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装配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尾门铰链安装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机动车在白车身阶段后备箱的装配过程中,需要将背箱铰链提前安装到车身上,该过程中由于铰链一般为较大的u型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使得背箱与之连接后姿态与车身结构对应的姿态关系较差,需要人为花费较多的时间调整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高效高质对尾门铰链进行定位安装。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包括:主体框,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定位孔部,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第二定位孔部,连接在所述第二侧边;其中,所述主体框包括中空部,并所述第一定位孔部和第二定位孔部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外侧。
5.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框呈中空的四边矩形。
6.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部具有至少一个避让缺口。
7.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孔部具有至少一个避让缺口。
8.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部/第二定位孔部的边缘具有倒角。
9.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定位孔部的高度。
10.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
11.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焊接连接在所述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上,并所述把手呈u型。
12.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把手包括相对的弧边部和握持面,所述弧边部面对所述中空部。
13.上述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握持面连接有塑料部,所述塑料部通过螺钉件连接在所述握持面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可使尾门姿态在装配时可控,能快速确定和调试打钉枪位置,且尾门装配姿态稳定性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兼具便捷实用的特点。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17.图2为图1的主视图;
18.图3为图1的侧视图。
19.其中,附图标记
20.100:主体框
21.110:第一侧边
22.120:第二侧边
23.130:中空部
24.140:第三侧边
25.150:第四侧边
26.200:第一定位孔部
27.200a:倒角
28.210:避让缺口
29.300:第二定位孔部
30.300a:倒角
31.310、320:避让缺口
32.400:把手
33.410:弧边部
34.420:握持面
35.430: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7.如图1至图3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和图3分别为图1的主视图和侧视图。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例如是奔驰系列车型在车身工厂的尾门装配中使用,只需一次对正打紧螺钉即可,提高了尾门铰链打钉的稳定性,具有快捷便利的特点,并且减少后续人工调整量。
38.详细来说,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包括主体框100、第一定位孔部200以及第二定位孔部300,其中,主体框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20,第一定位孔部200和第二定位孔部300分别连接在第一侧边110以及第二侧边120。如图1所示,主体框100包括中空部130,第一定位孔部200连接在主体框100的第一侧边110的外侧,第二定位孔部300连接在主体框100的第二侧边120的外侧。
39.工作时,装配线尾门放置到位,将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放置并固定,其中,第一
定位孔部200和第二定位孔部300分别对应需打螺母的位置,通过第一定位孔部200和第二定位孔部300快速确定和调试打钉枪位置,打紧螺母后收起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再调整线检查间隙平顺。其中,主体框100的中空部130例如对应凸起的铰链结构、板材结构等,中空部130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放置更为稳固。
40.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提高了装配精度,一次操作即可到位,降低后续人工返修调整工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快捷方便。
41.其中,主体框100例如呈中空的四边矩形,如图所1和图2示,主体框100为长方形,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20为相对的短侧边,连同长侧边的第三侧边140和第四侧边150共同围成具有中空部130的主体框100,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结构稳固。
42.进一步地,第一定位孔部200以及第二定位孔部300均具有至少一个避让缺口。如图1所示,第一定位孔部200例如具有一个位于顶部的避让缺口210,第二定位部300例如具有两个分别位于侧边的避让缺口310以及320。避让缺口根据具体情形具体设置,例如避让螺钉、门体凸起板边等结构,保证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在工作状态下尽可能稳固。避让缺口的形状可以是矩形、u型、弧型等各种形状。
4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部200的边缘具有倒角200a,第二定位孔部300的边缘具有倒角300a,利于打钉枪打紧螺母。
4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定位孔部200的高度大于第二定位孔部300的高度,用于第一定位孔部200处对应需打螺母的位置相对第二定位孔部300处对应需打螺母的位置较低的情形。
45.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还包括把手400,把手400连接在主体框100的第一侧边110和第二侧边120之间,便于操作时手持定位。
46.详细来说,把手400焊接连接在第一侧边110以及第二侧边120上,把手400横跨在主体框100的中空部130之上,并把手呈u型,为中空部130滕让较大的竖向空间。
47.进一步地,把手400包括相对的弧边部410和握持面420,其中,弧边部410面对中空部130,握持面420背向中空部130。弧边部410例如为多个,用于操作者握持时的手指握持,握持面420用于操作者握持时的手掌握持。其中,握持面420连接有塑料部,塑料部例如通过螺钉件穿过螺纹孔430而连接在握持面420上,简单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塑料部还可通过胶粘、卡接等方式固定。
48.本实用新型的尾门铰链装配定位工装能够减少尾门铰链装配的操作步骤,快捷便利,调整过程轻松快捷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4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