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2.余热锅炉是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显热或 (和)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的锅炉。节能余热锅炉设计是一项复杂繁琐、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很高的工程。余热锅炉的种类形式多种多样,我们的开发项目针对利用隧道炉窑余热锅炉。目前市场运行的炉隧道窑式余热锅炉多为外置式结构形式,传统外置式炉窑余热热效率低,热负荷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的四周设置有炉墙保温层,结构框架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仪表,所述结构框架内设置有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有孔封头和无孔封头,有孔封头上安装有人孔装置,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锅内装置,锅内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管座,所述锅内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所述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分别连接有右集箱和左集箱。
6.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耳。
7.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管座、安全阀管座、主气阀管座、副气阀管座,且压力表管座、安全阀管座、主气阀管座、副气阀管座依次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均为两个。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的倾斜角度设定在度至度之间。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环保余热锅炉,该锅炉布置于隧道炉窑烟气中,与传统锅炉比,没有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化学损失,隧道炉窑布置保温性能好,工艺方便,经过热力测试,该余热锅炉效率达到 50%以上;
11.该锅炉布置于专门为隧道炉窑设计,符合隧道炉窑的工艺要求,与传统锅炉比,没有燃烧设备,仅有辐射换热装置,减少磨损,隧道炉窑虽然积灰少,单烟气仍具有腐蚀性,合理地布置尽可能so2对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等都可能对余热设备产生低温或高温腐蚀;
12.较好将锅炉与隧道炉窑工艺巧妙结合,不影响隧道炉窑的工艺要求前提下,利用废弃热量转化为锅炉热量来源,减少能源浪费和大气污染;
13.本实用新型锅炉热负荷稳定,热效率高,系统设计合理,烟气回收率高,能够节约能源,物尽所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的锅内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有孔封头、2压力表管座、3吊耳、4安全阀管座、5主气阀管座、6筒体、7无孔封头、8人孔装置、9进水管座、10锅内装置、11水位计管座、12右集箱、13第一水冷壁管、14第二水冷壁管、15第三水冷壁管、16下降管、17左集箱、18副气阀管座、19 本体、20管道仪表、21结构框架、22炉墙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4,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包括本体19,本体19,本体 19包括有结构框架21,结构框架21的四周设置有炉墙保温层22,结构框架21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仪表20,结构框架21内设置有筒体6,筒体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有孔封头1和无孔封头7,有孔封头1上安装有人孔装置8,筒体6内设置有锅内装置10,锅内装置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座9,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管座11,锅内装置 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 15、下降管16分别连接有右集箱12和左集箱17。
21.本实用新型中,筒体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耳3。
22.本实用新型中,筒体6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管座2、安全阀管座 4、主气阀管座5、副气阀管座18,且压力表管座2、安全阀管座4、主气阀管座5、副气阀管座18依次设置。
2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均为两个。
2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的倾斜角度设定在8度至15度之间。
25.本实用新型中,该锅炉是单锅筒a型纵置式余热蒸汽锅炉,锅炉水循环采用自然循环方式,余热为无腐蚀洁净烟气,传热方式为辐射和对流,热量从隧道窑前侧引入,经三层水冷壁管换热后,进入隧道窑然后从烟道排出;锅筒规格为材质为q245r,锅筒上设有压力表、安全阀、水位表等管座,锅筒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处,最高最低水位在正常水位上、下60mm处,锅筒内设有给水、排污等装置,当锅炉给水符合水质标准时,蒸汽品质能够保证。锅筒双侧布置纵向三层水冷壁管,规格为材质为20,此三层水冷壁管为主要受热面,锅筒双侧布置四根下降管,规格为材质为 20.两根集箱,规格材质为20.水冷壁管和下降管,集箱和锅筒构成一个自然水循环系统。
26.自然循环锅炉的工质的受热面的流动特点:烟气是水平方向地流过垂直方向安装的水冷壁的,管中的水汽混合物与下降管中冷水的密度差,是维持蒸发器中汽水混合物自
然循环的动力,故,水冷壁管的水汽混合物的流向决定着自然循环的动力的强弱,经过反复论证,我们开发的余热锅炉水冷壁管的倾斜角度设定在8度至15度之间,为自然循环的动力与烟气流动配合最理想的结构布置;
27.通过项目对锅炉的热动力分析和隧道窑烟气成分的测试,对其烟气有害气体和低温冷凝对锅炉腐蚀情况进行评估,提出锅炉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减小腐蚀延长锅炉使用寿命的解决方案,既是余热锅炉与隧道窑的布置位置应当布置温度要求600度到900度区间;
28.通过项目对锅炉的自动化设备及仪表的安装,提高给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避免锅炉缺水事故的发生,通过检测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对相关参数进行实时检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包括本体(19),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9),所述本体(19)包括有结构框架(21),结构框架(21)的四周设置有炉墙保温层(22),结构框架(21)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仪表(20),所述结构框架(21)内设置有筒体(6),筒体(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有孔封头(1)和无孔封头(7),有孔封头(1)上安装有人孔装置(8),所述筒体(6)内设置有锅内装置(10),锅内装置(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座(9),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管座(11),所述锅内装置(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所述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分别连接有右集箱(12)和左集箱(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吊耳(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6)的顶部安装有压力表管座(2)、安全阀管座(4)、主气阀管座(5)、副气阀管座(18),且压力表管座(2)、安全阀管座(4)、主气阀管座(5)、副气阀管座(18)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均为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冷壁管(13)、第二水冷壁管(14)、第三水冷壁管(15)、下降管(16)的倾斜角度设定在8度至15度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利用领域,应用于铸造行业退火炉上的一种环保余热锅炉,包括本体,所述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有结构框架,结构框架的四周设置有炉墙保温层,结构框架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仪表,所述结构框架内设置有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有孔封头和无孔封头,有孔封头上安装有人孔装置,所述筒体内设置有锅内装置,锅内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座,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计管座,所述锅内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所述第一水冷壁管、第二水冷壁管、第三水冷壁管、下降管分别连接有右集箱和左集箱。本实用新型锅炉热负荷稳定,热效率高,系统设计合理,烟气回收率高,能够节约能源,物尽所用。尽所用。尽所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锋 王云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城市信源锅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