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纺纱线、混纺面料及衣物。
背景技术:
2.羊毛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质地柔软,富有弹性,无皱折,手感好,保暖性好,感柔软而富有弹性,身骨挺括、不板。光泽自然柔和。羊毛产品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暖性、亲肤性。高档西装、西裤等均常使用羊毛作为生产原料。但是未经处理的羊毛不可水洗,因为羊毛属于动物蛋白纤维,其纤维特性所决定的其不可水洗。由于羊毛鳞片层的存在,使羊毛纤维具有特殊的缩绒性,吸水后容易缩水变形,羊毛表面鳞片沾水后会出现羊毛相互纠缠的现象,从而导致缩水、变形,易产生毡化反应,穿着使用易起毛起球。
3.目前一些处理方法中,经过缩绒处理能改善起毛起球,但仍会改变羊毛尺寸的稳定性、手感和亲肤性。但是仍不能彻底解决羊毛水洗变形缩水,穿着易起毛起球、扎肉等问题。
4.另外,通常采用混纺的方式对羊毛面料的性能进行改良,例如中国专利cn107938076a,公开了一种羊毛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包覆涤纶长丝纱线及其纺纱工艺。其通过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然后包覆涤纶获得纱线。其羊毛暴露在最外层,由于羊毛是蛋白纤维,高温会将羊毛烧伤,鳞片烧焦,没有保暖及光滑细致的效果,故现有羊毛混纺面料不能进行高温处理。由于不能高温处理,不能在加工后期对面料采用高温定型、免烫等工艺,增加了生产的难度及后期维护保养的成本。
5.综上,目前的羊毛混纺面料存在不能高温处理,失去了羊毛特有的保暖性、亲肤性、手感光滑的特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棉/羊毛混纺面料存在不能经过高温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羊毛混纺纱线,通过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捻合,然后将棉纤维缠绕包纱在外侧,得到棉/羊毛/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线。使用该纱线织成的面料改善了羊毛面料的特性,具有保暖、亲肤、耐高温、抗起毛起球、防缩水、手感光滑细致特点。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混纺纱线,包括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捻合形成内芯;所述棉纤维螺旋缠绕于所述内芯上,形成若干螺旋圈,相邻螺旋圈之间具有间隙。
9.由于羊毛是蛋白纤维,强度不足,加捻后容易断纱,对纱线的捻度以及羊毛的比例要求高。本实用新型的混纺纱线,通过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捻合形成内芯,利用聚酯纤维提升了内芯的韧性,增加了羊毛的含量;然后用棉纤维缠绕在内芯上,对羊毛纤维形成保护,提升了羊毛纤维的耐高温性能;同时部分羊毛纤维通过棉纤维之间的间隙露出,保持了羊毛的特性。进而使得上述混纺纱线加工而成的面料在保持了羊毛保暖性、亲肤性和手感
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高温处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羊毛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捻合的方向和所述棉纤维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同。
11.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捻合并股方向是s方向,棉纤维缠绕的方向也为s方向。当棉纤维缠绕的方向、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捻合的方向,两个方向相同时,在棉缠绕时,内芯的捻合紧密程度进一步提高,利于保持混纺纱线的弹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羊毛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0%-25%;所述聚酯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40%;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0%-50%。
13.棉纤维对内芯的缠绕后,对部分内芯进行包裹,部分内芯通过棉纤维之间的间隙裸露出来。通过调整羊毛纤维、聚酯纤维的比例,在保持内芯韧性的情况下,羊毛纤维含量的增加能够提升羊毛特性。棉纤维在混纺纱线中仍以棉纤维的形式存在,随着棉纤维重量含量的增加,包覆在单位长度的内芯上的棉纤维增多,增加了棉纤维的对羊毛纤维的保护,但是相邻棉纤维之间的间隙缩小,羊毛纤维露出较少,混纺纱线的可机洗和可高温免烫性能增加;但羊毛特性降低。在上述比例时,混纺纱线兼有羊毛的柔软、舒适、轻盈的特性,具有羊毛的优良弹性、丰满的手感和保暖性能;而且保持了聚酯纤维不易褪色、韧性好的特点;在棉纤维的保护下,该混纺纱线可机洗,可高温免烫处理。
14.当使用棉纱线对内芯进行包覆或者包芯时,被包覆的内芯丧失羊毛的特性。这是因为棉纱线较粗,羊毛纤维不能通过棉纱线之间的间隙呈现羊毛特性。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纺纱线的捻度720-880捻/米。
