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密封防腐蚀液体滑环。
背景技术:
2.近代,在工业设备的高端领域中,多有诸如公转、自转等多元相对运动的要求。即机械设备360
°
连续旋转运动的同时,旋转体上还需要多元运动。有运动,就需要能源,如电能源、流体压力能源等。有时,也需要控制信号源,如光纤信号、高频信号等。任何相对连续旋转360
°
的电气部件之间需要传输功能电源、弱电信号、光信号、气压、水压、油压等不同能源介质,以确保电器在旋转运动时还能自由运动的机电设备,都必须使用旋转连通装置。
3.其中,滑环也称做旋转电气接口、电气旋转关节,可用于任一要求无限制连续旋转时从固定结构到旋转结构传输电源和数据信号的电统中;滑环通常安装在设备的旋转中心,主要由旋转与静止两大部分组成。旋转部分连接设备的旋转结构并随之旋转运动,称为“转子”,静止部分连接设备的固定结构的能源,称为“定子”,在现有技术中,液体滑环在轴承的一侧设置有可限制腐蚀性液体进入轴承内部的轴承盖来保护轴承不被腐蚀,但仅靠该结构对于轴承的保护不够全面,因此需要设计更进一步的保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全密封防腐蚀液体滑环。
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密封防腐蚀液体滑环,包括壳体、转子主轴、转子绝缘套、定子主轴、定子绝缘套与液体导电介质,所述转子主轴上的转子绝缘套外同轴设置轴承,所述轴承一侧设置用于将轴承与外部隔绝的轴承盖组件,所述轴承盖组件与转子主轴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一侧与轴承端面贴合形成限位,所述轴套外同轴套设有与所述轴套周向联动配合的端面旋转密封件,所述端面旋转密封件的一个外端部与轴承盖组件的外端面相贴合使所述端面旋转密封件、轴承盖组件与轴套之间形成封闭腔室,所述封闭腔室中设置润滑油脂。
6.所述旋转密封件由密封件主体与唇舌相连接组成,所述唇舌的外端部与轴承盖组件的外端面相贴合。
7.所述密封件主体与轴承盖组件沿转子主轴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唇舌倾斜设置使其一端与密封件主体相连接且另一端贴合轴承盖组件的外端面。
8.所述唇舌与密封件主体靠近轴承盖组件的端面相连且相连部位为接近转子主轴的内周。
9.所述唇舌与密封件主体靠近轴承盖组件的端面之间圆角过渡。
10.所述轴承盖组件由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与盖板密封件组成,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相配合且中间设置盖板密封件,所述盖板密封件的一侧抵接轴套且与轴套形成过盈配合。
11.所述盖板密封件由定位板和密封板组成,所述定位板与密封板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密封板的一侧抵接轴套且与轴套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定位板位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形成的空隙内。
12.所述密封板位于靠近第一盖板的一侧,以使腐蚀性液体被密封板所阻挡并顺着密封板的斜面流到滑环外部。
13.所述密封板、第二盖板、轴承以及轴套所围成的空间内可填充润滑脂。
14.所述定子绝缘套朝向转子绝缘套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液体导电介质流出的阻挡唇,所述转子绝缘套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阻挡唇的凹槽,所述阻挡唇的一端于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远离阻挡唇的一侧于凹槽内设置有弹性发泡棉。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在轴套上设置端面旋转密封件,端面旋转密封件的唇舌与轴承盖组件抵接,且端面旋转密封件、轴承盖组件与轴套之间形成间隙,并在间隙中设置润滑油脂,在转子主轴转动时,除了轴承盖组件能防止腐蚀性液体进入轴承及滑环内部,端面旋转密封件能更进一步的起到保护轴承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端面旋转密封件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1-转子主轴,2-轴套,21-凸缘,3-端面旋转密封件,31-封闭腔室,32-密封件主体,33-唇舌,34-圆角,4-轴承盖组件,41-盖板密封件,411-定位板,412-密封板,42-第一盖板,43-第二盖板,5-轴承,6-转子绝缘套,7-液体导电介质,8-定子绝缘套,9-壳体,10-定子主轴,11-第二密封件,12-弹性发泡棉,13-阻挡唇,14-凹槽,15-第一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24.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5.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全密封防腐蚀液体滑环,包括壳体9、转子主轴1、转子绝缘套6、定子主轴10、定子绝缘套8与液体导电介质7,所述转
