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花青素提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2.花青素被称为“口服的皮肤化妆品”,尤其蓝莓花青素可以增强皮肤免疫力,应对各种过敏性症状。蓝莓花青素是自然界最有效的抗氧化物质,它不但能防止皮肤皱纹的提早生成,还可维持正常的细胞连结、血管的稳定、增强微细血管循环、提高微血管和静脉的流动,进而达到异常皮肤的迅速愈合。
3.蓝莓花青素是由蓝莓中提取出来的,在提取的过程中,先把蓝莓破损,在把破碎的蓝莓与萃取液混合,使用萃取液萃取出蓝莓花青素,当蓝莓中的花青素被萃取完成后,过滤下来的蓝莓渣上也粘有少量的花青素,沾染在蓝莓渣上的花青素与蓝莓渣一起废弃的话过于浪费。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破碎萃取装置,且箱体的下端连通有管道,且管道远离箱体的一端连通的有底箱,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卡设有过滤提纯组件,箱体内开设有导流孔,且箱体的内壁开设有喷孔,喷孔连通导流孔设置,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且水泵出水端连通水管,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底箱与导流孔连通设置。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碎萃取装置与过滤提纯组件,可以破碎蓝莓萃取出蓝莓中的花青素,再通过过滤提纯组件分离萃取液与花青素,且通过设置水泵、水管、导流孔与喷孔配合使用,可以利用过滤提纯组件分离下的萃取液再次冲洗破碎萃取装置内的蓝莓,把沾染在蓝莓渣上的花青素全部冲洗下来,从而使得该装置提高蓝莓花青素的萃取效果,避免了浪费。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网漏盒与盖板等,可以破碎蓝莓,且在蓝莓内的花青素提取完后,可以直接把盖板、破碎杆、网漏盒与网漏盒内的蓝莓渣一同取出清理,通过设置板块与半透膜过滤管,可以过滤分离萃取液与花青素,通过设置软胶套,可以增加板块与凹槽的密封性,通过设置挡门,可以便于取出过滤提纯组件与过滤下来的花青素,通过设置把手,便于打开挡门,通过设置销钉,可以限位网漏盒与盖板。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2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箱体;2、管道;3、阀门;4、挡板;5、导流孔;6、喷孔;7、水泵;8、水管;9、网漏盒;10、盖板;11、电机;12、破碎杆;13、板块;14、半透膜过滤管;15、挡门;16、销钉;17、底箱。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参照图1-4,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置有破碎萃取装置,且箱体1的下端连通有管道2,管道2内设置有阀门3,且管道2远离箱体1的一端连通有底箱17,底箱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挡板4,且挡板4较低一端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卡设有过滤提纯组件;箱体1内开设有导流孔5,且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喷孔6,喷孔6连通导流孔5设置,底箱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7,且水泵7出水端连通水管8,水管8远离水泵7的一端贯穿底箱17与导流孔5连通设置。
19.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3,破碎萃取装置包括网漏盒9,且网漏盒9架设在箱体1上表面,网漏盒9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0,且盖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杆12,且破碎杆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贯穿盖板10于网漏盒9内部设置,通过设置网漏盒9与盖板10等,可以破碎蓝莓,且在蓝莓内的花青素提取完后,可以直接把盖板10、破碎杆12、网漏盒9与网漏盒9内的蓝莓渣一同取出清理。
20.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过滤提纯组件包括板块13,且板块13于凹槽内部卡置,板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半透膜过滤管14,通过设置板块13与半透膜过滤管14,利用半透膜把大分子的花青素过滤下来,进而分离萃取液与花青素。
21.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板块1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软胶套,且软胶套的外壁与凹槽内壁相抵,通过设置软胶套,可以增加板块13与凹槽的密封性。
22.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4,位于板块13上方的底箱17开设有让位槽,且让位槽设置有挡门15。挡门15与底箱17合页连接,通过设置挡门15,可以便于取出过滤提纯组件与过滤下来的花青素。
23.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挡门15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通过设置把手,便于打开挡门15。
24.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2和图3,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销钉16,且销钉16的一端贯穿网漏盒9与盖板10设置,销钉16的外壁与网漏盒9和盖板10均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销
钉16,可以限位网漏盒9与盖板10。
25.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关闭阀门3,在拉开盖板10,把向箱体1内加入萃取液,再向网漏盒9内加入蓝莓,加入萃取液的量需要没过蓝莓,再盖上盖板10,启动电机11,启动的电机11带动破碎杆12转动,转动的破碎杆12在破碎蓝莓的同时搅拌蓝莓与萃取液,使得萃取液可以把蓝莓内的花青素萃取出来,当蓝莓内的花青素被萃取出来后,打开阀门3,使得萃取液与萃取出来的花青素通过管道2流到底箱17内,流到底箱17内的萃取液与花青素被半透膜过滤管14过滤分离,过滤分离下来的萃取液流到底箱17底部,再启动水泵7,启动的水泵7抽取萃取液,抽起的萃取液通过水管8、导流孔5从喷孔6喷出,从喷孔6喷出的萃取液,把沾染在蓝莓渣上的花青素全部冲洗下来,从而使得该装置可以提高蓝莓花青素的萃取效果,避免了浪费。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箱体(1)上设置有破碎萃取装置,且箱体(1)的下端连通有管道(2),管道(2)远离箱体(1)的一端连通的有底箱(17),底箱(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且挡板(4)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卡设有过滤提纯组件,箱体(1)内开设有导流孔(5),且箱体(1)的内壁开设有喷孔(6),喷孔(6)连通导流孔(5)设置,底箱(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7),且水泵(7)出水端连通水管(8),水管(8)远离水泵(7)的一端贯穿底箱(17)与导流孔(5)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萃取装置包括网漏盒(9),且网漏盒(9)架设在箱体(1)上表面,网漏盒(9)的上方设置有盖板(10),且盖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1),电机(11)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破碎杆(12),且破碎杆(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贯穿盖板(10)于网漏盒(9)内部设置,管道(2)内设置有阀门(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提纯组件包括板块(13),且板块(13)于凹槽内部设置,板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半透膜过滤管(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块(1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软胶套,且软胶套的外壁与凹槽内壁相抵。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板块(13)上方的底箱(17)开设有让位槽,且让位槽设置有挡门(15),挡门(15)与底箱(17)合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板块(13)上方的底箱(17)开设有让位槽,且让位槽设置有挡门(15),挡门(15)与底箱(17)合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门(15)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把手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销钉(16),且销钉(16)的一端贯穿网漏盒(9)与盖板(10)设置,销钉(16)的外壁与网漏盒(9)和盖板(10)均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青素提取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蓝莓花青素提取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破碎萃取装置,且箱体的下端连通有管道,且管道远离箱体的一端连通的有底箱,底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破碎萃取装置与过滤提纯组件,可以破碎蓝莓萃取出蓝莓中的花青素,再通过过滤提纯组件分离萃取液与花青素,且通过设置水泵、水管、导流孔与喷孔配合使用,可以利用过滤提纯组件分离下的萃取液再次冲洗破碎萃取装置内的蓝莓,把沾染在蓝莓渣上的花青素全部冲洗下来,从而使得该装置提高蓝莓花青素的萃取效果,避免了浪费。避免了浪费。避免了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 王庆 彭新书 向可怀 殷俊 王李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嘉蓝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