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径测量尺。
背景技术:
2.板材等在弯制过渡弧后,需要对过渡弧的半径进行测量,以确认使弯制的过渡弧内径符合的需求,现有的三点内径测量设备适配性差,测量内径较大的过渡弧时,其主尺也较长,使测量设备的整体体积大,不便于使用和携带,测量内径较大的过渡弧时,其主尺也较短,易造成操作者的读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径测量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但现有的测量设备适配性差,测量内径较大的过渡弧时,其主尺也较长,使测量设备的整体体积大,不便于使用和携带,测量内径较大的过渡弧时,其主尺也较短,易造成操作者的读数误差的问题。
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内径测量尺,包括:中心杆、标尺支架、滑竿支架和滑动定位杆;
6.所述标尺支架包括标尺杆和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标尺杆的一端;所述滑竿支架包括滑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滑杆的一端;
7.所述标尺杆安装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和所述滑杆安装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均铰接在所述中心杆同一端,使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分别位于所述中心杆的两侧;
8.所述标尺杆上套接有游标尺,所述滑杆上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动定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游标尺和所述滑套铰接;
9.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标尺杆的轴线,所述第二定位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滑杆的轴线,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长度等于第二定位杆的长度。
10.优选地,所述中心杆靠近销轴的一端设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二定位杆上设有第二滚轮;
11.其中,所述第一滚轮轴线与所述第三滚轮轴线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标尺杆的轴线;所述第二滚轮轴线与所述第三滚轮轴线的连线垂直于所述滑杆的轴线;
12.所述第一滚轮轴线与所述第三滚轮轴线连线的长度、所述第二滚轮轴线与所述第三滚轮轴线连线的长度和滑动定位杆的长度相等。
13.优选地,所述中心杆远离所述第三滚轮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中心杆同轴;
14.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可转动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的螺杆与所述中心杆同轴,所述丝杠的螺母与所述滑动定位杆固定连接。
15.优选地,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三滚轮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外并固定连接有把手。
16.优选地,所述中心杆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导槽,所述导槽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所述螺母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导槽与所述滑动定位杆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中心杆的一端设有销轴,所述标尺杆的一端和所述滑杆的一端均可转动设置在所述销轴上。
18.优选地,所述销轴与所述第三滚轮同轴。
19.优选地,所述标尺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
20.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
21.优选地,所述滑动定位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长度。
22.优选地,所述滑动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长度。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4.第一固定杆垂直于标尺杆,第二固定杆垂直于滑杆,且第一固定杆的长度等于第二固定杆的长度,第一固定杆两端与过渡弧圆心的连线和第一固定杆围合的三角形与标尺杆、滑杆和滑动定位杆围合的三角形相似,通过相似三角形原理,此时过渡弧的半径等于第一固定杆长度除以滑动定位杆的长度后标尺杆测量的长度,即在保证测量设备尺寸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使用较长的滑动定位杆,用于测量半径较小的过渡弧的半径,提高读数的准确性;使用较短的滑动定位杆,用于测量半径较大的过渡弧的半径,仅通过更换滑动定位杆的长度,即可实现不同尺寸的过渡弧半径测量,测量方便、适配性广。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原理示意图。
28.图中标记:1-中心杆,4-滑动定位杆,101-螺杆,102-把手,201-标尺杆,202-第一定位杆,203-游标尺,204-第一连接板,301-滑杆,302-第二定位杆,303-滑套,304-第二连接板,501-第一滚轮,502-第二滚轮,503
‑ꢀ
第三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30.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径测量尺,包括中心杆1、标尺支架和滑竿支架。
31.标尺支架包括标尺杆201和第一定位杆202,第一定位杆20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标尺杆201的一端,标尺杆201与第一定位杆20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204,以增强标尺杆201与第一定位杆202之间的抗形变能力,避免使用过程中标尺杆201与第一定位杆202之间的角
度发生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滑竿支架包括滑杆301和第二定位杆302,滑杆301与第二定位杆302设有第二连接板304,用途与第一连接板204一致,第一连接板204和第二连接板304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也可一体成型制成。第一定位杆202的轴线垂直于标尺杆201的轴线,使标尺支架呈l型,第二定位杆302的轴线垂直于滑杆301的轴线,使滑竿支架呈l型,第一定位杆202的长度等于第二定位杆302的长度。
32.标尺杆201的一端和滑杆301的一端均铰接在中心杆1的同一端,第一定位杆202和第二定位杆302分别位于中心杆1的两侧。
33.本实施例中,中心杆1的一端设有销轴,标尺杆201连接的一端和滑杆301的一端均可转动设置在销轴上。
34.转动标尺杆201和滑杆301,使第一定位杆202、第二定位杆302和中心杆1各有一点与弧面接触,圆弧面内三点即可确定一个圆形。
35.标尺杆201上套接有游标尺203,标尺杆201上设有长度刻度,游标尺203也设有与标尺杆201匹配的刻度,游标尺203用于精确读取长度数值,游标尺203上还设有紧固螺栓,用于将游标尺203锁紧在标尺杆201 上,避免读数时游标尺203滑动造成误差。
36.滑杆301上套接有滑套303,游标尺203与滑套303之间连接有滑动定位杆4,滑动定位杆4两端分别与游标尺203和滑套303铰接,使滑动定位杆4沿中心杆1的轴线移动时,滑套303和游标尺203能够滑动。
37.中心杆1靠近销轴的一端设有第三滚轮503,第一定位杆202上设有第一滚轮501,第二定位杆302上设有第二滚轮502;其中,第一滚轮501 轴线与第三滚轮503轴线的连线垂直于标尺杆201的轴线;第二滚轮502 轴线与第三滚轮503轴线的连线垂直于滑杆301的轴线;第一滚轮501轴线与第三滚轮503轴线连线的长度、第二滚轮502轴线与第三滚轮503轴线连线的长度和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相等。滚轮在过渡弧的内壁滚轮更迅速,提升测量的效率,且不会划伤过渡弧的内壁。
38.中心杆1远离第三滚轮503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与中心杆1同轴;第一安装孔内可转动安装有丝杠,丝杠的螺杆101与中心杆1同轴,丝杠的螺母与滑动定位杆4固定连接。
39.螺杆101远离第三滚轮503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安装孔外并固定连接有把手102,便于操作者转动丝杠的螺杆101,把手102可为杆状,也可为六角螺母状。转动把手使螺杆101转动使螺母上升或下降,便于精确调整各滚轮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0.中心杆1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导槽,导槽与第一安装孔连通,螺母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穿出导槽与滑动定位杆4固定连接,且是滑动定位杆4的轴线与中线杆的轴线保持垂直。
41.如图2所示,a、b、c分别为第二滚轮502、第三滚轮503和第一滚轮501与圆弧的接触点,o为过渡弧的圆心,d为游标尺203位于标尺杆 201上的点,e为滑套303位于滑杆301上的点,de即为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r为过渡弧的半径。
42.cb
⊥
bd,be
⊥
ba,de=bc=ba,滑动定位杆4为de,由于
△
bde、
△
obc与
△
oba全等,则bd=be=oa=oc=r,bd为检测的过渡弧半径,即通过游标尺203的读数即可获得过渡弧的半径。
43.在应用过程中,增长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大于第一定位杆202
的长度。此时游标尺203和滑套303分别对应的位置为f 和g,即fg=nde,此时的r长=be/n,即拓宽的了r的下限,便于测量半径较小过渡弧的半径。
44.缩短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使滑动定位杆4的长度小于第一定位杆202 的长度,即拓宽的了r的上限,便于检测半径较大的过渡弧的半径。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