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
背景技术:
2.纱筒是用来缠绕纱线的筒形器材,在纺纱工序中,需要将纱筒放置在纺纱机上进行绕线,绕线完毕后再进行转移到下一步工序,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一种纱筒的中转结构。
3.现有的纱筒中转结构目前还存在有以下几种不足:
4.在将纱筒放置在络筒机进行绕线后,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依次将纱筒取放在纱筒架上进行转移,整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地弯腰起身,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5.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将纱筒放置在络筒机进行绕线后,通常需要工作人员依次将纱筒取放在纱筒架上进行转移,整个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不断地弯腰起身,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采用矩形块结构,且底座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倒梯形槽,底座的底部呈矩形阵列状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有万向轮,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圆形槽孔;底座的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底座的底部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轴;底座还包括有:推手,推手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后侧;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采用圆柱形结构,且第一传动杆通过加链接旋转设置于底座底部前侧的两组万向轮之间,第一传动杆与前侧两组万向轮同步旋转连接;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二传动杆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前侧,且第二传动杆通过齿轮组与第一传动杆传动连接;固定杆,固定杆采用圆柱形结构,固定杆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杆的前侧设置有收拢杆。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轴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一连接轴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连接轴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底部的前后两侧,前侧一组第一连接轴与第二传动杆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一连接轴还包括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套设于两组第一连接轴的外侧,且第一传动带的宽度与底座底部开槽的宽度相同。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轴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二连接轴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连接轴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的后侧的上下两侧,底部一组第二连接轴通过链
条与后侧一组第一连接轴传动连接;第二连接轴还包括有:第二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套设于两组第二连接轴的外侧;连接板,连接板采用矩形板结构,连接板共设置有五组,且五组连接板等距设置于第二传动带的外侧,连接板的顶部为内侧高外侧底的斜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收拢杆采用楔形块结构,收拢杆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收拢杆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两组固定杆的前侧,收拢杆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圆形槽孔;收拢杆还包括有:固定架,固定架采用开口朝下的u形板结构,固定架固定设置于收拢杆的顶部,且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圆形槽孔;插销,插销采用圆柱形结构,插销滑动设置于固定架的底部,且插销的外侧套设有弹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置有底座、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收拢杆,通过收拢杆将机器上的纱筒收拢至底座的顶部,并通过两组传动带的配合将纱筒运送至工作人员的附近,便于工作人员将纱筒取放至纱筒架上,从而使工作人员无需每次都弯腰取纱筒,再起身放置纱筒,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拢杆拆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8.1、底座;101、推手;102、第一传动杆;103、第二传动杆;104、固定杆;2、第一连接轴;201、第一传动带;3、第二连接轴;301、第二传动带;302、连接板;4、收拢杆;401、固定架;402、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
23.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纺纱纱筒的中转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采用矩形块结构,
且底座1的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式的倒梯形槽,底座1的底部呈矩形阵列状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有万向轮,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呈环形阵列状开设有圆形槽孔;底座1的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轴2;底座1的底部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底座1还包括有:推手101,推手10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后侧;第一传动杆102,第一传动杆102采用圆柱形结构,且第一传动杆102通过加链接旋转设置于底座1底部前侧的两组万向轮之间,第一传动杆102与前侧两组万向轮同步旋转连接;第二传动杆103,第二传动杆103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二传动杆103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前侧,且第二传动杆103通过齿轮组与第一传动杆102传动连接;固定杆104,固定杆104采用圆柱形结构,固定杆104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杆104分别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两侧;固定杆104的前侧设置有收拢杆4;第一连接轴2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一连接轴2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连接轴2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1底部的前后两侧,前侧一组第一连接轴2与第二传动杆10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第一连接轴2还包括有:第一传动带201,第一传动带201套设于两组第一连接轴2的外侧,且第一传动带201的宽度与底座1底部开槽的宽度相同;第二连接轴3采用圆柱形结构,第二连接轴3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二连接轴3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底座1的后侧的上下两侧,底部一组第二连接轴3通过链条与后侧一组第一连接轴2传动连接;第二连接轴3还包括有:第二传动带301,第二传动带301套设于两组第二连接轴3的外侧;连接板302,连接板302采用矩形板结构,连接板302共设置有五组,且五组连接板302等距设置于第二传动带301的外侧,连接板302的顶部为内侧高外侧底的斜面结构。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1前进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102和第二传动杆103旋转,通过第一传动杆102通过齿轮反向带动第二传动杆103旋转,第二传动杆103通过链条带动第一连接轴2和第一传动带201旋转,第一连接轴2同步带动第二连接轴3和第二传动带301旋转,因此通过收拢杆4将纱筒收拢至底座1的顶部内侧后,沿着底座1顶部的斜面结构滚落至第一传动带201的顶部,在第一传动带201的作用下带动纱筒沿着第一传动带201向后滑动至第二传动带301的前侧,并落在连接板302的顶部,由于连接板302顶部的斜面结构,能够使纱筒保持靠近第二传动带301的前侧,从而避免纱筒掉落,最终在第二传动带301的带动下将连接板302升起至顶部,工作人员便可直接将纱筒取出放在纱筒架上。
26.其中,收拢杆4采用楔形块结构,收拢杆4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收拢杆4分别通过铰连接旋转设置于两组固定杆104的前侧,收拢杆4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圆形槽孔;收拢杆4还包括有:固定架401,固定架401采用开口朝下的u形板结构,固定架401固定设置于收拢杆4的顶部,且固定架40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的圆形槽孔;插销402,插销402采用圆柱形结构,插销402滑动设置于固定架401的底部,且插销402的外侧套设有弹簧。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向上拉起插销402,使插销402从底座1顶部的销孔内抽出,便可旋转收拢杆4,使收拢杆4的前段能够与机器上的纱筒相接,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插销402,插销402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底座1顶部的销孔内对收拢杆4的角度进行固定,底座1前进的过程中,通过收拢杆4将纱筒收拢至底座1的顶部内侧。
28.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29.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向上拉起插销402,使插销402从底座1顶部的销孔内抽出,便可旋转收拢杆4,使收拢杆4的前段能够与机器上的纱筒相接,旋转至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插
销402,插销402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底座1顶部的销孔内对收拢杆4的角度进行固定,然后使底座1的内侧与机器的外侧相接,沿着机器推动底座1,在底座1前进的过程中,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102和第二传动杆103旋转,通过第一传动杆102通过齿轮反向带动第二传动杆103旋转,第二传动杆103通过链条带动第一连接轴2和第一传动带201旋转,第一连接轴2同步带动第二连接轴3和第二传动带301旋转,因此通过收拢杆4将纱筒收拢至底座1的顶部内侧后,沿着底座1顶部的斜面结构滚落至第一传动带201的顶部,在第一传动带201的作用下带动纱筒沿着第一传动带201向后滑动至第二传动带301的前侧,并落在连接板302的顶部,由于连接板302顶部的斜面结构,能够使纱筒保持靠近第二传动带301的前侧,从而避免纱筒掉落,最终在第二传动带301的带动下将连接板302升起至顶部,工作人员便可直接将纱筒取出放在纱筒架上。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