16.在上述捻度时,纱线达到最好的强力,增加了纱线的抱合力,提高了可织性,减少了布次,有更好的抗皱性能。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纺纱线的纱支数为64s/2。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羊毛纤维的细度为32s~80s。羊毛纤维的细度为32s。羊毛纤维的细度为64s。羊毛纤维的细度为80s。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聚酯纤维的细度为75d/36f~75d/144f。聚酯纤维的细度为75d/36f。聚酯纤维的细度为75d/72f。聚酯纤维的细度为75d/144f。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棉纤维的手扯长度28mm以上。优选的,所述棉纤维的手扯长度32mm以上。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羊毛纤维的原料为100%羊毛的单条毛条,所述单条毛条的纱支数为80s-90s。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当需要染色时,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分开染色,并保持颜色一致。分开染色,利于颜色附着,由于两种材料染色时采用的工艺参数存在差异,分开染色的方式,利于保持颜色一致。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将棉纤维缠绕在内芯上时,采用拉法缠绕机进行缠绕包纱。棉纤维以纤维的形态缠绕在内芯上。棉纤维的较棉纱线更细,在对内芯缠绕时,单根棉纤维与内芯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内芯上缠绕相同面积的棉纤维,能够保持内芯的缠绕包覆部分和裸露部分更为均匀,利于保持混纺纱线的羊毛特性。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将所述棉纤维缠绕后,再对混纺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棉纤维缠绕完成后,染色时,即对棉纤维进行染色,也对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进行了二次染
色,使得染色更为均匀。
25.一种混纺面料,包括棉纱线以及如上所述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为经纱,所述棉纱线为纬纱。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纺纱线的纱支为64s/2;所述棉纱线的纱支为20s。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纺面料的克重为310-340克/平方米;所述混纺面料的密度为64/2*21/102*76。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混纺面料采用二上一下或者三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加工而成。上述加工方式,使得布料微弹、强力大,不易变形。
29.一种如上所述的混纺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s1,纱线加工,
31.采用80-90支的单条的羊毛毛条;
32.将羊毛毛条和聚氨酯纤维染色;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按照预设纱支数纺纱,得到内芯;将棉纤维缠绕包纱在内芯上,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得到上述混纺纱线;
33.s2,织布,
34.将步骤1得到的混纺纱线作为经纱,采用棉纱线作为纬纱;上织布机织布,织布时,采用二上一下或者三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
35.s3,面料整理,
36.将步骤2得到的布料,进行煮练、退浆;烧毛、背面磨毛;
37.水洗呢,洗呢温度为30-40℃,洗呢车速为180-200米/分钟;
38.预缩定型,定型温度为110-125℃,定型压力为0.6-0.9mpa;
39.经检验后,得到所述混纺面料。
40.一种衣物,包括如上所述的混纺纱线,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混纺面料。
4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衣物为西装、西裤、休闲裤、外套中一种。
42.一种休闲裤的加工方法,采用上述的混纺面料,混纺面料的纱支为64s/2,采用二上一下方式加工而成的斜纹面料;包括如下加工步骤,
43.a1,缝制成衣部件
44.a11裁剪;a12压朴,对裤头和袋口压朴处理;a13开袋机开后袋;a14后机头专机埋夹;a15锁链线拍肶;a16平车线上腰头;a17耳子打枣、袋口打枣;a18检验品质。其中,压朴条件:温度120~150℃,时间12~18秒,压力:3~5kg/cm
²
,覆粘合衬部位剥离强度≥6n。裤子车缝1寸12针,锁链线1寸9~10针。
45.a2,后整免烫洗水处理
46.a21,将步骤a1得到的休闲裤进行第一次水洗处理、然后向衣物喷洒免烫整理液;其中免烫整理液成分比例为:按重量份计,免烫树脂200-250份、催化剂20-60份、纤维保护剂20-60份、柔软剂20-60份,整理液与裤子重量比例为1:2-3;
47.a22,将步骤a21得到的休闲裤进行第一次烘干处理,烘干温度50-60℃,烘干时间为15-25分钟,并保持休闲裤的带液率为15%-20%;
48.a23,将步骤a22得到的休闲裤重复第一步骤:第二次水洗处理、然后向衣物喷洒免烫整理液;其中整理液成分比例为:按重量份计,免烫树脂200-250份、催化剂20-60份、纤维
