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59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了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加的常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扬声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声能。
3.现有技术中, 用于套接扬声器的橡胶圈的内部实心与电子设备底座上的铆柱直接接触,扬声器产生的能量直接通过橡胶圈传导到电子设备中,导致对应的辅材对策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缓扬声器产生的声音能量从而降低整机辅材对策成本及产线的作业工时的电子设备的扬声器减震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套设在固定扬声器的铆柱上,所述双级减震硅胶套包括套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套接部对应铆柱设有内孔套设在铆柱上,所述卡合部设有环形槽卡合在所述扬声器底座上,所述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为中空部,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筋连接。
6.进一步,所述等间距设置的筋有六个。
7.进一步,所述套接部的内孔直径为9mm,套接部外径为13mm,所述卡合部外径为28mm,所述环形槽的外径为22mm,环形槽的高度为5.3mm。
8.进一步,所述卡合部与套接部的中空间距为1.6m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设置中空部,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筋连接,使扬声器的声音能量通过中空部时被减弱,减少电子设备的震动。
附图说明
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硅胶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参见图1-图3之一所示,实施例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3,套设在固定扬声器的铆柱1上,所述双级减震硅胶套3包括套接部31和卡合部32,所述套接部31对应铆柱1设有内孔311套设在铆柱1上,所述卡合部32设有环形槽321卡合在所述扬声器底座2上,所述套接部31和卡合部32之间为中空部33,套接部31和卡合部32之间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筋34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等间距设置的筋34有六个。
16.进一步,所述套接部31的内孔直径为9mm,套接部外径为13mm,所述卡合部32外径为28mm,所述环形槽321的外径为22mm,环形槽321的高度为5.3mm。
17.进一步,所述卡合部32与套接部31的中空间距为1.83mm。
1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套设在固定扬声器的铆柱上,所述双级减震硅胶套包括套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套接部对应铆柱设有内孔套设在铆柱上,所述卡合部设有环形槽卡合在所述扬声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为中空部,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间距设置的筋有六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的内孔直径为9mm,套接部外径为13mm,所述卡合部外径为28mm,所述环形槽的外径为22mm,环形槽的高度为5.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与套接部的中空间距为1.6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的双级减震硅胶套,套设在固定扬声器的铆柱上,所述双级减震硅胶套包括套接部和卡合部,所述套接部对应铆柱设有内孔套设在铆柱上,所述卡合部设有环形槽一卡合在所述扬声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为中空部,套接部和卡合部之间通过等间距设置的筋连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减缓扬声器产生的声音能量从而降低整机辅材对策成本及产线的作业工时。对策成本及产线的作业工时。对策成本及产线的作业工时。


技术研发人员:高兴华 谢世强 何伟 何恒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