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一种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9  206

【专利下载】【专利代理】【商标和版权申请】Tel:1821566033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可正反使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结构的推陈出新,各种新颖结构的不断推出,这也要求电连接器也需要各种结构来适应产品的结构。
3.usb type c连接器是近年来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在使用时不需要区分方向,因而使用方便,自推出后深受用户喜欢。但是,现有的usb typec连接器,按usb协会定义制作,一般分为上下两排金属端子、中间一层金属片作卡钩的三层结构,工艺复杂,金属端子数量多,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本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数量少,便于生产,强度和可靠性好,且能够传输电能和传输信号。
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其包括:
7.绝缘本体,其具有座部、设于所述座部前端的舌板、以及设于所述舌板的两个侧部的槽部;
8.金属壳体,其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且于所述舌板的周围形成有插接空间;
9.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分别从两个所述槽部露出的两个卡钩端子;
10.一个电源端子;
11.一个接地端子;以及
12.两个信号端子,其中一个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处于所述舌板正面,另一个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处于所述舌板的反面;
13.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接地端子的任意一个均是一个整体,且具有:
14.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基板部;
15.自基板部弯折并延伸至所述舌板的正面和反面的接触部;以及
16.自基板部延伸出所述座部的后端的焊脚;
17.两个所述信号端子的任意一个均是一个整体,且具有:
18.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基板部;
19.设于所述舌板的正面或反面的接触部;以及
20.跨越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且连接所述信号端子的基板部和接触部的桥接部;
21.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所述接地端子的基板部以及两个所述信号端子的基板部均处于同一平面;
22.所述卡钩端子由独立板体构成且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部分具有凸起部和倒
钩部。
23.优选地,所述信号端子的桥接部为u形结构,所述桥接部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24.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处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间的一个平面,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的前端具有u形分叉部,所述电源端子的处于舌板正面的接触部及处于舌板反面的接触部是从u形分叉部的两个分支对应弯折延伸而成。
25.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及两个接触部在所述舌板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前的u形。
26.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的基板部处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中间的一个平面,所述接地端子于该平面的对应所述舌板的近前端的位置还具有一个横向延伸部,所述接地端子的其中一个接触部是连接在接地端子的基板部的前端和所述横向延伸部的一端,所述接地端子的另一个接触部是从所述横向延伸部的另一端延伸而成。
27.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的横向延伸部及两个接触部在所述舌板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后的u形,所述电源端子的基板部及两个接触部在所述舌板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前的u形、并且是处于所述接地端子的横向延伸部及两个接触部在所述舌板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内。
28.优选地,所述卡钩端子的前端的内侧向后凹陷形成有第一台阶部,所述卡钩端子的凸起部面向所述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背部设置,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接地端子上的弯折部抵接配合。
29.优选地,所述卡钩端子还具有与所述接地端子的基板部对应的延伸部、以及与所述接地端子的基板部和接触部之间的弯折部对应的第二台阶部,所述卡钩端子的延伸部和第二台阶部均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
30.优选地,所述倒钩部处于卡钩端子的所述延伸部的侧部,每一个所述卡钩端子由一个金属片制成。
31.优选地,所述电源端子的焊脚和所述接地端子的焊脚为表面贴装式焊脚。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3.本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数量少,便于生产,强度和可靠性好,且能够传输电能和传输信号。
附图说明
34.图1为本实施例含信号端子的正反双面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35.图2为其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36.图3为其爆炸图;
37.图4为其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8.图5为其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其信号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其卡钩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41.图8为各端子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42.图9为结合有各端子的绝缘本体的正面的示意图;
43.图10为结合有各端子的绝缘本体的反面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
45.1、壳体;
46.2、绝缘本体;21、座部;22、舌板;23、槽部;
47.3、电源端子;31、第一焊脚;32、第一基板部;33、u形分叉部;34、分支;35、第一接触部;
