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环网柜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7  175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网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地埋式环网柜。


背景技术:

2.环网柜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高压开关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
3.环网柜在使用时,由于其本身的重要性,其内部的组件和承载强度的增加,现有的环网柜在安装时需要和外界的电缆连接,但是由于电缆的中的线芯过多,导致电缆较粗,电缆的柔软性降低,进而导致人员在进行电缆的安装时无法顺利拨动电缆实现电缆和环网柜的中的电路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电缆的中的线芯过多,导致电缆较粗,电缆的柔软性降低,进而导致人员在进行电缆的安装时无法顺利拨动电缆实现电缆和环网柜的中的电路安装的问题,而提出的地埋式环网柜。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地埋式环网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柜体底部靠近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进线端,所述柜体的两侧内表面位于进线端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所述柜体的内部后表面两侧位于挡块的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杆和螺纹杆,所述柜体的内部前侧位于挡块的位置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和导杆滑动贯穿设置,且夹块和螺纹杆螺纹贯穿设置,所述柜体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两侧内表面底部靠近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轴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收纳槽的后表面中心处靠近顶部位置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收纳槽的内顶部开设有导槽,所述导槽的内部靠近后侧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块。
6.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隔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底部位置和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夹块的四周外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和两个挡块的相对一侧滑动连接,所述夹块的两侧外表面和柜体的两侧内表面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柜体的底部前侧的两个拐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所述柜体的底部后侧位置的两个拐角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相向一侧靠近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圆盘。
9.优选的,所述丝杆的表面和滑块呈螺纹贯穿设置,所述丝杆的前端贯穿柜体向外延伸固定连接有调节块。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位于限位槽内的部分处在限位槽内靠近后侧位置,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后侧和安装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的前表
面贯穿隔板。
11.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和滑块的底部后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倒角。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挡块、导杆、螺纹杆和夹块,使用时将外界的粗电缆的一端放置在夹块和进线端之间,通过设置挡块和导杆,便于通过挡块实现夹块的位置限定,即保证夹块只能实现水平移动,同时通过设置导杆并且通过导杆和夹块的滑动贯穿,实现夹块一侧的位置限定,进而保证到螺纹杆旋转时,通过螺纹杆和夹块的螺纹贯穿以及夹块和导杆的滑动贯穿实现夹块移动,进而实现夹块推动电缆的一端弯曲并逐渐移动至进线端实现电缆的安装,并且通过固定夹块的位置实现电缆的限位,即防止电缆晃动造成连接处损坏。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转轴、丝杆、固定块、滑块和圆盘,便于通过旋转调节块实现丝杆旋转,进而实现和丝杠螺纹贯穿的滑块移动,并且实现滑块接触到固定块,并实现固定块向下移动至圆盘接触到地面,并且随着滑块的不断移动,固定块逐渐向下移动并以地面为支撑实现防滑垫翘起,进而便于通过圆盘和滚轮实现柜体的移动搬运。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地埋式环网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地埋式环网柜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地埋式环网柜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地埋式环网柜图1的仰侧结构示意图。
19.图例说明:1、柜体;2、隔板;3、安装板;4、限位槽;5、矩形块;6、进线端;7、夹块;8、挡块;9、导杆;10、调节块;11、固定块;12、防滑垫;13、转轴;14、圆盘;15、滑块;16、丝杆;17、导槽;18、滚轮;19、螺纹杆;20、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实施例,如图1-4所示,地埋式环网柜,包括柜体1,柜体1的内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限位槽4,隔板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表面底部位置和限位槽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安装板3位于限位槽4内的部分处在限位槽4内靠近后侧位置,限位槽4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块5,矩形块5的后侧和安装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矩形块5的前表面贯穿隔板2,柜体1底部靠近后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进线端6,柜体1的两侧内表面位于进线端6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挡块8,柜体1的内部后表面两侧位于挡块8的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导杆9和螺纹杆19,柜体1的内部前侧位于挡块8的位置设置有夹块7,夹块7和导杆9滑动贯穿设置,且夹块7和螺纹杆19螺纹贯穿设置,夹块7的四周外
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和两个挡块8的相对一侧滑动连接,夹块7的两侧外表面和柜体1的两侧内表面滑动连接。
23.其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隔板2便于实现柜体1中的空间划分,即在隔板2的顶部安装若干仪表,而在柜体1的底部安装线路,并且通过设置安装板3,便于实现若干仪表的安装,同时通过设置安装板3的底部和限位槽4滑动连接,进而实现安装板3可以在隔板2的顶部滑动,进而便于人员检修安装靠近柜体1后表面的仪表,并且通过和限位槽4的滑动连接保证安装板3在滑动时的位置固定,即防止安装板3倾斜,如图3所示,螺纹杆19的前端面固定安装了一个六边形块,便于通过旋转六边形块实现螺纹杆19旋转,而且夹块7的后表面设置有若干弧形槽,可以防止在推动电缆移动的时候电缆晃动。
24.如图1-4所示,柜体1的底部前侧的两个拐角位置分别设置有滚轮18,柜体1的底部后侧位置的两个拐角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2,两个固定块11的相向一侧靠近前侧位置转动连接有圆盘14,柜体1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20,收纳槽20的两侧内表面底部靠近后侧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13,转轴13的轴面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11,收纳槽20的后表面中心处靠近顶部位置转动连接有丝杆16,丝杆16的表面和滑块15呈螺纹贯穿设置,丝杆16的前端贯穿柜体1向外延伸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0,收纳槽20的内顶部开设有导槽17,导槽17的内部靠近后侧位置滑动连接有滑块15,固定块11的顶部和滑块15的底部后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倒角。
25.其上述部件达到的效果为,正常使用时通过滚轮18和防滑垫12可以实现柜体1的位置固定,通过滑块15和导槽17的滑动连接,即保证滑块15只能实现水平移动,而无法旋转,并且导槽17的截面呈凸字形设置,便于对滑块15起限位作用,即防止滑块15掉落,而通过设置转轴13,并且通过转轴13和柜体1的转动连接,便于保证在正常使用时,固定块11的一端是自然的搭在地面上,此时圆盘14对地面没有任何的作用力,而通过设置丝杆16和滑块15的螺纹贯穿连接,进而保证在旋转丝杆16时,实现滑块15水平移动,而通过在固定块11的顶部和滑块15的底部后侧位置分别设置有倒角,便于随着滑块15的移动实现滑块15进入固定块11的顶部,并实现两个倒角位置接触,而如图3所示两个倒角的斜面不是平行设置,因此随着滑块15在固定块11的表面移动,实现固定块11的一端以转轴13的中线为圆心实现向下旋转,此时圆盘14和地面之间有一定作用力,可以实现柜体1的一端翘起。
26.工作原理;柜体1在组装时,通过安装板3和限位槽4的滑动连接实现安装板3滑出柜体1的内部,进而便于人员安装固定若干仪表,同时外界的电缆延伸至柜体1的内部并与夹块7一侧的弧形槽接触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距离保证,通过螺纹杆19旋转实现夹块7推动电缆移动至进线端6的位置,实现电缆和进线端6的安装固定,并通过夹块7实现电缆一侧的支撑,搬运时,通过旋转调节块10实现丝杆16旋转,进而实现滑块15移动并且通过滑块15移动至固定块11的表面并且在固定块11的表面滑动,进而实现固定块11向下旋转实现圆盘14接触在地面,并且随着滑块15的移动实现柜体1底部的防滑垫12上升脱离地面,进而实现柜体的搬运。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