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
背景技术:
2.机柜是用于容纳电气或电子设备的独立式或自支撑的机壳。机柜一般配置门、可拆或不可拆的侧板和背板。机柜是电气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电气控制设备的载体。一般由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而成。可以提供对存放设备的防水、防尘、防电磁干扰等防护作用。机柜一般分为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控制台机柜等。
3.由于机柜是用于电力调节的设备,因此机柜内有大量的传输导线,但如现有的一些网络机柜中缺少对导线进行梳理的功能,导致内部导线放置错乱,导线分布错乱增大网络机柜内的安全隐患的发生,特别是在检修时,检修人员无法快速找到对应的电缆线,影响检修效率。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提高检修效率、理线效果好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包括:机柜本体;下理线板,所述下理线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本体内两侧内壁上;下理线口,所述下理线口开设在所述下理线板的顶部;上理线板,所述上理线板固设置在所述下理线板上;上理线口,所述上理线口开设在所述上理线板的底部;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理线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杆均贯穿所述上理线板并与所述上理线板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板;两个压缩弹簧,两个所述压缩弹簧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固定杆上,且两个所述压缩弹簧的顶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理线板的顶部;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均开设在所述上理线板的两侧外壁上;两个竖直板,两个所述竖直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理线板的顶部;两个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竖直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
7.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槽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滑动板,两个所述滑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杆,且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调节槽外,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上分别活动套设有受力弹簧,且两个所述受力弹簧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受力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两个所述滑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块,且两个所述梯形卡块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外。
9.优选的,两个所述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上分别固定安装移动把手。
10.优选的,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直杆,且所述直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机柜本体内,所述直杆的底端固定安装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铁丝笼,所述铁丝笼内放置有干燥包,所述直杆上活动套设有调节弹簧,且所述调节弹簧的底端与所述衔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直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接线弹片,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弹片,所述机柜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
12.优选的,所述铁丝笼内放置有干燥包。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通过上理线板向上移动时带动卡槽向上移动,在受力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梯形卡块进入到卡槽内,完成对上理线板的卡持,当上理线板卡持稳固后,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内,移动移动把手带动梯形卡块从卡槽内退出来,使上理线板向下移动并与所述下理线板相接触,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内,完成对线缆的理线功能,使工作人员在检修线缆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对应的线缆,提高检修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第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第二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所示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机柜本体;2、下理线板;3、下理线口;4、上理线板;5、上理线口;6、固定杆;7、压缩弹簧;8、卡槽;9、固定板;10、调节槽;11、滑动板;12、移动杆;13、受力弹簧;14、梯形卡块;15、直杆;16、衔接板;17、铁丝笼;18、干燥包;19、固定板;20、第一接线弹片;21、第二接线弹片;22、报警器;23、第一导线;24、第二导线;25、调节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第一实施例
23.请结合参阅图1-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包括:机柜本体1;下理线板2,所述下理线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柜本体1内两侧内壁上;下理线口3,所述下理线口3开设在所述下理线板2的顶部;上理线板4,所述上理线板4固设置在所述下理线板2上;上理线口5,所述上理线口5开设在所述上理线板4的底部;通过所述上理线口3与所述下理线口5相互配合有序的将线缆排放在所述机柜本体1内,实现对所述机柜本体1的理线功能,两个固定杆6,两个所述固定杆6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理线板2的顶部,两个所述固定杆6均贯穿所述上理线板4并与所述上理线板4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固定杆6的顶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固定杆6起到使所述上理线口3与所述下理线口5快速定位到一起的作用,两个压缩弹簧7,两个所述压缩弹簧7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固定杆6上,且两
