一侧表面设有环形槽5,如图2所示,所述环形槽5与所述转盘2同轴设置,所述环形槽5的内表面滑动设有环形板6,所述环形板6可在所述环形槽5的内部转动,所述挤出机构贯穿设置在所述环形板6的端面上,所述挤出机构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7,所述转盘2的外表面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穿过所述连接块7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
22.具体而言,还包括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挤出头1内表面
的弧形导热板10,所述挤出头1的内表面对称设置有弧形槽11,所述弧形导热板10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弧形槽11的内表面,从而不会影响所述挤出头1的内表面形状,不会破坏挤出机的挤出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转盘2的外表面对应所述挤出头1的内侧以及外侧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环形导热板12,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导热板10远离所述挤出头1轴心的一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导热杆13,所述导热杆13分别与所述环形导热板12固定连接,所述挤出头1的内径可以为多个尺寸,从而实现生产不同尺寸的商品,挤出头1内的弧形导热板10与物料接触后,将热量通过导热杆13传递至环形导热板12,从而对物料进行冷却。
23.具体而言,所述环形导热板12的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散热鳍片14。
24.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所述环形槽5远离所述挤出头1的一端内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5,将所述环形板6限制在所述环形槽5的内部。
25.具体而言,所述转盘2远离所述挤出头1的一侧表面对应所述挤出头1的方向分别设置有定位孔16,所述连接块7的表面对应所述定位孔16处设置有活动槽17,所述活动槽17的内表面滑动设有定位杆18,所述定位杆18与所述活动槽17之间设置有弹簧19,所述定位杆18在弹簧19的作用下,其端部位于定位孔16的内部,从而对转盘2的转动角度进行定位,使得挤出机构与其中一个挤出头1对其,物料可顺利进入挤出头1的内部并被顺利挤出,所述定位杆18位于定位孔16内的部分呈弧形,从而旋转转盘2后,在应力作用下可使得定位杆18克服弹簧19进入活动槽17的内部。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物料由挤出机挤入挤出头1的内部后,物料在挤出头1的作用下逐步挤压,物料经过所述挤出头1逐步挤压成型,当需要更换挤出头1时,转动转盘2,使其余挤出头1移动至挤出机构,从而使得挤出头1与挤出机构对其,物料得以由新的挤出头1挤出,挤出头1内的弧形导热板10与物料接触后,将热量通过导热杆13传递至环形导热板12,从而对物料进行冷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