子主轴1上的转子绝缘套6外同轴设置轴承5,所述轴承5一侧设置用于将轴承5与外部隔绝的轴承盖组件4,所述轴承盖组件4与转子主轴1之间设有轴套2,所述轴套2上设有凸缘21,所述凸缘21一侧与轴承5端面贴合形成限位,所述轴套2外同轴套设有与所述轴套2周向联动配合的端面旋转密封件3,所述端面旋转密封件3的一个外端部与轴承盖组件4的外端面相贴合使所述端面旋转密封件3、轴承盖组件4与轴套2之间形成封闭腔室31,所述封闭腔室31中设置润滑油脂;在转子主轴1旋转过程中,端面旋转密封件3贴合轴承盖组件4防止腐蚀性液体进入轴承及滑环内部,同时伴随润滑油脂不断流出,减少旋转的摩擦阻力,从而降低端面旋转密封件3的损耗,延迟使用寿命,同时润滑油脂也可起到防止腐蚀性液体进入轴承及滑环内部的作用;另外,端面旋转密封件3包括:水封、油封或者针对性设计的具有端面旋转密封效果的结构。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密封件3由密封件主体32与唇舌33相连接组成,所述唇舌33的外端部与轴承盖组件4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密封件主体32与轴承盖组件4沿转子主轴1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置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所述唇舌33倾斜设置使其一端与密封件主体32相连接且另一端贴合轴承盖组件4的外端面;所述唇舌33与密封件主体32靠近轴承盖组件4的端面相连且相连部位为接近转子主轴1的内周;所述唇舌33与密封件主体32靠近轴承盖组件4的端面之间圆角34过渡。
27.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盖组件由第一盖板42、第二盖板43与盖板密封件41组成,所述第一盖板42与第二盖板43相配合且中间设置盖板密封件41,所述盖板密封件43的一侧抵接轴套2且与轴套2形成过盈配合,其中,盖板密封件43由具有高弹性、高耐磨的塑料片构成;
28.所述盖板密封件41由定位板411和密封板412组成且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定位板411与密封板41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密封板412的一侧抵接轴套2且与轴套2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定位板411位于第一盖板42与第二盖板43所形成的空隙内;其中,所述密封板412位于靠近第一盖板42的一侧,以使腐蚀性液体被密封板412所阻挡并顺着密封板412的斜面流到滑环外部。
2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412、第二盖板43、轴承5以及轴套2所围成的空间内可填充润滑脂,从而延长滑环的使用寿命。
30.进一步的,所述定子绝缘套8朝向转子绝缘套6的一侧设有用于阻挡液体导电介质流出的阻挡唇13,所述转子绝缘套6的一侧设置有可容纳阻挡唇13的凹槽14,所述阻挡唇13的一端于凹槽14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5,所述第一密封件15远离阻挡唇13的一侧于凹槽14内设置有弹性发泡棉12;具体的,由于弹性发泡棉12具有一定弹性并对第一密封件15造成挤压,使得第一密封件15与阻挡唇13之间具有压力,可通过第一密封件15的作用避免液体导电介质7流出,弹性发泡棉12内置有润滑剂,使得与弹性发泡棉12相抵接的第一密封件15具有油性,以降低第一密封件15与转子绝缘套6、阻挡唇13之间的摩擦。当转子主轴1与定子主轴10进行相对运动时,弹性发泡棉12像弹簧一样,具有缓冲的效果;与此同时,第一密封件15与转子绝缘套6、阻挡唇13之间有摩擦、无磨损,从而提高第一密封件15以及弹性发泡棉12的使用寿命;在上述过程中,弹性发泡棉12与第一密封件15构成具有缓冲效果的弹性密封结构。
31.所述转子绝缘套6与壳体9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1,所述第二密封件11的一端弹性抵接有转子绝缘套6。
3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密封件15优选为聚甲醛或聚四氟乙烯。由于材料本身具有自润滑性以及耐磨性,进而可提高第一密封件15的使用寿命。
3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盖板42优选为金属材质,第二盖板43优选为金属或工程塑料材质。
34.本实施例中的液体导电介质7为水银、镓合金等。
3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