个所述压缩弹簧7的顶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压缩弹簧7的底端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理线板4的顶部;所述压缩弹簧7起到始终对所述上理线板4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上理线板4与所述下理线板2始终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两个卡槽8,两个所述卡槽8均开设在所述上理线板4的两侧外壁上;两个竖直板9,两个所述竖直板9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下理线板2的顶部;两个调节槽10,两个所述调节槽10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竖直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
24.为了对所述上理线板4进行卡持,两个所述调节槽10内分别滑动安装有滑动板11,两个所述滑动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2,且两个所述移动杆12的一端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调节槽10外,并与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10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杆12上分别活动套设有受力弹簧13,且两个所述受力弹簧13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10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受力弹簧13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滑动板11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弹簧13起到始终推动着两个所述滑动板11相互靠近。
25.为了使所述上理线板4进行自动卡持,两个所述滑动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梯形卡块14,且两个所述梯形卡块14的一侧分别延伸至相对应的所述调节槽10外。
26.为了更加方便的操作所述移动杆12两个所述移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上分别固定安装移动把手。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工作原理如下;在初始状态下,受力弹簧13处于自由状态,梯形卡块14位于调节槽10外,上理线板4与下理线板2相接触,压缩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当需要对机柜内的线缆进行理线时,移动上理线板4向上移动,上理线板4向上移动使压缩弹簧7压缩的更加的严重,当上理线板4向上移动时带动卡槽8向上移动,当卡槽8接触到梯形卡块14时,在受力弹簧13的作用下,推动梯形卡块14进入到卡槽8内,完成对上理线板4的卡持,当上理线板4卡持稳固后,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3内,当线缆在下理线口3内放置完成时,移动移动把手,移动把手移动带动移动杆12移动,移动杆12移动带动梯形卡块14从卡槽8内退出来,当梯形卡块14完全从卡槽8内退出来时在压缩弹簧7的作用下推动上理线板4向下移动,通过上理线板4向下移动并与所述下理线板2相接触,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3内,完成对线缆的理线功能,使工作人员在检修线缆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对应的线缆,提高检修效率。
2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理线板4向上移动时带动卡槽8向上移动,在受力弹簧13的作用下,推动梯形卡块14进入到卡槽8内,完成对上理线板4的卡持,当上理线板4卡持稳固后,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3内,移动移动把手带动梯形卡块14从卡槽8内退出来,使上理线板4向下移动并与所述下理线板2相接触,将线缆有序的放置在下理线口3内,完成对线缆的理线功能,使工作人员在检修线缆时可以快速的找到对应的线缆,提高检修效率。
29.第二实施例:
30.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的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2.请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便于理线的室内机柜还包括直杆15,所述直杆15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柜本体1的顶部,且所述直杆15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机柜本体1内,所述直杆15的底端固定安装衔接板16,所述衔接板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铁丝笼17,所述衔接板16起到将所述直杆15与所述铁丝笼17间接的连接在一起,所述直杆15上活动套设有调节弹簧25,且所述调节弹簧25的底端与所述衔接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25的顶端与所述机柜本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弹簧25起到将所述铁丝笼17间接的连接在所述机柜本体1上,同时当所述铁丝笼17上下移动时还是保持在固定的竖直位置。
33.起到自动提醒的功能,所述直杆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接线弹片20,所述机柜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接线弹片21,所述机柜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器22,所述报警器22负极上固定安装第一导线23,且所述第一导线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弹片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线弹片2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导线24,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弹片20与所述第二接线弹片21相接触,导致报警器22发出响声,达到及时的提醒功能。
34.为了对所机柜本体1内的环境进行干燥,所述铁丝笼17内放置有干燥包18。
35.报警器22的正极通过外界线缆与外界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第二导线24与外界电源负极相连接,当机柜本体1安装在比较潮湿室内时,通过干燥包18对机柜本体1内的水蒸气进行吸收,使机柜本体1的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应比较干燥的环境内,防止因为水蒸气导致线路短路,影响其使用寿命,当干燥包18在机柜本体1内由于吸收了大量水气时,干燥包18变重向下移动,干燥包18向下移动带动固定板19和第一接线弹片20向下移动,当第一接线弹片20向下移动与第二接线弹片21相接触,此时外界电源的正负极相接通,报警器22发出响声,提醒人们对干燥包18进行更换,使机柜本体1内始终干燥,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