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
背景技术:
2.在铝合金铸造过程中,包括将符合铸造要求的液态金属通过一系列转注工具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模中,使得液态金属在重力场或者外力场的作用下充满铸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具有铸模型腔形状的铸锭的工艺过程。其中结晶器是铸锭成型和决定铸锭质量的关键部分。
3.现有技术中,结晶器分为普通结晶器和热顶结晶器两种,其中,普通结晶器存在铸锭周边二次加热现象,二次水冷较晚,容易形成淬火性表面裂纹,尤其对于大规格硬合金铸锭更易形成应力集中点从而产生铸锭废品。生产的铸锭常发生弯曲变形、裂纹、成分偏析、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铸件表面不光滑,表面偏析瘤较厚。铣削量较高,降低了铸锭的成品率。而热顶结晶器在于大规格硬合金铸锭时,存在保温帽容易损坏,铸造参数精度要求高等影响铸造成型的不利因素。目前国内利用热顶法普遍运用于小直径合金生产上,对于大直径或者特大直径硬合金仍未能得到应用有的重视,这主要在于小直径铸造速度快,铸造过程中铸锭内应力较小,裂倾向性不大,而大直径铸锭情况不同,铸造速度受裂纹倾向性的严重限制,为了防止裂纹,降低铸造速度,但因此产生铸锭表面严重的不光滑。
4.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能够革新替代现有技术当中的常规保温帽,利用多铝液输入口的方式加快浇铸速度,减小铸造过程中因浇铸速度过快导致的裂纹,同时采用组装的方式将保温帽组合拼接形成整体,降低了保温帽损坏更换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能够革新替代现有技术当中的常规保温帽,利用多铝液输入口的方式加快浇铸速度,减小铸造过程中因浇铸速度过快导致的裂纹,同时采用组装的方式将保温帽组合拼接形成整体,降低了保温帽损坏更换成本。
6.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包括:输入部、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镜像对称,所述输入部两端部设置有连接锁卡一,所述连接部一和所述连接部二与所述输入部连接端设置有锁卡槽一,所述连接部一和所述连接部二连接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锁卡二和锁卡槽二;所述输入部、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内设置有导流槽和导流口。
7.进一步的,所述输入部包括:导流输入口、挡流板和导流口,所述导流输入口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外壁处,所述挡流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内侧壁,所述导流口设置为挡流板之间形成的三角状缺口,所述挡流板与所述输入部外壁形成的沟槽设置为所
述导流槽。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锁卡一包括:锁卡舌板和导向榫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舌板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的所述导流槽末端,所述导向导向榫条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两端侧壁面且位于所述锁卡舌板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一和所述连接部二包括:导流槽、挡流板和导流口,所述挡流板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内侧壁,所述导流口设置为挡流板之间形成的三角缺口,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外壁形成的沟槽设置为所述导流槽。
10.进一步的,所述锁卡槽一包括:舌板嵌设槽和导向榫槽,所述舌板嵌设槽与所述锁卡舌板配合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端部的导流槽内,所述导向榫槽与所述导向榫条配合,所述导向榫槽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一和连接部二与所述输入部连接端侧壁面上。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锁卡二与所述连接锁卡一结构相同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端壁,所述锁卡槽二与所述锁卡槽一结构相同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二端壁,所述锁卡槽二与所述连接锁卡二相配合。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利用挡流板等间距排布形成的间隙缺口设置为导流口,使得注液由多个导流口向型腔内等流速等量地注入铝液。将保温帽拆解成三组利用锁卡舌板和榫卯结构可拆装地组合在一起。本装置能够革新替代现有技术当中的常规保温帽,利用多铝液输入口的方式加快浇铸速度,减小铸造过程中因浇铸速度过快导致的裂纹,同时采用组装的方式将保温帽组合拼接形成整体,降低了保温帽损坏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记:1-输入部,2-连接部一,3-连接部二,4-导流槽,5-导流口,6-挡流板,11-连接锁卡一,12-导流输入口,21-锁卡槽一,22-连接锁卡二,31-锁卡槽二,111-锁卡舌板,112-导向榫条,211-舌板嵌设槽,212-导向榫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包括:输入部1、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所述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镜像对称,所述输入部1两端部设置有连接锁卡一11,所述连接部一2和所述连接部二3与所述输入部1连接端设置有锁卡槽一21,所述连接部一2和所述连接部二3连接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锁卡二22和锁卡槽二31;所述输入部1、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内设置有导流槽4和导流口5。
18.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部1包括:导流输入口12、挡流板6和导流口5,所述导流输入口12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1外壁处,所述挡流板6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1内侧壁,所述导流口5设置为挡流板6之间形成的三角状缺口,所述挡流板6与所述输入部1外壁形成的沟槽设置为所述导流槽4。
19.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锁卡一11包括:锁卡舌板111和导向榫条11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卡舌板111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1的所述导流槽4末端,所述导向导向榫条112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部1两端侧壁面且位于所述锁卡舌板111底部。
2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一2和所述连接部二3包括:导流槽4、挡流板6和导流口5,所述挡流板6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内侧壁,所述导流口5设置为挡流板6之间形成的三角缺口,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外壁形成的沟槽设置为所述导流槽4。
21.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卡槽一21包括:舌板嵌设槽211和导向榫槽212,所述舌板嵌设槽211与所述锁卡舌板111配合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端部的导流槽4内,所述导向榫槽212与所述导向榫条112配合,所述导向榫槽212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与所述输入部1连接端侧壁面上。
22.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锁卡二22与所述连接锁卡一11结构相同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一2端壁,所述锁卡槽二31与所述锁卡槽一21结构相同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二3端壁,所述锁卡槽二31与所述连接锁卡二22相配合。
23.工作原理:
24.在工作过程当中,首先,将输入部1、连接部一2和连接部二3组合连接在一起。其中,由于连接锁卡一11与锁卡槽一21相配合,利用锁卡舌板111和舌板嵌设槽211配合,锁卡舌板111啮合在舌板嵌设槽211内,同时,由于输入部1两侧设置有导向榫条112,导向榫槽212与锁卡槽一21设置的导向榫槽212相配合,导向榫条112榫接在导向榫槽212内。利用榫条和榫槽的啮合,限位输入部1和连接部一2以及连接部二3的分离,利用锁卡舌板111和舌板嵌设槽211的啮合,防止铝液外漏,同时限位输入部1和连接部一2以及连接部二3沿竖直方向上的分离。
25.同理,连接锁卡二22以及锁卡槽二31的作用以及连接方式同连接锁卡一11以及锁卡槽一21。
26.其中,由于输入部1以及连接部一2、连接部二3共同构成整个保温帽的环形封闭结构,挡流板6用来挡住铝液,导流槽4用以导流将铝液导至导流口5处流下。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特大型铝合金圆形铸锭用保温帽,利用挡流板6等间距排布形成的间隙缺口设置为导流口5,使得注液由多个导流口5向型腔内等流速等量地注入铝液。将保温帽拆解成三组利用锁卡舌板111和榫卯结构可拆装地组合在一起。本装置能够革新替代现有技术当中的常规保温帽,利用多铝液输入口的方式加快浇铸速度,减小铸造过程中因浇铸速度过快导致的裂纹,同时采用组装的方式将保温帽组合拼接形成整体,根据损坏的部位分别替换,不至于更换整个保温帽,降低了保温帽损坏更换成本。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