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与保养,虽然如此,但对于抵抗力比较差的儿童来说,依然很容易生病,而且儿童一般比较调皮,不听话,特别是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容易因睡觉调皮或身体不适等原因出现在病床上坠落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医院里使用了各种专为儿童使用的儿科病床,现有的儿科病床,通常在病床的两侧设置栏杆的方式防止儿童滚落,但是现有的儿科病床在应用时,普遍具有以下缺点:
3.现有的儿科病床,虽然可对儿童进行防坠落的保护,但是当医生需要对儿童进行护理或儿童需下床时,其栏杆的遮挡增加了医生护理时的操作困难性,且不需要进行防护时,由于栏杆的遮挡导致儿童活动的不便,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包括床体机构,所述床体机构的顶部插接有遮挡机构,所述床体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辅助机构;
6.所述床体机构包括床体、护栏、收纳槽、收纳孔、安装螺孔、支撑腿、伸缩槽和固定螺杆,所述床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床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开设有收纳孔,所述床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床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所述支撑腿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
7.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方杆、横梁、挡块和定位孔,所述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横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方杆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
8.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支撑杆、角块、安装杆、挂杆和螺纹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块,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四个支撑杆的结构、形状相同,且所述四个支撑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四角处。
10.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直径大于收纳孔的直径,且所述伸缩杆与收纳孔插接。
11.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与方杆套接,且所述固定螺杆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伸缩杆线性阵列在横梁的一侧。
13.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安装螺孔螺纹连接,且所述安装螺孔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四个安装螺孔均开设在床体的四角处。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该防坠落的儿科病床,通过设置伸缩杆与方杆,当医生在对儿童进行护理或儿
童需要下床时,此时旋下固定螺杆,将方杆收缩至支撑腿内,同时横梁收纳至收纳槽的内部,以实现对护栏的折叠收缩,从而使医生可方便的对儿童进行护理,同时在不需要防护时或儿童下床时可将栏杆收缩至床体内部,提高了整体实用性;
16.2、该防坠落的儿科病床,通过设置支撑杆与安装螺孔,当夏季蚊虫或病房内灯光影响儿童睡眠或需要输液时,此时可将支撑杆与安装螺孔连接,将蚊帐或遮光布挂置于角块的顶部,当输液时可将吊瓶挂置于挂杆顶部,从而在保护儿童睡眠不受影响的同时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体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床体机构,101-床体,102-护栏,103-收纳槽,104-收纳孔,105
‑ꢀ
安装螺孔,106-支撑腿,107-伸缩槽,108-固定螺杆,2-遮挡机构,202-方杆, 203-横梁,204-伸缩杆,205-挡块,206-定位孔,3-辅助机构,301-支撑杆,302
‑ꢀ
角块,303-安装杆,304-挂杆,305-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4.如图1-2所示,一种防坠落的儿科病床,它包括床体机构1,床体机构1的顶部插接有遮挡机构2,床体机构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辅助机构3;
25.如图3所示,床体机构1包括床体101、护栏102、收纳槽103、收纳孔104、安装螺孔105、支撑腿106、伸缩槽107和固定螺杆108,床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102,护栏102可对儿童进行防护,床体101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03,在伸缩时,横梁203可收缩至收纳槽103的内部,收纳槽103的底部开设有收纳孔104,伸缩杆203可收缩至收纳孔104的内部,从而对伸缩杆203进行折叠,床体10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螺孔105,床体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106,支撑腿106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107,伸缩槽107与方杆202套接,固定螺杆108与定位孔206螺纹连接;
26.如图4所示,遮挡机构2包括方杆202、横梁203和挡块205,方杆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203,横梁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04,伸缩杆204 可进行伸缩,当伸缩完成后可收纳至收纳孔104的内部,伸缩杆204远离横梁 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205,可对伸缩杆204进行限位,方杆202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206,定位孔206与固定螺杆108配合实现对方杆202的固定;
27.如图5所示,辅助机构3包括支撑杆301、角块302、安装杆303、挂杆304 和螺纹杆305,支撑杆3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角块302,角块302可用于挂置蚊帐或遮光布,防止儿童被蚊虫叮咬或进行遮光,改善儿童的睡眠环境,支撑杆3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杆303,安
装杆3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挂杆304,挂杆304可用于挂置吊瓶等医疗用品,增加使用便捷性,支撑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5,当不需要遮光或防蚊虫时,此时可将支撑杆301拆下。
2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杆30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杆301的结构、形状相同,且四个支撑杆301分别固定安装在床体101的四角处。
2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杆204的直径大于收纳孔104的直径,且伸缩杆204与收纳孔104插接。
3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腿106与方杆202套接,且固定螺杆108与定位孔206螺纹连接,从而保证方杆202可进行伸缩固定。
3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伸缩杆20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伸缩杆204线性阵列在横梁203的一侧,保证伸缩杆204的密度,防止儿童在伸缩杆204之间的缝隙内爬出。
3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螺纹杆305与安装螺孔105螺纹连接,且安装螺孔10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螺孔105均开设在床体101的四角处,在保证连接紧固性的前提下,实现了支撑杆301的可拆卸。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患者放置于床体101 的顶部,此时护栏102对患者进行防护,当需要防止患者坠落时,此时旋下固定螺杆108,提拉方杆202,方杆202带动横梁203上升,此时伸缩杆204在收纳孔104的内部伸出,当调节至适当位置时,此时收纳孔104对挡块205进行限位,防止伸缩杆204在收纳孔104的内部脱出,并将固定螺杆108与定位孔 206螺纹连接,实现对方杆202的固定,此时横梁203与伸缩杆204对患者进行防护,防止患者坠落,当需要输液时,此时将支撑杆301与安装螺孔105螺纹连接,并将安装杆303与支撑杆301螺纹连接,将吊瓶挂到挂杆304的外表面从而方便对患者进行输液,当夏天出现蚊虫时,此时将支撑杆301与安装螺纹 105固定安装,并将蚊帐挂置于角块302的顶部,从而防止蚊虫对儿童的叮咬。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