48.4、接地端子;41、第二焊脚;42、第二基板部;43、第二接触部;44、横向延伸部;45、弯折部;
49.5、卡钩端子;51、第一台阶部;52、前钩部;53、凸起部;54、第二台阶部;55、纵向延伸部;56、倒钩部;
50.6、信号端子;61、第三焊脚;62、第三基板部;63、桥接部;64、第三接触部;
51.7、插接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53.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金属壳体1,两个卡钩端子5,两个信号端子6,一个电源端子3和一个接地端子4。其中的绝缘本体 2具有座部21、座部21前端的舌板22、以及舌板22的两个侧部的槽部23,金属壳体1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2外且于所述舌板22的周围形成有插接空间7。
54.图4、图5、图6和图7中分别示出了电源端子3、接地端子4、信号端子 6和卡钩端子5的结构,图8示出了电源端子3、接地端子4、信号端子6和卡钩端子5四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9-图10中示出了各端子结合于绝缘本体2 后的状态。其中,图9中舌板22的正面朝外,图10中舌板22的反面朝外。
55.结合图4至图10,两个卡钩端子5被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两个卡钩端子5的前钩部52对应从舌板22的两个所述槽部23露出。
56.电源端子3和接地端子4的任意一个均是一个整体,且电源端子3和接地端子4各自包括: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的基板部;自基板部弯折并延伸至所述舌板22的正面和反面的接触部;以及自基板部延伸出所述座部21的后端的焊脚。
57.两个信号端子6的任意一个均是一个整体,且信号端子6具有: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的基板部;接触部;以及跨越所述电源端子3的基板部、且连接所述信号端子6的基板部和接触部的桥接部63;其中,一个信号端子6的接触部处于所述舌板22正面,另一个信号端子6的接触部处于所述舌板22的反面。
58.所述电源端子3的基板部(第一基板部32)、所述接地端子4的基板部(第二基板部42)、以及两个信号端子6的基板部(第三基板部62)处于同一平面。
59.两个卡钩端子5各自由独立板体构成且其埋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的部分具有凸起部53。
60.在上述实施例中,舌板22的正面和反面各有一个电源接触部、一个接地接触部和一个信号接触部,在舌板22的两个侧部的槽部23中各自设有金属材质的前钩部52,连接器能够实现正插和反插。由于仅有一个电源端子3,一个接地端子4、两个信号端子6和两个卡钩端子5,没有其它的端子,舌板22正面和反面的电源接触部由同一根金属构成,舌板22正
面和反面的接地接触部也是由同一根金属构成,信号端子6通过桥接部63将其焊脚和接触部连为一体,这使得正反双面电连接器不但能够传输电能和传输信号,而且内部的端子数量大大减小,内部结构得以大大精减,从而便于生产。同时,卡钩端子5由独立板体构成,且其上的凸起部53使得卡钩端子5与绝缘本体2的结合更加牢固,使得电连接器的寿命得以大大增强。
61.为便于区分,以下将电源端子3的基板部、接触部和焊脚,称为第一基板部32、第一接触部35和第一焊脚31;将接地端子4的基板部、接触部和焊脚,称为第二基板部42、第二接触部43和第二焊脚41;将信号端子6的基板部、接触部和焊脚,称为第三基板部62、第三接触部64和第三焊脚61。
62.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6,信号端子6的桥接部63为u形结构,所述桥接部 63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不但能够避免信号端子6与电源端子3、信号端子6与接地端子4发生短路,在成型绝缘本体2是的塑胶材料能够填充进入u 形的桥接部63的凹陷部,可以增加信号端子6与绝缘本体2的结合强度,有助于延长连接器的寿命。
63.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4,第一基板部32处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中间的一个平面,第一基板部32的前端具有u形分叉部33,处于舌板22正面的第一接触部35及处于舌板22反面的第一接触部35是从u形分叉部33的两个分支34 对应弯折延伸而成。这种结构的电源端子3可以通过金属板材冲压成型,具有易于制造的特点。第一基板部32和两个第一接触部35在所述舌板22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前的u形。
64.进一步结合图3和图5,第二基板部42处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中间的一个平面,所述接地端子4于该平面的对应所述舌板22的近前端的位置还具有一个横向延伸部44,一个第二接触部43是连接在第二基板部42的前端和所述横向延伸部44的一端,另一个第二接触部43是从所述横向延伸部44的另一端延伸而成。这种结构的接地端子4可以通过金属板材冲压成型,且不与电源端子3 交叉,具有易于制造的特点。
65.进一步结合图3、图5和图8,接地端子4的横向延伸部44及两个第二接触部43在所述舌板22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后的u形,所述电源端子3的第一基板部32及两个第一接触部35在所述舌板22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为开口向前的u形、并且是处于所述接地端子4的横向延伸部44及两个第二接触部43在所述舌板22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影内。可以看出,上述构造的接地端子 4和电源端子3,不但各自用一根金属构成,能够在舌板22的正面和反面分别形成电源接触部和接地接触部,具有结构精简的特点,而且两根金属没有发生交叉,易于组装。
66.进一步结合图6、图4和图8,一个信号端子6的桥接部63从正面跨设于电源端子3的u形分叉部33,另一个信号端子6的桥接部63从反面跨设于电源端子3的u形分叉部33。
67.进一步结合图7、图8,卡钩端子5的前端的内侧向后凹陷形成有第一台阶部51,所述卡钩端子5的凸起部53面向所述接地端子4的第二接触部43的背部设置,所述第一台阶部51与所述接地端子4上的弯折部45抵接配合。上述凸起部53使得卡钩端子5和接地端子4之间形成间隙,可供成型绝缘本体2 时构成绝缘本体2的材料填充进入,从而使端子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上述第一台阶部51与弯折部45的配合也使得卡钩端子5和接地端子4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进一步,所述卡钩端子5还具有与所述接地端子4的第一基板部32 对应的纵向延伸部55、以及与所述接地端子4的第二基板部42和第二接触部 43之间的弯折部45对应的
第二台阶部54,所述卡钩端子5的纵向延伸部55 和第二台阶部54均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进一步增强了卡钩的牢固度。所述卡钩端子5的纵向延伸部55的侧部还具有倒钩部56,所述倒钩部56埋设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该设计使得卡钩抵抗向前拉力的能力更好,寿命得以进一步延长。
68.上述电连接器在制造时,首先制造信号端子6、电源端子3、接地端子4 和卡钩端子5,然后将它们支撑在绝缘本体2的注塑模具中,注塑,形成含有上述各端子的绝缘本体2,最后与壳体1装配,即可。
69.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