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2.灌溉装置为补充作物、植物所需水分的设备。为了保证作物和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供给作物和植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和植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3.传统的灌溉装置只能满足基础的灌溉需求,对于喷头没有保护,雨水带来的杂质容易造成喷头堵塞,从而影响出水,影响灌溉的效果,在防护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一般无法根据需要调节水量的大小,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于喷头没有保护,雨水带来的杂质容易造成喷头堵塞,从而影响出水,影响灌溉的效果,在防护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
7.浇灌设备,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连接有送水管,所述送水管的顶端连接有储水腔;
8.防堵塞机构,包括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表面嵌入有过滤网,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嵌入有转动轴,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防护盖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防护盖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防护盖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表面嵌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端连接有弹簧;
9.调节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孔。
10.优选的,所述储水腔的表面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送水管呈圆柱状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的顶端,所述连接管呈两组和储水腔的表面连接,所述喷头呈六组和连接管的表面对应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卡槽呈两组开设在防护盖的表面,所述过滤网呈圆形形状嵌入在卡槽的表面,所述密封圈呈两组设置在防护盖的内表面。
12.优选的,所述凹型槽呈凹槽形形状开设在固定座的内侧,所述卡块呈两组嵌入在凹型槽表面开设的槽内,所述弹簧呈两组和凹型槽的底端对应连接。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呈圆柱状和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呈圆盘形形状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孔呈两组开设在第一挡板的内侧。
14.优选的,所述送水管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表面嵌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出水孔,所述限位槽呈凹槽形形状,所述限位槽呈两组开设在送水管的内表面,所述第二挡板呈圆盘状嵌入在限位槽的表面,所述第二出水孔呈两组开设在第二挡板的内侧。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在喷头的表面套接了防护盖,通过密封圈和螺纹的作用实现喷头和防护盖的密封,可以对喷头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防护盖内侧开设的卡槽里嵌入了过滤网,可以对雨水带来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防止喷头堵塞,防护盖的顶端通过转动轴和底端实现转动连接,将插杆从固定座内拔出,可以实现打开防护盖的顶端,方便更换过滤网。
17.2、送水管的内侧设置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内侧开设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相对应,通过转动转盘,实现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的重叠和错位,便于根据需要调节水量的大小,避免过量的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头和防护盖局部的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局部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正视示意图。
22.图中:1、支撑底座;11、送水管;12、储水腔;13、连接管;14、喷头;2、防护盖;21、卡槽;22、过滤网;23、转动轴;24、密封圈;25、螺纹;26、插杆;27、固定座;28、凹型槽;29、卡块;210、弹簧;3、转盘;31、支撑杆;32、第一挡板;33、第一出水孔;34、限位槽;35、第二挡板;36、第二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25.一种园林绿化用灌溉装置,包括:
26.浇灌设备,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表面连接有送水管11,送水管11的顶端连接有储水腔12,储水腔12的表面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4,支撑底座1位于送水管11的底部,对送水管11起到支撑作用;
27.防堵塞机构,包括防护盖2,防护盖2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21,卡槽21的表面嵌入有过滤网22,防护盖2的内侧嵌入有转动轴23,防护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密封圈24,防护盖2的内表面设置有螺纹25,防护盖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26,防护盖2的表面设置有固定座27,固定座27的内侧开设有凹型槽28,凹型槽28的表面嵌入有卡块29,卡块29的底端连接有弹簧210,过滤网22嵌入在卡槽21的表面,对喷头14起到防护作用,可以过滤沙石,防止喷头14堵塞;
28.调节机构,包括转盘3,转盘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挡板32,第一挡板32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出水孔33,送水管11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槽34,限位槽34的表面嵌入有第二挡板35,第二挡板35的内侧开设有第二出水孔36,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5都呈圆盘状,第二挡板35的尺寸大于第一挡板32,第一出水孔33和第二出水孔36相对应,方便出水,转动转盘3,第一出水孔33和第二出水孔36错位,可以实现控制出水量大小。
29.进一步的,送水管11呈圆柱状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的顶端,连接管13呈两组和储水腔12的表面连接,喷头14呈六组和连接管13的表面对应连接,喷头14呈六组连接在连接管13的表面,可以更好的出水,提高灌溉的效率。
30.进一步的,卡槽21呈两组开设在防护盖2的表面,过滤网22呈圆形形状嵌入在卡槽21的表面,密封圈24呈两组设置在防护盖2的内表面,密封圈24呈橡胶材质,设置在防护盖2的内表面便于防护盖2和喷头14实现密封,可以防止漏水。
31.进一步的,凹型槽28呈凹槽形形状开设在固定座27的内侧,卡块29呈两组嵌入在凹型槽28表面开设的槽内,弹簧210呈两组和凹型槽28的底端对应连接,卡块29的底端和弹簧210连接,在弹簧210的作用下,便于卡块29在凹型槽28表面开设的槽内伸缩,对插杆26进行卡合固定,同时弹簧210对卡块29也起到复位的作用。
32.进一步的,支撑杆31呈圆柱状和转盘3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挡板32呈圆盘形形状和支撑杆31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出水孔33呈两组开设在第一挡板32的内侧,支撑杆3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转盘3和第一挡板32,在支撑杆31的作用下,转动转盘3,可以实现带动第一挡板32转动。
33.进一步的,限位槽34呈凹槽形形状,限位槽34呈两组开设在送水管11的内表面,第二挡板35呈圆盘状嵌入在限位槽34的表面,第二出水孔36呈两组开设在第二挡板35的内侧,第二挡板35嵌入在限位槽34的表面,第二挡板35通过限位槽34实现固定。
34.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密封圈24和螺纹25的作用下,喷头14和防护盖2实现密封,可以防止漏水,过滤网22的表面为网状,可以过滤雨水带来的杂质,避免堵塞喷头14,对喷头14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防护盖2的顶端通过转动轴23和底端实现转动连接,固定座27的表面开设了凹型槽28,插杆26插入凹型槽28内,在弹簧210的作用下,实现插杆26和卡块29的卡合,通过用力掰开防护盖2,实现插杆26从固定座27表面的凹型槽28内拔出,实现打开防护盖2的顶部,方便更换过滤网22。
35.送水管11的内部设置了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5,第二挡板35的尺寸大于第一挡板32,第一挡板32和第二挡板35内侧开设的第一出水孔33和第二出水孔36相对应,同时第一挡板32和支撑杆31固定连接,支撑杆31和转盘3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转盘3实现第一挡板32转动,进而第一出水孔33的位置发生变化,当第一出水孔33和第二出水孔36位置重合时,出水量最大,当第一出水孔33和第二出水孔36位置交错,可以实现调节水量变小,有螺杆贯穿转盘3的内侧,当水量调节到固定大小时,转动螺杆将螺杆底部的固定块卡合在支撑底座1表面的槽里,实现转盘3的固定,操作简单,较为实用。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