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安全传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3.在物联网中,需要用到网络安全传输装置对数据进行实时防护,现有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在使用时,连接线的插头暴露在数据接口的外侧,容易受到碰撞发生松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对连接线的插头进行保护,避免直接碰撞连接线插头引起连接线插头的松动;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装置本体,所述传输装置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数据接口,所述传输装置本体位于数据接口的外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设有两个u型固定片,两个u型固定片相对设置,两个u型固定片均与放置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数据接口的两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u型固定片相互远离的弹性支撑组件,两个u型固定片置于放置槽外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按压板。
7.进一步地,所述数据接口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置于数据接口内,支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放置槽内,支撑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杆位于数据接口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数据接口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位于放置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楔形块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u型固定片的端部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两端均与放置槽的侧壁固定连接,u型固定片的中心区域开设有第二通孔,滑动柱穿过第二通孔并与第二通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柱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放置槽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u型固定片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置于数据接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靠近数据接口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收纳槽,第一压缩弹簧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收纳槽的侧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u型按压板的内侧面与连接线插头的形状相适配。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连接之前,向数据接口的外侧推动弹性支撑组件,使弹性支撑组件驱动两个u型固定片相互远离,带动两个u型按压板相互远离,在将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连接后,两个u型按压板分别置于连接线插头的上方和下方,对连接线的插头进行保护,避免直接碰撞连接线插头引起连接线插头的松动,而且,在连接线的插头连接过程中不需要频繁安装和拆卸u型固定片以及u型按压板,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15.附图标记:
16.1-传输装置本体;2-数据接口;3-放置槽;
17.21-支撑杆;22-限位块;23-楔形块;24-第一压缩弹簧;25-收纳槽;31-u型固定片;32-u型按压板;33-滑动柱;34-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网络安全传输装置,包括传输装置本体1,传输装置本体1的侧面上开设有数据接口2,传输装置本体1位于数据接口2的外围开设有放置槽3,放置槽3设有两个u型固定片31,两个u型固定片31相对设置,两个u型固定片31均与放置槽3的侧壁滑动连接,数据接口2的两侧壁上对称地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u型固定片31相互远离的弹性支撑组件,两个u型固定片31置于放置槽3外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u型按压板32。
20.在实际使用中,在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之前,向数据接口2的外侧推动弹性支撑组件,使弹性支撑组件驱动两个u型固定片31相互远离,带动两个u型按压板32相互远离,在将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后,两个u型按压板32分别置于连接线插头的上方和下方,对连接线的插头进行保护,避免直接碰撞连接线插头引起连接线插头的松动,而且,在连接线的插头连接过程中不需要频繁安装和拆卸u型固定片31以及u型按压板32,具有省时省力的特点。
21.在本实施例中,数据接口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弹性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一端置于数据接口2内,支撑杆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放置槽3内,支撑杆21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4,第一压缩弹簧24的一端与支撑杆21位于数据接口2
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压缩弹簧24的另一端与数据接口2的侧壁固定连接,支撑杆21位于放置槽3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楔形块23,楔形块2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两个u型固定片31的端部抵接。
22.在实际使用中,在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之前,向数据接口2的外侧推动支撑杆21,带动楔形块23移动,楔形块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将两个u型固定片31向上、向下顶起,使两个u型固定片31相互远离,带动两个u型按压板32相互远离,为连接线插头的放置提供操作空间;当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好后,支撑杆21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数据接口2内移动,使支撑杆21的端部与连接线的插头抵接,减小连接线的插头发生晃动的概率。
23.在本实施例中,放置槽3内设有滑动柱33,滑动柱33的两端均与放置槽3的侧壁固定连接,u型固定片31的中心区域开设有第二通孔,滑动柱33穿过第二通孔并与第二通孔的侧壁滑动连接,滑动柱33上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34,第二压缩弹簧34的一端与放置槽3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压缩弹簧34的另一端与u型固定片31固定连接。
24.在实际使用中,当楔形块23的移动使两个u型固定片31相互远离时,u型固定片31沿滑动柱33向上滑动,此时,第二压缩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当支撑杆21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数据接口2内移动,楔形块23失去对两个u型固定片31的推动作用,u型固定片31在第二压缩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带动u型按压板32向连接线的插头靠近,并与连接线插头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接触,加强对连接线插头的固定性。
2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1置于数据接口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2,第一通孔的侧壁靠近数据接口2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块22相适配的收纳槽25,第一压缩弹簧24远离限位块22的一端与收纳槽25的侧壁固定连接。
26.在实际使用中,在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之前,向数据接口2的外侧推动支撑杆21时,带动限位块22向数据接口2的外侧移动,此时,限位块22可以位于收纳槽25内,达到不阻挡连接线的插头与数据接口2连接的作用。
27.在本实施例中,u型按压板32的内侧面与连接线插头的形状相适配,加强对连接线插头的固定性。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