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机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
背景技术:
2.组装也可称装配,是整个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制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产品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机和齿轮盒组装起来,而目前大多采用人手将电机和齿轮盒组装起来,不仅工作效率慢,而且会弄伤员工的手,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包括工作台,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供齿轮盒放置的第一上料模块、供电机放置的第二上料模块和将所述齿轮盒与所述电机组装成一体的组装模块;所述第一上料模块与所述第二上料模块均位于所述组装模块的同一侧;所述组装模块包括抓取所述齿轮盒的抓取机构、带动所述抓取机构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升降的z轴直线模组和带动所述z轴直线模组在所述第一上料模块与所述第二上料模块之间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第一上料模块包括第一安装座和带动所述第一安装座沿x轴移动的x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有供齿轮盒放置的置物平台和带动所述置物平台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还设有夹取所述齿轮盒的夹持组件和带动所述夹持组件旋转并校正所述齿轮盒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置物平台相对应;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第二上料模块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沿y轴移动的y轴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u形安装块,所述u形安装块内部设有夹持所述电机的弹扣组件;所述u形安装块的一侧设有顶开所述弹扣组件的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两顶针和带动两所述顶针顶开所述伸缩组件的第五驱动机构;所述u形安装块上设有与所述顶针穿过的第一通道;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弹扣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所述夹块的一端设有对所述夹块和所述u形安装块的内壁产出弹性力的弹性复位组件;另一端的端面至少有一部分设成与所述电机的表面相贴合的弧形;所述夹块设有供所述顶针穿过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至少有一部分重合;夹持所述电机时,所述顶针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呈非自由状态;不夹持所述电机时,所述顶针穿过部分所述第一通道,不穿过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呈自由状态;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底部还设有
支撑所述电机的支撑块;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机上是否安装所述齿轮盒的检测装置;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x轴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条x轴滑轨和推动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x轴滑轨移动的第六驱动机构;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y轴移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设有y轴滑轨和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y轴移动的第七驱动机构;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急停装置;所述急停装置与所述第一上料模块、所述第二上料模块和所述组装模块电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其中,所述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安全光栅。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工作时,人工在第一上料模块上放置齿轮盒,在第二上料模块上放置电机;x轴移动机构推动齿轮盒朝组装模块移动;同时第四驱动机构抓取齿轮盒并将齿轮盒归正,组装模块的抓取机构夹取归正后的齿轮盒朝第二上料模块移动,将齿轮盒移动到电机上,第五驱动机构将顶针推出,夹紧电机,此时z轴直线模组驱动抓取机构下降,第一驱动机构旋转进行电机与齿轮盒的组装;用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取代人工进行组装,不仅组装效率高,组装方便快捷,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人的手参与组装过程,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的结构示意图一(有壳体状态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的结构示意图二(无壳体状态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上料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如下:
21.1-工作台;2-齿轮盒;3-电机;4-急停装置;5-壳体;6-安全光栅;
22.100-第一上料模块;101-第一安装座;102-x轴移动机构;103-置物平台;
23.104-第三驱动机构;105-夹持组件;106-第四驱动机构;107-支撑座;
24.108-x轴滑轨;109-第六驱动机构;200-第二上料模块;201-第二安装座;
25.202-y轴移动机构;203-u形安装块;204-第二通道;205-第五驱动机构;
26.206-第一通道;207-安装板;208-y轴滑轨;209-第七驱动机构;
27.210-夹块;211-支撑块;212-检测装置;300-组装模块;301-抓取机构;302-第一驱动机构;303-z轴直线模组;30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如图1-4所示,包括工作台1,其中:工作台1上设有供齿轮盒2放置的第一上料模块100、供电机3放置的第二上料模块200和将齿轮盒2与电机3组装成一体的组装模块 300;第一上料模块100与第二上料模块200均位于组装模块300的同一侧;组装模块300包括抓取齿轮盒2的抓取机构301、带动抓取机构301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302、带动第一驱动机构302升降的z轴直线模组303和带动z轴直线模组303在第一上料模块100与第二上料模块200之间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04。
30.值得说明的是:该抓取机构为现有技术中可以抓取齿轮盒的现有技术;该 z轴直线模组为z轴直线电机,第一驱动机构为旋转电机,第二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均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1.该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工作时,人工在第一上料模块上放置齿轮盒,在第二上料模块上放置电机;第一上料模块抓取齿轮盒并将齿轮盒归正,组装模块的抓取机构夹取归正后的齿轮盒朝第二上料模块移动,将齿轮盒移动到电机上,此时z轴直线模组驱动抓取机构下降,第一驱动机构旋转进行电机与齿轮盒的组装;用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取代人工进行组装,不仅组装效率高,组装方便快捷,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人的手参与组装过程,降低安全隐患。
32.如图1-2所示,工作台1上还设有急停装置4;急停装置4与第一上料模块100、第二上料模块200和组装模块300电连接;遇到卡机或危险状况时,可以随时停止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工作。
33.如图1-2所示,电机与齿轮盒组装机台还包括壳体5;壳体5上设有安全光栅6;可以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公司的生产更加安全,更能保护好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
34.如图3所示,第一上料模块100包括第一安装座101和带动第一安装座 101沿x轴移动的x轴移动机构102;第一安装座101上设有供齿轮盒2放置的置物平台103和带动置物平台103升降的第三驱动机构104;第一安装座101 上还设有夹取齿轮盒2的夹持组件105和带动夹持组件105旋转并校正齿轮盒 2的第四驱动机构106;夹持组件105与置物平台103相对应。该第三驱动电机为顶升气缸,第四驱动电机为旋转电机,顶升气缸、旋转电机和夹持组件均为现有技术;稳定性好,矫正后可以提高产品良率。
35.x轴移动机构102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上的支撑座107;支撑座107上设有两条x轴滑轨108和推动第一安装座101沿x轴滑轨移动的第六驱动机构 109;第六驱动机构为推杆气缸,是现有技术。
36.如图4所示,第二上料模块200包括第二安装座201和带动第二安装座 201沿y轴移动的y轴移动机构202;第二安装座201上设有u形安装块203, u形安装块203内部设有夹持
电机3的弹扣组件;u形安装块203的一侧设有顶开弹扣组件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两顶针(图中未示)和带动两顶针(图中未示)顶开伸缩组件的第五驱动机构205;第五驱动机构为顶升气缸,是现有技术;u形安装块203上设有与顶针穿过的第一通道206;第一通道206贯穿u形安装块203。第五驱动机构将顶针推出,夹紧电机,防止对位不准。
37.y轴移动机构202包括固定于工作台1上的安装板207;安装板207上固设有y轴滑轨208和带动第二安装座201沿y轴移动的第七驱动机构209;第七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是现有技术。
38.如图4所示,弹扣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块210;夹块210的一端设有对夹块210和u形安装块203的内壁产出弹性力的弹性复位组件(图中未示),该弹性复位组件为复位弹簧是现有技术;另一端的端面至少有一部分设成与电机3的表面相贴合的弧形;夹块210设有供顶针204穿过的第二通道 204;第一通道206与第二通道204至少有一部分重合;夹持电机时,顶针穿过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弹性复位组件呈非自由状态;不夹持电机时,顶针穿过部分第一通道,不穿过第二通道,弹性复位组件呈自由状态。
39.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座201的底部还设有支撑电机3的支撑块211;第二安装座20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电机3上是否安装齿轮盒2的检测装置212;检测装置212为固定于u形安装块203两外侧的光电管发射极和对射光电管接收极,对射光电管发射极和对射光电管接收极对向设置。
40.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