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18  185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芯片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芯片生产过程中,目前,低温控制常见的方式有使用液氮、压缩机搭配冷媒、水冷机搭配制冷半导体等方式。以这些作为冷源来使系统达到致冷效果,确实可以起到很稳定的冷源输出,但也各自存有一定缺点,如液氮属于消耗性材料且其温度极低,若操作失误易引发安全问题;而压缩机、水冷机这类装置,一旦管线泄漏,很容易造成设备上的异常,且机器费用较为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设置有高压入口、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所述高压入口通过直动阻断电磁阀连接一高压气源,所述冷端出口连接一目标装置,冷端出口与目标装置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
5.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
6.优选地,所述加热片连接一控制器。
7.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风切换阀,所述热风切换阀设置有热风进口、第一热风出口和第二热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连接热端出口,所述第一热风出口连接大气,所述第二热风出口连接到冷端出口与目标装置之间进行混风。
8.优选地,所述冷端出口与目标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冷风切换阀,所述冷风切换阀设置有冷风进口、第一冷风出口和第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进口连接冷端出口,所述第一冷风出口连接大气,所述第二冷风出口与第二热风出口混风后连接目标装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相较于其他低温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安全、低温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
11.2.整体架构简单,方便温度控制和后期维护。
12.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1.涡流管,11.高压入口,12.冷端出口,13.热端出口,2.直动阻断电磁阀,3.高压气源,4.目标装置,5.加热片,6.控制器,7.热风切换阀,71.热风进口,72.第一热风出口,73.第二热风出口,8.冷风切换阀,81.冷风进口,82.第一冷风出口,83.第二冷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17.首先,对涡流管1的原理进行说明:压缩空气以音速从高压入口11注入涡流管1中,在涡流产生室中形成自由涡流。自由涡流的旋转角速度愈靠近中心愈大,由于角速度不同,在自由涡流的层与层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中心部分的气流角速度最大,摩擦结果是将能量传递给外层角速度较低的气流,中心层部分的气流失去能量,动能低,速度降低,温度降低,通过涡流管1中心的孔板从冷端出口12引出,得到制冷需要的冷气流,最低温度可达越零下46℃;而外层部分的气流获得动量,动能增加,同时又与涡轮管壁摩擦,将部分动能转换成热能,从涡流管1的热端出口13通过控制阀被引出,形成热气流,最高温则可达约127℃。
18.由于涡流管1仅需要高压气体,就可以产生冷热空气,是低温控制非常好的冷源选项,根据这一特征,可搭配适当组件与管路设计实现低温控制,具体如下: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包括涡流管1,涡流管1设置有高压入口11、冷端出口12和热端出口13,高压入口11通过直动阻断电磁阀2连接一高压气源3,冷端出口12连接一目标装置4,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优选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5,加热片5连接一控制器6。
21.使用时,高压气源3经高压入口11向涡流管1输入压缩空气,控制直动阻断电磁阀2可决定冷空气的送入量,涡流管1的热端出口13可将热风直接排放到大气(或者其他所需热风的地方),冷端出口12可将冷风吹向目标装置4进行降温制冷,若温度过低,为维持所需的恒定低温,可对冷风进行加热升温,本实施例的加热组件优选与控制器6连接的加热片5,其具有热交换面积大的优点,当然,也可选择加热棒、加热丝等发热元件代替使用。
22.降温过程中,冷风直接对着目标装置4吹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实际使用时,冷端出口12一般需使用风管将冷风导入目标装置4,假如目标装置4较大,对着吹比较容易造成温度不均匀的问题,且吹完冷风直接散失在空中,降温能力就跟着逸散。为增强致冷效能和降温均匀性,可在目标装置4上设计连接风管的蛇形流道(图中未画出)用于增大接触面积,以保证降温的均匀性和制冷效能。
23.实施例2
2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也公开了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热组件包括热风切换阀7,热风切换阀7设置有热风进口71、第一热风出口72和第二热风出口73,热风进口71连接热端出口13,第一热风出口72连接大气,第二热风出口73连接到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进行混风。
25.使用时,致冷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若需产生恒定低温,则可透过适当的冷热空气
比例调节即可达到指定温度,热风切换阀7可对热风路线进行切换,可选择将其与冷风混合后送至目标装置4,可也选择直接排放至大气(或气体需要热风的地方)。
26.进一步地,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冷风切换阀8,冷风切换阀8设置有冷风进口81、第一冷风出口82和第二冷风出口83,冷风进口81连接冷端出口12,第一冷风出口82连接大气,第二冷风出口83与第二热风出口73混风后连接目标装置4。冷风切换阀8用于对冷风的路径进行选择,配合热风切换阀7还可实现高温控制。
27.综上,虽然涡流管1产生的冷热风温度范围只有在-46℃~127℃之间,扣除温度损失,可控的范围可能更小,能量转换效率也不高,但对于原本要求温控范围就是在此区间的温控系统而言,这是一个简易安全的控制装置,即使该装置异常,由于本身产生的温度范围不大,也就不会造成装置损毁;而且由于管线当中仅使用压缩空气,即使管线泄漏也没有安全性的问题,泄漏的压缩空气也不会造成任何装置的损毁,是相当安全的;另外,涡流管1是相当简单的纯机构装置,不需要电也没有运动组件,本身成本低廉、安全、容易维护的优点。
28.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包括涡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管(1)设置有高压入口(11)、冷端出口(12)和热端出口(13),所述高压入口(11)通过直动阻断电磁阀(2)连接一高压气源(3),所述冷端出口(12)连接一目标装置(4),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片(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5)连接一控制器(6)。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热风切换阀(7),所述热风切换阀(7)设置有热风进口(71)、第一热风出口(72)和第二热风出口(73),所述热风进口(71)连接热端出口(13),所述第一热风出口(72)连接大气,所述第二热风出口(73)连接到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进行混风。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出口(12)与目标装置(4)之间还设置有冷风切换阀(8),所述冷风切换阀(8)设置有冷风进口(81)、第一冷风出口(82)和第二冷风出口(83),所述冷风进口(81)连接冷端出口(12),所述第一冷风出口(82)连接大气,所述第二冷风出口(83)与第二热风出口(73)混风后连接目标装置(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包括涡流管,所述涡流管设置有高压入口、冷端出口和热端出口,所述高压入口通过直动阻断电磁阀连接一高压气源,所述冷端出口连接一目标装置,冷端出口与目标装置之间设置有加热组件。该简易高低温控制装置相较于其他低温控制装置,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安全、低温控制简单可靠的优点;整体架构简单,方便温度控制和后期维护。维护。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詹凯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艾方芯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3/8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