保护剂20-60份、柔软剂20-60份,整理液与裤子比例为1:2-3;
49.a24,将步骤a23得到的休闲裤进行第二次烘干处理,烘干温度50-60℃,烘干时间为15-25分钟,并保持休闲裤的带液率为15%~20%;
50.a25,步骤a24得到烘干后的休闲裤,对车线及骨位进行压烫处理;将休闲裤烫平,在进行压烫处理,压烫处理条件为,压烫温度120-150℃,压烫时间10-15秒;
51.a26,将步骤a25得到的休闲裤进行焙烘处理,焙烘处理的条件为,焙烘温度105-120℃,焙烘时间为5-10分钟;
52.a27,将步骤a26得到的休闲裤进行急冻冷风柜冷风处理;急冻温度-10~-5℃,急冻冷风时间25~35分钟,并保持休闲裤的带液率为80%~90%。
53.经过冷风柜冷风处理得到的休闲裤手感软糯。
54.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5.1、本实用新型的棉/羊毛/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线,通过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捻合作为内芯,提升了内芯的韧性,增加了羊毛的含量;然后用棉纤维缠绕在内芯上,对羊毛纤维形成保护,提升了羊毛纤维的耐高温性能;同时部分羊毛纤维通过棉纤维之间的间隙露出,保持了羊毛的特性。进而使得上述混纺纱线加工而成的面料在保持了羊毛保暖性、亲肤性和手感的情况下,可机洗,可进行高温处理。
56.2、本实用新型的棉/羊毛/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线,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羊毛纤维、聚酯纤维、棉纤维的比例进行限定,且使用更细的棉纤维,羊毛纤维重量比例为20%-25%,聚酯纤维重量比例为25%-40%,棉纤维重量比例在40%-50%时,混纺纱线的韧性、羊毛特性、可机洗性能以及可高温免烫处理性能均表现良好,综合性能更佳。
57.3、本实用新型的棉/羊毛/聚酯纤维的混纺纱线,通过先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分别染色,然后在棉纤维缠绕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染色,使得混纺纱线的颜色均匀,一致性更佳。
58.4、本实用新型的棉/羊毛/聚酯纤维的混纺面料,通过使用上述混纺纱线,采用二上一下或者三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加工而成,使得布料微弹、强力大,不易变形。采用此面料加工而成的衣物,能够进行高温免烫处理,水洗尺寸变化率在-1.6到0.0之间,洗涤干燥后的外观平整度4级,洗涤干燥后接缝外观3.5级,符合国标要求。
附图说明
5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混纺纱线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6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纺面料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6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混纺面料的另一组织结构示意图。
63.图标:1-羊毛纤维;2-聚酯纤维;3-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6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6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66.实施例1
67.一种混纺纱线,如图2所示,包括羊毛纤维、聚酯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羊毛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捻合形成内芯;所述棉纤维螺旋缠绕于所述内芯上,形成若干螺旋圈,相邻螺旋圈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方案中,如图2所示,所述羊毛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捻合的方向和所述棉纤维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反。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羊毛纤维和所述聚酯纤维捻合方向和所述棉纤维螺旋缠绕的方向相同。相对的相同方向时,棉纤维对内芯的缠绕更为紧密。
68.所述羊毛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5%;所述聚酯纤维的重量含量为30%;所述棉纤维的重量含量为45%。
69.所述混纺纱线的捻度720-880捻/米。所述混纺纱线的纱支数为64s/2。所述羊毛纤维的细度为64s。聚酯纤维的细度为75d/72f。所述棉纤维的手扯长度32mm以上。
70.使用的原料中,所述羊毛纤维的原料为100%羊毛的单条毛条,所述单条毛条的纱支数为80s-90s。
71.上述混纺纱线的加工方法,
72.将羊毛毛条和聚氨酯纤维染色;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按照预设纱支数纺纱,得到内芯;将棉纤维缠绕包纱在内芯上,然后进行染色处理,得到混纺纱线;
