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标本固定装置可以对组织标本进行存放固定,手术切除的病损组织(即手术标本)在离体后要立即投入固定液中,以保持组织的新鲜,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常用的固定液为10%福尔马林溶液,其固定量为标本体积的3~5倍(特殊标本除外)。
3.现有的标本固定装置,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许多小手术成为日间手术,造成每天的手术台次增多,转台速度快,而传统的标本固定装置需要医护来回往返标本固定间进行固定存放,容易造成手术标本的固定不及时,无法保持组织的新鲜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包括标本袋主体和固定安装在标本袋主体其中一侧外表面的且可以与标本袋主体内部底部盛放固定液区中相连通的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为圆形内部中空管状,所述标本袋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内部空间进行打开密封的密封机构,所述标本袋主体的内部其中相互靠近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内部空间进行隔离的夹闭垫,夹闭垫为矩形垫状且夹闭垫自身具有弹性,所述标本袋主体的其中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内部的两组夹闭垫进行夹闭操作的外置拉块,外置拉块为矩形外观。
6.作为优选,所述注液管远离标本袋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注液管内部进行加注外部固定液的辅助漏斗,所述辅助漏斗为椭圆形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辅助漏斗的外表面通过外部塑料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可以对辅助漏斗进行遮盖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旋转时靠近辅助漏斗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可以对辅助漏斗内部进行密封的密封塞,密封塞为椭圆形塞体,所述密封盖通过密封塞与辅助漏斗的内部相互贴合在一起。
7.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开设有可以进料的放料口,放料口为矩形中空结构,所述放料口的内部其中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为弧形槽状,所述放料口的内部其中靠近密封槽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密封槽相配合的密封垫。
8.作为优选,其中一组所述夹闭垫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为四分之三圆形槽状,另外一组所述夹闭垫靠近卡槽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卡槽相配合的活动卡垫。
9.作为优选,所述放料口与标本袋主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垫与密封槽的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
10.作为优选,活动卡垫与卡槽的内部结构形状相适配且活动卡垫自身具有弹性,所述活动卡垫与卡槽的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该标本袋主体上整体装置可以对手术中切除的病损组织(即手术标本)在离体后投入其中以保持组织的新鲜进行存放使用,而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三十分钟,传统的标本固定装置,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逐步完善,许多小手术成为日间手术,造成每天的手术台次增多,转台速度快,而传统的标本固定装置需要医护来回往返标本固定间进行固定存放,容易造成手术标本的固定不及时,无法保持组织的新鲜性,而该标本袋主体在使用时可根据当日手术台次取相应数量标本袋,提前在标本固定间将固定液从注液口装入标本袋中(量为评估手术标本体积大小需的三到五倍),旋紧盖子,统一带入手术间固定放置,标本离体后立即在标本袋上贴上病人相关信息的标签,打开密封机构将标本投入标本袋主体中封紧放料口,通过外置拉块打开夹闭垫使标本立即投入标本固定液中固定,这样该标本袋主体便可以起到了离体标本可以进行立即固定的要求,从而达到可以及时固定存放标本,提高组织自身新鲜性的效果。
14.(2)、该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该标本袋主体内部中间通过设置夹闭垫可以对标本袋主体内部空间进行隔离分开,标本袋主体内部底部盛放有固定液体,标本在存放固定过程中,首先通过打开密封机构将组织标本放置在标本袋主体内部上部分位置,将夹闭垫打开后,组织落入标本袋主体内部下半部分固定液中进行存放固定,这样标本袋主体内部的夹闭垫在关闭状态下可以避免固定夜的外洒造成环境污染,从而达到避免固定液的挥发对眼鼻造成刺激,提高空气质量的效果。
15.(3)、该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该标本袋主体整体装置在对组织标本进行立即存放固定时,同时可以减少护理人员每台手术到标本固定间的往返次数,减轻工作量,节约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手术台次的运转频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机构局部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垫局部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b的放大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的放大图。
24.图例说明:
25.1、标本袋主体;2、注液管;3、辅助漏斗;4、密封盖;5、密封塞;6、密封机构;7、放料口;8、密封槽;9、密封垫;10、夹闭垫;11、卡槽;12、活动卡垫;13、外置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种术中标本离体后的及时固定装置,如图1-图6所示,包括标本袋主体1和固定安装在标本袋主体1其中一侧外表面的且可以与标本袋主体1内部底部盛放固定液区中相连通的注液管2,注液管2为圆形内部中空管状,注液管2远离标本袋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辅助注液管2内部进行加注外部固定液的辅助漏斗3,辅助漏斗3为椭圆形内部中空结构,辅助漏斗3的外表面通过外部塑料连接件固定连接有可以对辅助漏斗3进行遮盖的密封盖4,密封盖4旋转时靠近辅助漏斗3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可以对辅助漏斗3内部进行密封的密封塞5,密封塞5为椭圆形塞体,密封盖4通过密封塞5与辅助漏斗3的内部相互贴合在一起,标本袋主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1内部空间进行打开密封的密封机构6,密封机构6的内部开设有可以进料的放料口7,放料口7为矩形中空结构,放料口7与标本袋主体1的内部相连通,放料口7的内部其中一侧表面开设有密封槽8,密封槽8为弧形槽状,放料口7的内部其中靠近密封槽8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密封槽8相配合的密封垫9,密封垫9与密封槽8的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标本袋主体1的内部其中相互靠近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1内部空间进行隔离的夹闭垫10,夹闭垫10为矩形垫状且夹闭垫10自身具有弹性,其中一组夹闭垫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卡槽11,卡槽11为四分之三圆形槽状,另外一组夹闭垫10靠近卡槽11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卡槽11相配合的活动卡垫12,活动卡垫12与卡槽11的内部结构形状相适配且活动卡垫12自身具有弹性,活动卡垫12与卡槽11的内部活动卡接在一起,标本袋主体1的其中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可以对标本袋主体1内部的两组夹闭垫10进行夹闭操作的外置拉块13,外置拉块13为矩形外观。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9.标本袋主体1上整体装置可以对手术中切除的病损组织(即手术标本)在离体后投入其中以保持组织的新鲜进行存放使用,该标本袋主体1在使用时可根据当日手术台次取相应数量标本袋,提前在标本固定间将固定液从注液口装入标本袋中(量为评估手术标本体积大小需的三到五倍),旋紧盖子,统一带入手术间固定放置,标本离体后立即在标本袋上贴上病人相关信息的标签,打开密封机构6将标本投入标本袋主体1中封紧放料口7,通过外置拉块13打开夹闭垫10使标本立即投入标本固定液中固定,这样该标本袋主体1便可以
起到了离体标本可以进行立即固定的要求,从而可以及时固定存放标本,提高组织自身新鲜性。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