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棉麻制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
背景技术:
2.复合无仿棉是喷胶棉的替代产品,非常松软,但强度好,耐洗,相比于喷胶棉柔软、滑爽、保暖性好并且更加环保。梳理是复合无仿棉成网生产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用混合梳理、交叉铺网的方式取代传统的水刺喷射缠绕技术,使其具有弹性好、柔软、滑爽、保暖性优异等功能。相关技术中的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在工作的过程中,棉箱内的风压较大,容易导致棉箱内的棉分散不均匀,从而使得棉箱给棉不均匀。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梳理机工作时棉箱内风压较大,容易导致棉箱给棉不均匀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梳理机工作时面向内风压较大,容易导致棉箱给棉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包括旋转风斗、棉箱、梳理组件以及用于输入复合无仿棉的风管,所述棉箱设置有用于容纳复合无仿棉的空腔,所述棉箱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旋转风斗一端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旋转风斗的另一端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梳理组件与棉箱连接,且所述梳理组件靠近出料口设置,所述棉箱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泄压的排风板,所述排风板一侧与外界连通,所述排风板的另一侧与棉箱内连通,所述排风板的侧壁为滤网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管将复合无仿棉输送至旋转风斗,然后复合无仿棉进入到棉箱中,排风板使得棉箱内与外界不容易形成压力差,同时滤网的设置使得空腔内的复合无仿棉不容易被排出棉箱,使复合无仿棉在被输出时更加均匀。
8.可选的,所述棉箱的顶壁设置有出风块,所述出风块一端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出风块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块的设置,使得空腔与外界更不容易形成压力差,并且当排风板发生堵塞时,出风块仍然能够继续向外界泄压。
10.可选的,所述出风块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过滤复合无仿棉的通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风块在平衡空腔与外界压力的同时,复合无仿棉不容易从出风块处排出,具有节约资源的有益效果。
12.可选的,所述排风板与所述棉箱铰接,所述棉箱与排风板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棉箱与排风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风板发生堵塞时,工作人员打开连接组件,从而将排风板打开,对排风板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排风板并关闭连接组件,具有方便工作人员
清理排风板的有益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棉箱的侧壁设置有用于观测空腔的观察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方便通过观察窗查看到排风板处的堵塞情况。
16.可选的,所述观察窗与所述棉箱铰接,所述棉箱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封闭观察窗的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棉箱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观察到只有部分排风板被堵塞时,滑动插销并将观察窗打开,机壳对排风板进行简单的清理,简化了清理排风板的步骤。
18.可选的,所述排风板的侧壁设置有弹性密封条,所述弹性密封条设置在排风板靠近棉箱的一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密封条的设置,增加了排风板与棉箱之间的密闭性,使得复合无仿棉不容易通过排风板与棉箱之间的间隙飞出。
20.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为第一螺栓,所述排风板开设有供第一螺栓插入的通孔,所述棉箱开设有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排风板时,旋松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与棉箱分离,从而将排风板打开;当消毒药关闭排风板时,先将第一螺栓穿过排风板,将第一螺栓旋入棉箱。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3.1.风管将复合无仿棉输送至旋转风斗,然后复合无仿棉进入到棉箱中,排风板使得棉箱内与外界不容易形成压力差,同时滤网的设置使得空腔内的复合无仿棉不容易被排出棉箱,使复合无仿棉在被输出时更加均匀。
24.2.出风块进一步加快了平衡棉箱内外压强的速率,同时在排风板发生堵塞时,出风块仍然能够继续使棉箱向外泄压。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的立体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旋转风斗;2、棉箱;21、箱体;22、固定块;3、风管;4、空腔;5、进料口;6、排风板;7、出风块;8、连接组件;9、观察窗;10、插销;11、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出料口;14、梳理组件;15、弹性密封条;16、滑槽;1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参照图1和图2,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包括旋转风斗1、棉箱2、用于梳理复合无仿棉的梳理组件14以及用于向棉箱2内输入复合无仿棉的风管3,棉箱2设置有用于容纳复合无仿棉的空腔4,棉箱2开设有进料口5和出料口13,旋转风斗1一端与入料口连通,旋转风斗1另一端与风管3连通,梳理组件14与棉箱2连接,且梳理组件14靠近出料口13的位置设置。
31.参照图1和图3,棉箱2的侧壁铰接有用于平衡棉箱2内外压强的排风板6,棉箱2的
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排风板6竖向翻转的转轴17,排风板6一侧与外界连通,排风板6的另一侧与空腔4连通,排风板6的侧壁为滤网结构,排风板6的侧壁设置有弹性密封条15,弹性密封条15设置在排风板6与棉箱2之间,用以增加排风板6与棉箱2之间的密闭性。棉箱2与排风板6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8,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组件8有两个,连接组件8为第一螺栓11,排风板6开设有若干个供第一螺栓11插入的通孔,棉箱2开设有若干个与第一螺栓11相适配的螺纹孔,第一螺栓11穿过排风板6后与棉箱2螺纹连接。
32.参照图1和图3,棉箱2的顶部外侧壁设置有出风块7,出风块7一端与空腔4连通,出风块7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出风块7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过滤复合无仿棉的通孔。棉箱2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观测空腔4的观察窗9,观察窗9与棉箱2铰接,棉箱2包括箱体21和固定块22,固定块22固定设置在箱体21的侧壁,固定块22设置有用于封闭观察窗9的插销10,固定块22开设有供插销10滑动的滑槽16,插销10与固定块22滑动连接,固定块22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插销10的第二螺栓12。
3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复合无仿棉用梳理机的实施原理为:梳理机工作时,复合无仿棉依次通过风管3、旋转风斗1进入棉箱2中,排风板6和出风块7使得棉箱2内外不容易产生压强差,同时空腔4内的复合无仿棉不容易被吹出棉箱2,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窗9能够观察排风板6的堵塞情况,当排风板6部分出现堵塞时,旋松第二螺栓12,滑动插销10并打开观察窗9,对排风板6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观察窗9,滑动插销10将观察窗9抵紧,然后拧紧第二螺栓12对插销10定位;当排风板6大部分堵塞时旋松第一螺栓11,然后将排风板6打开,从而对排风板6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排风板6并拧紧第一螺栓11。使得棉箱2内部与外界不容易产生压力差,最后复合无仿棉经过梳理组件14的梳理后通过出料口13均匀的排出。
3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