73.具体为,采用100%纯羊毛,80-90支的单条的羊毛毛条;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纺纱捻合,得到内芯;将棉纤维缠绕在内芯上时,采用拉法缠绕机进行缠绕包纱。棉纤维以纤维的形态缠绕在内芯上。棉纤维较棉纱线更细,在对内芯缠绕时,单根棉纤维与内芯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内芯上缠绕相同面积的棉纤维,能够保持内芯的缠绕包覆部分和裸露部分更为均匀,利于保持混纺纱线的羊毛特性。
74.将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分开染色,并保持颜色一致。分开染色,利于颜色附着,由于两种材料染色时采用的工艺参数存在差异,分开染色的方式,利于保持颜色一致。将所述棉纤维缠绕后,再对混纺纱线进行染色处理。棉纤维缠绕完成后,染色时,即对棉纤维进行染色,也对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进行了二次染色,使得染色更为均匀。
75.实施例2
76.一种混纺面料,包括棉纱线以及如实施例1所述的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为经纱,所述棉纱线为纬纱。所述混纺纱线的纱支为64s/2;所述棉纱线的纱支为20s。如图3或者图4所示,所述混纺面料采用二上一下或者三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加工而成。上述加工方式,使得布料微弹、强力大,不易变形。所述混纺面料的克重为310-340克/平方米。所述混纺面料的密度为64/2*21/102*76。
77.一种如上所述的混纺面料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8.s1,纱线加工,
79.直接采用实施例1中得到的混纺纱线
80.s2,织布,
81.将步骤1得到的混纺纱线作为经纱,采用棉纱线作为纬纱;上织布机织布,织布时,采用二上一下或者三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
82.s3,面料整理,
83.将步骤2得到的布料,进行煮练、退浆;烧毛、背面磨毛;
84.水洗呢,洗呢温度为30-40℃,洗呢车速为180-200米/分钟;
85.预缩定型,定型温度为110-125℃,定型压力为0.6-0.9mpa;
86.经检验后,得到所述混纺面料。
87.对比例1
88.羊毛纤维、聚酯纤维、棉纤维比例的影响
89.羊毛纤维、聚酯纤维、棉纤维均采用实施例1中的原料,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加工混纺纱线,采用实施例2的二上一下的斜纹布织法加工混纺面料,考察不同比例时,混纺面料的性能。
90.采用gb/t 22700-2016标准,按照gb/t 21294-2014,9.2.1,负荷100n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值及允差(一等品) ≤0.6cm;采用fz/t 73056-2016标准,gb/t 4802.3-2008,起球箱法,起球7200转,标准值及允差(一等品) ≥3-4。选用50名消费者做手感测试,羊毛纤维、聚酯纤维、棉纤维的比例和面料性能测试结果如下表,
91.表1 不同纤维比例对面料性能的影响
[0092][0093]
由上述数据可知,在羊毛纤维含量为25%时,随着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内芯的韧性增加,但是手感逐步变硬。当棉纤维含量较高时,棉纤维对内芯包覆面积较大,手感较粗糙,羊毛光化特性不足。随着棉纤维含量降低,呈现柔然舒适的特性,但当棉纤维含量过低时,对内芯的包覆面积过小,呈现轻微扎手的特点。随着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面料的韧性增加,当超过40%时,手感变硬。综合考量聚酯纤维对韧性和硬度的影响,将聚酯纤维含量控制在30%。由实验数据5-8可知,随着羊毛纤维含量的增加和棉纤维含量的下降,面料的手感更柔软、更舒适、羊毛的特性更佳,但是超过30%时,轻微扎手,舒适度下降。当羊毛纤维25%、聚酯纤维30%、棉纤维45%时,整体品质最为稳定。
[0094]
对比例2
[0095]
纤维细度对面料性能的影响
[0096]
在羊毛纤维25%、聚酯纤维30%、棉纤维45%时,考察不同细度的羊毛纤维和聚酯纤维,对面料性能进行测试。
[0097]
采用gb/t 22700-2016标准,按照gb/t 21294-2014,9.2.1,负荷100n测试方法测试,标准值及允差(一等品) ≤0.6cm。采用fz/t 73056-2016标准,按照gb/t 4802.3-2008,起球箱法,起球7200转,标准值及允差(一等品) ≥3-4。选用50名消费者做手感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2016标准,使用gb/t 21294-2014方法测试缝子纰裂程度。试样确认克重485g/m2。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16]
对比例3
[0117]
市售普通绵羊毛休闲裤,批号款号mpc20131634。该休闲裤采用含89.6%棉、9.3%绵羊毛和1.1%氨纶的混纺面料,制成的休闲裤成品,然后经过洗水厂普通洗涤,得到普通休闲裤。其中加工过程中不采用高温免烫工艺。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0118]
表3 本实用新型休闲裤与普通休闲裤测试对比
[0119][0120]
由上述测试结果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混纺面料加工的休闲裤,经过高温免烫,水洗变化率、洗涤干燥后外观平整度和洗涤干燥后接缝外观等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且性能均超过普通绵羊毛休闲裤。
[012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