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87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


背景技术:

2.目前,深层气直井主要采用压裂完井一体化工艺,即压裂后直接投产,该工艺施工简单高效,节约成本,同时避免更换管柱导致的储层二次污染,目前,防砂工艺管柱主要由防砂筛管和防砂筛管内设置的筛管悬挂定位密封工具组成,其中筛管悬挂定位密封工具可分中两种,一种是油管任意位置悬挂装置,另一是预置工作筒定位密封悬挂装置,而预置工作筒定位密封悬挂装置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是防砂工艺的首选,但是,现有的防砂筛管内的预置工作筒定位密封悬挂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工作筒筒体内部的悬挂定位密封工具相对工作筒筒体拆装不便的问题,悬挂定位密封工具拆检更换较为不易,给防砂管柱后续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具有拆装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包括工作筒筒体,所述工作筒筒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托环,且所述限位托环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垫,所述工作筒筒体的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工作筒筒体的上端内壁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扣槽,所述工作筒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悬挂定位密封组件,所述悬挂定位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轴、密封套和限位块,所述密封轴的中间位置外部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轴的上端外壁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且所述密封轴与限位块之间开设有裂槽,所述限位块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扣块,且所述限位块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块。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轴的底端贯穿限位托环且密封轴的底部四周与限位托环的上端相互贴合,所述密封环垫为弹性构件且与密封轴的底部四周外壁弹性接触。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套为弹性构件且与定位凹槽弹性卡合。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为弹性构件且与工作筒筒体的内壁弹性贴合,所述限位扣块与限位扣槽弹性卡合且限位扣块和限位扣槽均为弧形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拨块的厚度小于限位块的上端厚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优选
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凹槽的剖面为弧形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限位托环可对密封轴的底部四周进行托举限位,并可通过密封环垫,对限位托环与密封轴进行弹性密封,接着通过定位凹槽与密封套弹性卡合,可对工作筒筒体内的密封轴进行居中定位,并可对工作筒筒体与密封轴进行弹性密封,从而保证工作筒筒体的密封封隔效果,与此同时,通过限位块上端一侧的限位扣块向下滑入并弹性扣于限位扣槽中,可对密封轴的上部四周进行限位,使得工作筒筒体内部的悬挂定位密封组件不易上下左右活动,以便于工作筒筒体以及悬挂定位密封组件的封隔使用,日后可通过向内拨动拨块,使限位扣块与限位扣槽相互分离,然后相对工作筒筒体上提悬挂定位密封组件,即可将悬挂定位密封组件从工作筒筒体的内部取出,以便于悬挂定位密封组件的进一步检修更换,使用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定位密封组件拆取状态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防砂筛管;2、工作筒筒体;3、限位托环;4、密封环垫;5、定位凹槽;6、限位扣槽;7、悬挂定位密封组件;8、密封轴;9、密封套;10、限位块;11、限位扣块;12、拨块;13、裂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层气直井防砂管柱用具有定位密封工具的工作筒,包括工作筒筒体2,工作筒筒体2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托环3,且限位托环3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垫4,工作筒筒体2的内壁中间位置开设有定位凹槽5,且定位凹槽5的剖面为弧形结构,其中,定位凹槽5侧视剖面呈弧形,而整体则呈环形开设,另外,工作筒筒体2的上端内壁四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扣槽6,工作筒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包括密封轴8、密封套9和限位块10,密封轴8的中间位置外部四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9,密封套9为弹性构件且与定位凹槽5弹性卡合,其中,密封套9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密封轴8的上端外壁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块10,限位块10为弹性构件且与工作筒筒体2的内壁弹性贴合,其中,限位块10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密封轴8与限位块10之间开设有裂槽13,其中,通过裂槽13便于限位块10相对密封轴8弹
性活动,限位块10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扣块11,限位扣块11与限位扣槽6弹性卡合且限位扣块11和限位扣槽6均为弧形结构,其中,通过限位扣块11便于限位块10与工作筒筒体2之间的弹性连接,在具体使用时,通过限位托环3可对密封轴8的底部四周进行托举限位,并可通过密封环垫4,对限位托环3与密封轴8进行弹性密封,接着通过定位凹槽5与密封套9弹性卡合,可对工作筒筒体2内的密封轴8进行居中定位,并可对工作筒筒体2与密封轴8进行弹性密封,从而保证工作筒筒体2的密封封隔效果,与此同时,通过限位块10上端一侧的限位扣块11向下滑入并弹性扣于限位扣槽6中,可对密封轴8的上部四周进行限位,使得工作筒筒体2内部的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不易上下左右活动,以便于工作筒筒体2以及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的封隔使用,并且,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相对于工作筒筒体2拆装简单,便于日后的检修更换,使用效果较佳,从而便于防砂管柱的更好使用,本实施方案中,未作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21.具体的,限位块10的上端端部固定连接有拨块12,且拨块12的厚度小于限位块10的上端厚度,使得拨块12不与工作筒筒体2内壁相互接触,以便于拨块12向内扣动,在具体使用时,可通过向内拨动拨块12,使限位扣块11与限位扣槽6相互分离,然后相对工作筒筒体2上提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即可将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从工作筒筒体2的内部取出,以便于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的进一步检修更换,使用效果较佳。
2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工作筒筒体2预先固定于防砂筛管1的内部,然后相对工作筒筒体2安装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首先相对工作筒筒体2向下插入密封轴8,通过限位托环3对密封轴8的底部四周进行托举限位,并通过限位托环3内壁四周的密封环垫4,对限位托环3与密封轴8进行弹性密封,接着通过定位凹槽5与密封套9中间位置的外壁四周的密封套9弹性卡合,对工作筒筒体2内的密封轴8进行居中定位,并对工作筒筒体2与密封轴8进行弹性密封,然后通过密封轴8上端外壁四周位于限位块10上端一侧的限位扣块11向下滑入并弹性扣于限位扣槽6中,对密封轴8的上部四周进行限位,从而将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固定安装于工作筒筒体2的内部,然后将带有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的工作筒筒体2连同防砂筛管1一起下入至井内预定位置处并进行相应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密封环垫4可对工作筒筒体2的底端进行密封封隔,并且,通过密封套9可对工作筒筒体2的中间位置进行密封封隔,保证工作筒筒体2的密封封隔效果,与此同时,通过弹性扣合的限位扣块11和限位扣槽6使得工作筒筒体2内部的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不易上下左右活动,以便于工作筒筒体2以及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的封隔使用,使用效果较佳,日后可通过向内拨动拨块12,使限位扣块11与限位扣槽6相互分离,然后相对工作筒筒体2上提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即可将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从工作筒筒体2的内部取出,以便于悬挂定位密封组件7的进一步检修更换,使用效果较佳。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